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堂教学中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研究 |
范文 | 闫杉 摘 要:社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注不断加强,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和设置,重视跨学科建设,深化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加强教师的考核和遴选至关重要。 关键字:课堂教学;创新能力;课程建设;考核评价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知识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研究生阶段是一个人走向科学生涯的重要一站,研究生的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正是出新思想、新成果的最佳年龄阶段。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把握学科前沿的能力及其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仅仅关系到其学位论文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他们整个科学生涯和国家未来整体创新能力。当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社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出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将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升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和设置,重视跨学科建设,深化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加强教师的考核和遴选至关重要。 1 课堂教学中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 (一)课程体系和设置亟待改进 一是前沿性知识在研究生专业课程中所占比重不高,尤其是在硕士阶段课程,教学内容在难度上与本科差距不大,存在重复性和滞后性。研究生教育部分课程内容的高深层级性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作平面式的扩展上,而并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二是课程设置没有从学科和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而是取决于现有教师的能力。在缺少与课程要求相匹配的教师时,勉强授课。三是课程体系局限于特定学科,涵盖面窄,缺少跨学科学习和思维训练。以上几点在客观上降低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影响了培养质量。 (二)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研究生课堂教学方法仍大量延用“讲授法”或者是讨论与讲授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模式比较单一。侧重于单方面的灌输,课堂讨论很少,授课往往过分讲究完整。就课堂讨论而言,教师大多任由学生根据资料对现状与历程的现象描述,而不指导其如何揭示事物的本质,推进研究的深入,缺少探究性,学生没有也不被强烈要求进行积极思维。互动交流、创新性实验、调查研究等方法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与重视,这种缺乏探究的教学法的单一运用,阻碍了学生学习创新的热情,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灵活性。 (三)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社会不仅要求研究生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综合发展水平。研究生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对于研究生各学科学习成绩的考核主要是有试卷考试和期末提交论文两种形式,然而由于我国中高考应试教育普遍存在的这个根源,这种教育观念在研究生学习成绩考核中虽有减弱但依然存在,因而试卷考试依然主要侧重于对本学科基础知识的考察;另一种考核方式主要是根据学生期末提交的论文来确定本学科学分的获得情况,缺少学习效果多元化评估。对于研究生课堂教学来说,此种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缺乏对研究创新思维以及科研兴趣与态度等重要方面的评价,甚至依据此种方式的考核结果对研究生进行评定,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积极性。 (四)师资力量缺乏,创新意识不强 随着在校研究生规模急速扩大,使高水平的教师与学生比例拉大。为此,许多学校或降低对教师水平的要求来保证研究生任课教师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出现教师担任课程教学之目的在于巩固职业工作岗位、增加工作量,混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差别等情况,使课堂教学偏离了研究生教育的初衷。由于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创新性却反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创新引导性不够,讨论过程中启发性不够。同时教师的敬业程度也影响研究生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教师没有指导好学生做好前期的阅读、资料收集与问题思考,以致学生表述内容感性,经不起考证,无法提升讨论内容的深刻性与创新性。 2 课堂教学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优化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研究生课程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广泛、灵活的采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专题讲座式教学,学术沙龙以及各种学术报告与讲座等教学形式。调动和激发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在多样化教学手段中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探索、质疑,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诱导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二)重视跨学科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建设 学科渗透、文理交叉和研究生自主选课有助于扩展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广度,使学生依托一个专业,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术视野,为以后在某个专业深造做好准备,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之能够学有所长,以便提高创新的积极性。课程设置不仅着重于研究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考虑到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交叉性和启发性。选择真正适合大学生的教材,着重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三)深化考核制度的改革 目前对于课堂教学的考核评价内容和标准比较疏松。从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积极性的角度上来讲,应深化研究生考核制度的改革:一是试卷考试应在考察研究生对于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研究生学习动机、兴趣、情绪、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考察。二是提高论文质量,思想的创新是其基础。因此,各研究生院校对研究生论文总的要求应是更加强调作者思想观点的深刻性和独创性。应改革传统的过于注重结果的评价模式,而转变为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的形成性评价,使考核成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积极性的重要推动因素。可通过考核学生的文献检索和阅读情况、文献阅读报告撰写的水平、实验过程中体现出的能力、实验报告的水平、仿真实验体现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专题讨论课发言所体现出的准备程度、参与课堂讨论的踊跃发言程度等等。虽然对学生进行上述诸项考核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但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要求死记硬背,而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艰苦努力逐渐积累自己的成绩,而不是通过考前的突击准备得到成绩。使学生真正积累了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为创新能力。 (四)加强教师的考核和遴选,提升教师创新活力 导师制度下,教师有责任充分调动其学习创新的热情,引导研究生进行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学习。加强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的考核,促进导师队伍不断提高创新素质和能力。首先,要求研究生导师每年作一次学术研究报告,以促进研究生导师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以此保证其将研究生带到学科前沿和创新领域,收获创新的见解和创造性成果; 其次,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纳入研究生导师的考核指标,促进研究生导师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任课教师的遴选,建立合理的教师约束机制。优先选择高水平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学工作; 严格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考核,特别是没有导师资格的课任教师; 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集体研讨。从而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 3 结语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需要不断改进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堂创建成为一个能够促进知识学习、交流、积累与应用的环境,促进学生课堂讨论的高质量及其主体作用的发挥,能够诱导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吴瑞林,王建中. 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3:10-15. [2]张丽丽. 研究生课堂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J]. 学理论,2013,23:299-3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