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范文 | 摘要: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是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教学要突出应用,本文阐述了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实际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了大学生智能电子产品开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电子产品设计;单片机;项目制作;教学设计;教学改革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是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综合性较强,对从事电子产品辅助设计工作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经过近些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本课程教学取得了一些效果,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本课程重点在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上。从“设计”的角度看,高职学生所能胜任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主要是以单片机作为信息处理和逻辑控制功能的智能中心,加上传感器检测电路等输入通道和执行机构等输出通道,以实现对某种对象的控制,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包括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技术等。从“制作”角度看,本课程的制作类似于产品研发阶段的样机制作过程,将自己的“设计”变为产品。因此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熟悉智能电子产品的基本结构;熟悉典型基本单元电路,能初步进行单片机典型接口电路和简单单元电路的设计;掌握单片机C51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调试方法;掌握各种开发工具、测量仪表的使用;掌握电子产品进行装配、软硬件联调;掌握智能电子产品的故障诊断与检修方法;掌握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能根据工作任务自主搜集查阅专业资料;能够根据设计任务书,初步制定智能电子产品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常见的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硬件电路故障检测维修;进行电子产品的软件设计和调试。 一、《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思路 现实生活中的“智能电子产品”有成千上万种,我们在选择典型工作任务时,只能抽象出其中的共性部分作为教学内容,重点是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相关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以电子闭环温度控制系统项目的方案设计、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整机软硬件联调与测试等智能电子产品的开发环节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二、《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制作项目贯穿于本课程教学全过程,按照项目的实施过程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边做边学,教师边讲边做,同时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重视下面的問题。 (一)强化电子产品设计的项目过程管理 课程教学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可划分为“资讯与计划、项目实施、检查与评价”三大步骤。教师提出任务,引导学生查阅学习相关资料、制定可行的实施计划。项目实施是重点,要按照实际的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过程进行,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电路板设计与装配、软硬件联调等。项目检查与评价,成绩采用平时检查、实物检测、撰写设计报告并小组汇报综合评定。 (二)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因材施教 我们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设置了项目的基本功能指标和扩展性能指标,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基本指标容易实现,能激发普通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展指标则引导优秀学生继续钻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小结 本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了大学生智能电子产品开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要突出应用,智能电子产品设计课程还应通过与企业的紧密产学研合作,持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立军.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的开发[J]. 辽宁高职学报,2016,18(07):35-37. [2] 冉涌.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设置与教学方法探讨[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9(1):37-39. [3]姜大源. 论高职教育工作工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03):7-9. 作者简介: 鲁杰爽(1974 -),男,湖北孝感人,副教授职称,硕士,研究方向:微机控制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