标题 |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德国传统及其嬗变 |
范文 | 王萌 【关键词】德国传统 ?批判性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革命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24.012 意识形态不仅是纯学术理论,更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包括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侧面。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內涵有紧密联系,马克思为意识形态赋予了现代内涵,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理论工具和路径选择。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系统,德国传统成为梳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一条重要线索。重新梳理这一线索,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品质,有助于深入把握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逻辑。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 18世纪末,法国哲学家安东尼·德斯图·特拉西最早提出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被认为是以外部世界的感性知觉为来源,带有“空想”“空论”的贬义。特拉西认为,人们无法从根本上认识事物本身,只能通过对事物的感知形成对事物的观念。以特拉西为代表,经由涂尔干、阿尔都塞等,意识形态概念走向“理性主义”传统,并与科学相对立,即非德国传统;而在德国的哲学著作中,意识形态概念则走向了“历史主义”传统,并与科学相统一,即德国传统。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的“外观”,并非一成不变,意识形态本身也存在批判、继承、再批判、发展与融合的复杂过程,而对意识形态的认识和使用也会随着社会实践的改变而改变。 马克思及其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围绕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持续的争论和探索。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有广义和狭义的层面。从狭义来看,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相联系,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最为集中地论述了马克思意识形态观。 从广义来看,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主要包含两个阶段,一个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来看,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具有批判、建设、超越这三个基本向度。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德国传统 最初,马克思使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时受到了许多思想学派的影响,特别是青年黑格尔派。不过青年黑格尔派强调抽象的宗教和政治批判,局限于对思想的批判。马克思则将批判扩大到各种现实关系,并主张由现实出发去批判思想观念。正是因为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最早的核心话语阵地在哲学领域。布鲁诺·鲍威尔的宗教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施蒂纳、赫斯的社会主义思想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产生和流变。 马克思意识形态观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批判成为其最显著的精神实质。马克思用意识形态一词意指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时所反对的东西,比如虚假观念等,剑指唯心主义、资源分配不均,强调意识形态的虚幻性。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同时也借鉴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并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时期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具有非德国传统的特征。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指出,必须从现实出发,跳出本身就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观念材料去批判唯心主义,不能桎梏于黑格尔体系,运用黑格尔的观念去批判黑格尔,这是有局限性的,因为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将本身具有“虚假性”的意识独立作为世界存在的前提,忽略了现实存在的世界。 马克思批判意识形态德国传统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他在论述方法上充分借鉴了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比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种明显的比喻式描述方式一直到19世纪下半叶的晚期著作如《资本论》中都依然存在。这种宗教批判赋予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以“颠倒属性”,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历史观是一种将政治、宗教等历史与现实的生产生活进行颠倒了的意识,相应地,应该将现实的生产生活当作真正的历史,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体现。这也成为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沿着这一线索,马克思进一步探索了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进而形成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逻辑。 马克思虽然借鉴了鲍威尔的宗教批判方法,但又对他所坚持的意识统治世界的唯心主义谬论进行了批判。马克思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意识形态取决于客观的社会存在。要想推翻意识形态的统治必须推翻由此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随后,马克思通过《资本论》(1867年)展开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并由此将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阵地从哲学领域转向了政治经济学领域。 总之,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德国传统主要有内容和形式两种体现。在内容上,马克思与德国哲学著作中体现出的意识形态与科学统一具有一致性;在形式上,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德国传统体现在马克思作品的描述方式上,倾向于德国传统的宗教批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德国传统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经历了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传承与变化。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话语阵地经历了从宗教批判、哲学批判、政治国家批判再到经济学批判的路径。马克思在后期著作中深刻揭示了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必须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不能从想象出发。意识形态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与社会主体的实践活动相互影响。意识形态本质是为特定的利益集团建立其合法性基础。总之,意识形态具有认知性、实践性和阶级性三个基本特征。 沿着这条线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则出现了非德国传统与德国传统不同程度的交融,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整体来看,恩格斯更加倾向于非德国传统,秉承意识形态与科学对立说。列宁则更倾向于德国传统,认为意识形态与科学具有相一致的特性。 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与非德国传统中的批判传统高度契合,具有鲜明的辩证性特征。