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精准扶贫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问题和帮扶策略
范文

    陈艳新 李志伟

    摘 要:精准扶贫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贫困地区有效结合高职院校技术优势,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集中培训或帮扶指导工作,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养猪散户实现增收创益,实现农民养猪户自我发展、脱贫致富,成为推动环首都扶贫攻坚地区快速脱贫的有效措施,成为“找症结精准施策,把脉开方拔穷根”的关键性举措。

    关键词:精准扶贫;新型职业农民;帮扶;策略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2-0072-02 ?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G725 ? ? ? ?文献标志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放在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十九大报告更是作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实施精准扶贫、助力全面小康成为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服务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肩负着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使命。

    《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的人员发挥职业专长,加快推进创业式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科技支撑。如何深入解决精准扶贫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疏通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生产脱贫“最后一公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给出了答案。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精准扶贫视域下推进扶贫助困工程、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培育富民产业的有效途径。

    1 ?贫困地区农民创业增收难点、痛点分析

    1.1 ?环境艰苦恶劣,经济发展滞后

    丰宁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是环首都扶贫攻坚建设县。天桥镇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南部,面积81.1 km2。受自然条件、可耕种面积、无霜期较短等多方面影响,天桥镇上方营村传统农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条件落后,群众生活水平偏低,经济发展相当滞后。

    1.2 ?思想固步自封,意识因循守旧

    职业农民大多勤劳、朴实、憨厚,一门心思种地,不善经营管理;思想意识因循守旧,经济状况不佳但多安于现状;接受能力普遍偏弱,提及新事物、新观点、新技术有一定的兴趣,但对应用新事物、新技术又缺乏信心;不愿抛弃祖辈流传下的传统做法,想更新思想,改变思路,打破传统桎梏比较困难。

    1.3 ?创业畏首畏尾,做事瞻前顾后

    面对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和惨淡收入,多数农民表示艰辛和些许无奈。但提及另谋出路自主创业时,又出现畏难情绪,多数农民缺乏探索精神,做事瞻前顾后,认为创业困难且风险大,一旦失败,后果惨重。

    1.4 ?养猪毫无章法,生产漏洞百出

    上方营村尚存数家农民养猪散户,但农户养猪在饲养管理、生产技术、疫病防控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主要表现在圈舍修建不合理,疏于管理和消毒。大多数散养户将猪舍建在院内,设施简陋,饲养管理混乱,散养猪只一只发病就会迅速传染全群,并且容易引起人畜共患病。多数农户没有疾病预防观念,消毒防护意识不强,只对圈舍进行简单清扫和冲洗,很少定期消毒。极力降低养殖成本,饲料以玉米和糠麸为主,其他营养物很少添加甚至不加。饲养管理制度基本没有,生产方式简单,饲养周期设置随意,基本没有进行成本核算、风险预估、市场分析研判[1]。

    1.5 ?文化水平偏低,技术普遍落后

    目前农村老龄化现象突出,留守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多是老龄人口,大部分农民知识文化水平低,对新事物、新概念、新技术的接收速度较慢。对于已经从事养猪行业的散养户而言,文化水平偏低,技术普遍落后成为养殖户养好肉猪的限制条件,成为办好养殖企业的掣肘因素和潜在风险。如果不能改变知识匮乏、学历低、技术落后、懒学习的现状,就不能有效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能切实提升养猪效益和农民的增收信心,为数不多的养猪散户可能迅速亏损,农村养猪增收渠道可能会彻底关闭。

    2 ?职业教育助推养猪生产的方法

    2.1 ?结合区域特点“开方”,深入贫困一线“找路”

    精准扶贫和技術帮扶,关键是要清楚帮扶对象,了解散养户现状和弱点,做到心中有数。深入贫困地区准确了解想脱贫没技术、要干事少思路的农民自主创业群体,紧紧围绕精准扶贫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帮扶难点,精准把脉、合理施策,解决突出问题和生产管理薄弱环节。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师技术优势,深入推进扶贫助困帮扶工作,树立养殖生产典型,培育养猪富民产业,切实增加贫困群体收入,协同推进环首都扶贫攻坚地区脱贫进程。

    2.2 ?发挥高职畜牧优势,精准施策制定方案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要脱贫减贫,必须充分发挥高职专业技术优势,从生产管理实际出发,从贫困山区养猪散户急需的技术入手,帮扶起步阶段缺技术少思路的养殖户。

    充分发挥高职教师生产技术优势,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制订可行性方案,激发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热情和信心。实施关键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环节“靶向治疗”,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生产技术标准,实现生产流程自主管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3 ?综合考虑帮扶群体,激发养猪户内生动力

    综合考虑帮扶对象受教育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等特点,通过沟通协调、集中培训、分类指导,加强养猪生产技术的接续性培养,通过现场点拨、远程扶助、个人自学,实现饲养管理的融会贯通和技能转化;通过系统、针对性强的智力支持和技术帮扶措施,在贫困地区树立养猪典型;联合养猪散户组建养猪合作互助平台,发展集中采购、集中销售、互利共赢、抱团取暖模式,不断激发帮扶对象“想脱贫、要脱贫、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确保帮扶措施合理、有效、精准、到位。

    3 ?结束语

    精准扶贫必须因地制宜,实现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与区域特点、科学技术、绿色生态相结合。深入有效开展培训帮扶指导工作,是深入推进扶贫助困工程、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培育富民增收产业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技术优势、推动环首都扶贫攻坚的有效措施,亦是疏通精准扶贫、生产脱贫,实现精准扶贫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结合专业技术优势直接对接,定点帮扶养猪户,真正做好精准扶贫的“加速器”、联动扶助的“助推器”,切实解决养猪户技术难题和实际问题,为贫困区脱贫攻坚、散养户创业增收贡献高校智慧和职教力量。

    参考文献:

    [1]程华东,尹晓飞.农业高校精准扶贫模式创新探究——基于四所农业高校的案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2-7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