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提供智力支撑的必要性探究
范文

    邱雪超 杨荣波

    摘 要:近年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作为“国家山地公园”的贵州,其旅游业以山地旅游为主。人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山地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地方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可以为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此,本文以地方高校对山地旅游发挥智力支撑的必要性为研究对象,以期能找到促进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关键词:地方高校;山地旅游;智力支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论地方高校对山地旅游的智力支撑功能”(课题编号:2016B298);铜仁学院研究生学位课程案例库建设培育项目“现代管理学案例库”(课题编号:tyxkxm[2018]25号)。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地处西部的贵州旅游业迅猛发展。据《政府工作报告》,贵州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增速居全国第一,且已经连续8年增速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 769.34亿元,同比增长8.3%[1]。在肯定贵州旅游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山地旅游还有哪些方面是值得进一步完善的。所以围绕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提供智力支撑进行现状研究,于贵州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而言是极有必要的。一、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提供智力支撑的情况

    (一)基本概念界定

    山地旅游即利用山地自然环境及山地社会人文等旅游资源,所开展的一种旅游形式。

    智力支撑即运用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成果对山地旅游进行推广及发展,促进山地旅游人才培养,在注重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提高发展效果。

    人才是智力、智能、智慧的源头,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发展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结合对智力支撑基本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成果对山地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笔者接下来将对智力支撑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目的在于理清智力支撑是否能对山地旅游的发展有效。即了解贵州山地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如何,地方高校应将其智力支撑投向山地旅游发展的哪些方面,如何让地方高校更好地为山地旅游提供智力支撑。

    (二)关于智力支撑的文献综述

    以“智力支撑”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到1 191篇文献,其中学术期刊853篇,学位论文12篇,会议26篇,报纸148篇,外文图书10本。李庆雷(2013)提出人才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要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品升级、实现持续发展等方面着手。孙祺(2016)提出地方高校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具有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人文辐射、教育培训、国际交流等功能。马琪(2019)认为高等学校提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很重要,在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快产学研合作、提升文化底蕴、加强协同创新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刘莹(2019)提出高校智库建设对旅游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可以提升旅游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同时推动旅游教育发展。史鹏飞(2020)界定了慢山核心内涵与核心概念,认为适宜的山地旅游模式对山地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优质、高质量旅游发展的要求是山地旅游发展的新趋势。黄丽(2020)提出山地旅游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资源评价、规划开发、旅游安全、市场和游客行为、旅游影响、目的地建设、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蔡啸(2020)提出山地旅游发展要结合地区特点建立山地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特别需要结合贵州大数据优势建立智能化、数字化救援体系以及建立省、市、区(县)旅游景区多层级的应急救援体系。邓小艳(2020)指出地方高校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阵营,应当培养适应新环境和新趋势的旅游人才。刘安乐(2020)对旅游人才和旅游产业需求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贵州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必须与产业需求相匹配。

    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表明人才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而地方高校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可以看到智力支撑与山地旅游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地方高校作为提供智力支撑的主体,学校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对山地旅游的发展有其必要性。高校智库建设对旅游教育具有深远意义,由此可以确定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提供智力支撑是可行的。

    (三)贵州山地旅游资源概况

    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提供智力支撑是可行的,对此,需要进一步理清山地旅游的基本情况,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智力支撑,以贵州山地资源的情况作为研究突破口是最为直观也最有效的途径。贵州自然资源丰富,因其山地丘陵面积大,又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使得当地地理环境较为特殊,所以形成了瀑布、溶洞、湖泊、峡谷、温泉、森林、花海等地貌奇观。加之49个少数民族在此聚居,所以少数民族风情异彩纷呈。贵州资源禀赋颇丰,具备发展山地旅游的优势。也正因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存在多样性的特点,同一类型的山地旅游资源所对应的山地旅游景区其表现形式又有所不同,详见表1。

    

    结合表1分析可知,贵州山地旅游自然资源以地质地貌以及江河湖泊为代表。地质地貌类的山地旅游资源具有代表性的景区,主要以溶洞景观、峡谷景观、化石公园、山岳景观、丹霞景观、山峰景观为主,代表景区有兴义万峰林、赤水丹霞地貌、织金洞、马岭河大峡谷等。江河湖泊类的山地旅游资源以湖泊、瀑布、水库、江河、泉水等为表现形式,代表景区如红枫湖、黄果树瀑布、杉木河漂流、虹山水库等。以人文景观为代表的景区以民宿、特色建筑、名人古迹、宗教、博物馆等为表现形式,代表景区有西江千户苗寨、梵净山、周逸群故居等[2]。同一类型山地旅游资源所呈现出的不同类型表现形式,意味着从产品开发到经营管理都有所差异。为此,山地旅游从业者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需要结合不同旅游资源特点予以展开。培养人才是地方高校最根本的使命,而培训人员也是地方高校所擅长的。除了培养人才、人员培训,地方高校也在其他方面发挥着智力支撑的作用。围绕地方高校发挥智力支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促进山地旅游发展的方向。