恩格斯将意识形态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相联系,并区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虚假的意识形态,他指出,意识形态不再先于国家存在而应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来源于人们的经济生活条件、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等,對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批判作用。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批判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过程中,确立了分析意识形态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马克思、恩格斯时期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非德国传统中的批判性,通过对旧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避免错误思潮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收编,适应政治实践的需要。相应地,政治实践也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但巴黎公社的失败让马克思、恩格斯及以后的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探索。经历修正主义的一系列责难和攻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新的转向。 从普列汉诺夫开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带上了中性色彩。他将意识形态视为一般理论体系并对其作出不同等级的区分。他认为法学、政治等理论属于低级的意识形态,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科学等则属于高级的意识形态。当然,级别的高低划分来源于意识形态与它所反映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由此,普列汉诺夫将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科学等一同划拨为意识形态,认为意识形态包含了科学而非与科学相对立,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开始了从非德国传统到德国传统的转向。普列汉诺夫在《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中提出了“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概念,并被普遍使用。 此后,列宁意识形态中立说则逐渐失去了批判的力量,成为科学意识形态,并进一步发展成主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他极大地降低意识形态否定性批判意涵,体现出对肯定性建设意涵的宣扬,并将意识形态视为所有阶级的立场,成为具有一般意义的意识形态观。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体现,阶级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由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为科学性与阶级性的辩证统一,具有鲜明的建设性。此外,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建设性还体现在,他认为苏维埃政权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必须要积极汲取由资产阶级所创造的以及人类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可见,意识形态理论已经在经历着核心话语阵地由政治—经济层面到文化—政治层面的转向。马克思意识形态德国传统的嬗变及特征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经历了从批判到建设的变化,由非德国传统到德国传统的嬗变。早期马克思意识形态主要强调虚幻性,带有浓重的批判色彩。而在对意识形态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的探索过程中,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则逐渐从侧重贬义的虚幻意识说转向了意识形态的肯定性方面。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总体上具有德国传统特征,经历了从德国传统、非德国传统与德国传统交融、非德国传统为主的嬗变路径。著名马克思学者戴维·麦克莱伦认为马克思总体上倾向于德国传统,“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对德国传统和非德国传统的一种兼容并蓄式的发展结果。 探索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德国传统的嬗变特征,不难发现,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具有与社会实践,特别是与政治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从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国际工人运动、19世纪中叶的共产主义运动、19世纪70年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20世纪初的第二国际运动等可以看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一直与政治实践紧密相连,同时也在一次次的政治变革中修正、发展。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动态过程。马克思意识形态观发展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不断地斗争、修正、融合、完善。马克思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以伯恩施坦等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派认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带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倾向,带有伪科学性,甚至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扭曲成“历史宿命论”和“经济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过于强调经济和技术等物质存在,而忽略了意识形态作用。“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自由资产阶级理论已经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事实,试图用阶级调和论来偷换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庸俗唯物主义取消了对意识与物质的区别,认为物质是唯一的存在,甚至连意识也是物质的,用极端的机械主义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探究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并对其德国传统的线索进行梳理,就是为了更加深刻地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核以及嬗变逻辑,并从中总结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意义。从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德国传统以及其德国传统的嬗变历程来看,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经历了漫长的艰苦斗争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人类智慧的宝贵结晶。在当前思想活动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充分重视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重要价值影响力,不能简单地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归为众多思想建筑中的一种。正是因为资源分配不均和不同社会思潮的存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始终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的与现实的指导价值。尽管时代主题在转换,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依然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我们的时代依然会紧迫地并且长期地需要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思维逻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AZX002) 责 编/马冰莹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