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利用图书馆资源建设 加快营造书香校园 |
范文 | 董晓丽 朱桂英 摘?要:书香校园项目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现有课程体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了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和渗透。书香校园建设必须与图书馆资源利用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实现校园书香氛围的打造。文章主要就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特色阅读、营造书香校园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12-0091-02 关键词:书香校园;图书馆;资源利用;文化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培养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而实现学生被动学习、被动阅读到主动学习、主动阅读的转化才是关键。因此,教育部提出了书香校园建设项目。图书馆在书香校园建设中必须发挥资源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教育活动,营造书香氛围,打造书香校园,实现学生阅读素养的整体提升。 1?图书馆支持下的书香校园建设 顾名思义,书香校园建设就是打造书香校园,让学生爱上读书,主动阅读,养成自觉阅读学习的好习惯。图书馆在书香校园建设中优势明显,在特色资源提供、阅读宣传、场所设施等方面都能提供有形和无形的支持,因此,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理应与图书馆资源利用相融合。 最早提出书香校园建设理念的是学者朱永新,他认为通过书香校园建设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提高借阅频次,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再辅以丰富多彩的校园书香建设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互动中,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实现自身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提升。从本质上说,书香校园建设是以校园为主体,以教师学生为对象,以图书馆资源为支持的教育活动,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经之路。随着书香校园建设的推进,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社会的立体化阅读打造也逐步成型,实现了更广阔范围内阅读资源的共享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提升。 2?基于图书馆资源优势的书香校园建设意义 书香校园建设建立在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而以图书馆为主导的书香校园建设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具体体现在:①有助于改善学生个性发展不足的教育现状。目前,各高校普遍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而基于图书馆资源效用发挥的书香校园建设可以起到教育引导作用,变被动阅读为丰富多彩的阅读互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实践,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自我潜能的挖掘,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这也是图书馆人文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②有助于凸显图书馆馆藏资源特色,丰富课程内容体系。现有的课程体系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学科知识零散,课程体系不够丰富和完善,而发挥图书馆特色资源效用,可以实现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中实现各学科知识的无障碍学习,实现课程教学的优化。③有助于教师科研意识的强化。教师在书香校园建设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榜样示范作用,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学资源,切实提升课程开发和研究能力,增强教师对课程设置的认同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图书馆必须加强馆藏资源主导下的书香校园建设研究。 3?基于图书馆资源的书香校园建设策略 3.1?书香校园立体框架的多维度打造 基于图书馆资源的书香校园建设在立体框架打造方面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多线共建完善的书香校园顶层设计。图书馆基于资源共享理念,应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办馆格局,将书香校园建设向家庭和社会维度延伸,着眼于大局,制定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和书香社会三大书香建设维度,不再局限于校园,实现书香校园馆藏资源的最大限度补充。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图书馆通过电子图书阅读平台,建设学生自己的“终身图书馆”,并激励学生把自己的图书馆与家人分享,打造家庭阅读系列读书活动,使学生在家长的督促和陪伴下慢慢爱上阅读,善于阅读,乐于分享,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二是基于保障制度的书香校园建设框架打造。图书馆资源是有限的,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发挥学生和教师的能动性,通过图书漂流与分享等形式,实现馆藏资源的补充和丰富,也让校园资源流动起来,为书香校园提供更稳定、更全面的资源支持。图书馆应定期开展捐书活动,以中外名著、人物传记、历史科普、文学艺术类以及各专业工具书为主,实现闲置图书的二次利用。活动结束后,图书馆应在第一时间公布师生捐赠名单,实现捐书价值与意义的最大宣传。同时,图书馆也要加强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期刊书目的分类,让他们熟悉图书的借阅归还流程,意识到维护图书的重要性。通过以上措施,图书馆可以实现以自身为主导,以班级图书馆为辅助的书香校园资源框架的建构。三是整体联动奠定书香校园的实践基础。书香校园建设体现了阅读推广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图书馆应发挥资源优势,实现阅读管理机制的优化,为书香校园建设奠定实践基础,同时实现图书馆和教育教学的跨界互动。图书馆应成为学校德育与智育的第二课堂,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阅读推广活动,携手班级与图书馆,实现整体联动,形成书香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可以实现与日常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和科研能力,实现课程体系的升级和完善。图书馆应不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可以畅谈各自的阅读体会,评选优秀读者,实现先进思想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3.2?借助学科教师的力量做好阅读推广 以往学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是課程教学与图书馆缺乏有效整合。学生课堂学习仅限于课本,而图书馆与教学相关的延伸阅读没有被教师和学生所关注和利用。因此,要想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就必须发挥学科教师的阅读带动作用。学科教师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尝试将学科知识与图书馆资源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言传身教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阅读,主动阅读。例如,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国学经典更是经过了历史沉淀的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中华文化精品。图书馆可以设置“图书一角”,摆放精心挑选的“国学经典”著作,教师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图书,引领和指导广大学生深入感受和领悟国学经典文化,营造热爱国学、学习国学的良好风尚和氛围,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还可以把国学学习延伸到语文课堂、德育课堂中,通过组织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将课堂学习与经典阅读相结合,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深化。 3.3?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的创新开展 从本质上说,图书馆的服务主体是学生,千篇一律的阅读推广活动很难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因此,以图书馆为主导的书香校园建设必须做好活动形式的创新,力求推广形式的新颖和独特,更好地契合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群体心理特征。丰富多彩的书香校园阅读推广活动可以是主题活动的演变,使阅读推广更加立体。如“一本书能走多远”图书漂流活动、“我阅读我快乐”读书笔記展评与读书分享活动、“图书馆,我想对你说”主题征文活动、联合美术馆和博物馆开展的经典阅读活动、契合祭孔盛典组织的国学阅读活动等。新颖、独特的主题活动能迅速吸引学生关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各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中。书香校园阅读推广活动也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系列阅读活动,力求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彩。书香校园建设必须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出来,让书香校园建设及图书馆阅读推广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实现校园阅读氛围的营造。 4?结语 书香校园建设是长期持久的工作,而实现图书馆馆藏资源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是书香校园建设成效的保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书香校园建设理应与图书馆紧密结合,图书馆在书香校园建设的带动下,可实现自身优势的体现。而书香校园建设基于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可获得更丰富和全面的资源支持。因此,发挥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优势,是书香校园建设发展的重要一步。学校只有多管齐下,实现图书馆资源服务与书香校园建设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参考文献: [1] 郑妙华.中学图书馆“书香校园”建设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5):119-120. [2] 张建娥,任晓锋.点燃读书激情 共建书香校园:榆林学院图书馆“一路书香·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实践[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5(2):37-39,42. [3] 王鑫明.图书馆推动高校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分析[J].兰台世界,2014(32):123-124. [4] 唐继红.学校图书馆是打造书香校园的核心阵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4):13-15. [5] 徐敏.提升读者服务,营造书香校园:浅论图书馆在构建书香校园中的作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0(10):285. (编校:崔?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