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范文

    李建稳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西药组各30例,针灸组选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组:先给予针灸治疗,再给予穴位贴敷治疗,针灸选穴同针灸组,穴位贴敷:取黄芪等药物研磨成粉,拌成糊状,贴敷神阙穴,天枢穴,4~6小时后取下,疗程同上。西药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每日3次,每次50 mg,进餐时用水吞服,疗程同上。结果 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针灸组及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与西药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穴位贴敷;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6..0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渐上升,我国普通人群发病率为6.5%[1],女性多见。临床上IBS分为四型,即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不定型,以腹泻型最常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症状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的药物相对较少,我科采用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就诊先后顺序,纳入患者来自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消化科门诊。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Ⅳ诊断标准[2]: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持续存在反复发作的腹痛:最近3个月内每周至少发作1天,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①与排便有关;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③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2年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拟定。①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粪质清稀甚则水样便,大便量增加;②症状持续1 d以上。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者,年龄为20~70岁,经了解后同意加入该项目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具有肠道器质性疾病与IBS相关的腹泻患者;因寄生虫感染或恶性肿瘤,痢疾,霍乱引起的腹泻患者;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有精神疾病者;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对乙醇,酒精过敏患者;依从性差,不能按规定治疗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为针灸组,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观察组为西药组。针灸组共同取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常规消毒后,用华佗牌0.30 mm*40 mm毫针,天枢直刺1~1.5寸,足三里,上巨虚直刺1~2寸,得气后均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4],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入组病人先给予针灸治疗,再给予穴位贴敷治疗,针灸选穴同针灸组,穴位贴敷中药选取白术,黄芪,枳壳,青皮,五味子等药物研磨成粉,用香油拌成糊状,贴敷神阙穴,天枢穴,4~6小时后取下,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注意穴位贴敷部位的护理,监测有无皮肤破损,瘙痒,疼痛,避免皮肤感染。

    西药组为口服匹维溴铵片,每日3次,每次50 mg,进餐时用水吞服,10天为一个疗程。

    1.6 样本量的确定依据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随机单盲,每组30例。

    1.7 疗效观察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5]与《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2007,长沙)》[6]。治愈: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至少稳定12周;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基本消失,大便次数正常,大便性状接近正常,至少稳定12周;有效:主要症状好转,每天大便次数减少,大便性状接近正常;无效:症状及大便次数、性状无改善。

    1.8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8.0的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针灸组及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与西药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泄泻”、“腹痛”等范畴。大多数学者认为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脾肾阳虚是本病病机的关键,治疗须调理肝脾,疏理胃肠气机,温补脾肾,并重视免疫功能的调节。西药治疗时间长,易反复,有一定副作用,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根治IBS[7]。

    针灸对胃肠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病机的IBS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下合穴,为治疗腹痛要穴,能双向调节脾胃功能,上巨虚为大腸经的下合穴,能调和肠胃,通经活络,天枢属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之募穴,主理气行滞,消胀满。上述三穴相配,有健脾和胃,调腑止泻作用。本病迁延难愈,属本虚标实证,故用平补平泻法,既能泻邪,也能调补。

    穴位贴敷通过中药穴位刺激达到调理脏腑阴阳,扶正祛邪治病目的。神阙穴为任脉经穴,经络之总枢,有固本培元之功;天枢穴有敛肠止痛功效,主取上述穴位起调理脾胃,培元固本作用。穴位贴敷取药黄芪、枳壳、青皮、五味子、炙甘草等药共奏温阳散寒,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全面兼治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 璐,段丽萍,刘懿萱,等.中国人群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12):969-975.

    [2] Brian EA,Fermin M,Lin C,et al.Bowel Disodrers[J].Gastroenterol,2016,150(5):1393-1407.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0-170.

    [4] 占道伟,孙建华,罗开涛,等.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其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4,34(2):135-138.

    [5]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69.

    [6]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2007,长沙)[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1):38-40.

    [7] 王 靓,贾 红.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新进展[J].西南军医,2008,10(2):1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