    二、地方高校發挥智力支撑的可行性分析

    山地旅游从业者有来自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也有景区附近参与旅游活动的村民、更有来自外地的投资者。因其知识、技能、水平有所差异,给游客带来的感受也各不相同。贵州境内资源相似的景区间极易形成竞争,如铜仁九龙洞景区同安顺龙宫。贵州境外资源相似的景区更会形成竞争,如梵净山景区与张家界风景区。面对激烈竞争,山地旅游景区依托地方高校的智力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具有智力支撑的智力基础。地方高校作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主战场,在知识、方法、技能方面都有先天的优势。地方高校教师专业知识及经验都很丰富,足够的智力财富是促进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结合山地旅游发展趋势及热点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实现理论指导实践。

    第二,人才培养是其使命所在。地方高校运用自身具备的智力财富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可以为地方输送大批实用技能型的旅游从业者。结合市场需求,系统而科学地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引导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

    第三,人员培训促进社会发展。在校大学生经过专业的学习掌握了专业的管理知识,在技能方面也达到了一定的要求。但环境是动态变化的,曾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地方高校则可以因地制宜的为这部分旅游从业者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培训,特别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开发符合游客需求的产品、处理突发事件、进行决策咨询等方面都可以予以指导。

    第四,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地方高校是理论学习的基地,更重要的是在科研、社会服务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地方院校教师所做的课题、项目,多与当地旅游实际情况密切相关。同时能针对性地为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制定的政策、法规、规范、条例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对于不同旅游资源形成不同景点的经营与管理,要有的放矢地予以政策上的发展引导。

    第五,善于对新技术加以应用。在智慧旅游提出并实现的近10年间,旅游业搭上了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列车。原国家旅游局关于《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智慧旅游的服务能力、智慧管理能力,包括大数据挖掘和智慧营销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都要持续发展,这也给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提供智力支撑提供了可能[3]。

    关于地方高校对山地旅游提供智力支撑的必要性,主要从地方高校具备智力财富、人才培养、人员培训、政策制度、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了分析。从分析可以预见,地方高校对于山地旅游高质量的发展,确实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夯实山地旅游人才队伍,将理论联系实践促进山地旅游问题的解决。关于政策的制定,地方高校也有科学性的看法,最重要的在于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山地旅游从业者而言比较陌生且难以驾驭,而地方高校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正好比较擅长,地方高校有能力也有这个责任为山地旅游保驾护航。三、地方高校对山地旅游提供智力支撑的建议

    地方高校对山地旅游进行智力支撑势在必行,为促进地方高校智力支撑取得更好效果,笔者进一步展开探究,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注重地方高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虽然地方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往往职称、学历都普遍较高,也都具备旅游管理方面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但是闭门造车是做不好教学与研究的,应深入实地进行调研。有调研才有发言权,不能只是走马观花地记录调研相关的数据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对调研得来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只有脚踏实地的将调研得来的结果进行消化,才能更好地吸收有益的研究成果。同时研究成果不能只停留于书面的记录,更重要地让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

    第二,对人才培养的效果要有创新性的提高。围绕教材章节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过于传统,如果讲不好会变成照本宣科。学生学习的兴趣全无,自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所以需要变革教学方式,采用最新的教学理念,中国慕课中很多教师讲得好的内容要进行借鉴学习,腾讯课堂、学习通等教学方式应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全面、更有兴趣地掌握好课本知识。

    第三,旅游从业者的培训要落到实处。每年山地旅游从业者的需求都很大,地方高校肩负着为旅游从业者进行培训的重任。培训的内容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结合听课对象的需求精心准备。要多听一线山地旅游从业人员的心声,分析其遇到的问题,不能让培训走过场、走形式。不管对象是景区管理人员,还是酒店服务人员,或者是旅行社的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对待,真正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法规的制定不仅要看眼前,更要看未来。如《世界山地旅游发展趋势报告(2019)》《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贵州省“全域旅游融合应用专项行动”计划》《贵州省山地旅游标准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标准体系团体标准》法规标准的出台,可以让山地旅游规范发展。对于政策法规的制定,当地可以听取地方高校教授专家的建议。地方高校教师的视野更宽,所能识别的问题更有针对性,也更能很好地进行相关衡量。政策的制定除了解决好眼前的问题,更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

    第五,要将新技术积极运用到山地旅游发展中。智慧旅游在贵州已经较为普及,在旅游服务、营销与管理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贵州旅游得以提质增效,很大程度上也都得益于智慧旅游的推进。对于地方高校的教师而言,除了大数据,在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人工智能、新媒体等新技术运用方面也必须有所了解,并且能够结合山地旅游发展实际情况予以运用。这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贵州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地方高校应组织相关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用创新的眼光去发展山地旅游。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提供智力支撑为研究突破口,在梳理贵州山地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从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提供智力支撑的必要性着手,明确了地方高校为山地旅游提供智力支撑的方向。相信有地方高校对山地旅游的智力支撑,山地旅游一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参考文献

    [1] 人民网.2018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 增速居全国前列[EB/OL].(2019-01-27)[2020-12-25].https://www.sohu.com/ a/291737496_114731.

    [2] 黄明珠.贵州民族地区山地旅游发展策略[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5(2):61-64.

    [3] 中国旅游报.原国家旅游局印发《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5-01-12)[2020-12-25].https:// travel.ifeng.com/zhly/detail_2015_01/12/40177655_0.shtml.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