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就业导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范文 | 周江涛 摘 要:本文讲述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就业导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作为基础科目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途径,是“成功的”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一般说来,素质是知识、能力的核心,它代表着人们相对稳定的品质和能力形成的基础,而能力是知识和素质的外在表现,知识和素质通过各种能力表现出来并体现其社会价值。传统认识下进行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培养出较单一的语言知识或语言技能的高职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无法发挥英语学习的作用,更无法满足社会目新月异的发展需求。 新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直接影响竞争的结果。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高职人才具有较强的市场针对性和适应性,其课程设置上都要以学生具有一定的就业能力为目标。在新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要打破原有认识的局限,回归高职公共英语作为高职课程结构当中的基础课程地位,重新审视它在就业导向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的应然作用。 1 奠定英语基础,成就非专业能力 从当前高职生就业市场调查来看,无论哪个行业的人才招聘条件,除了要求有熟练地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有会使用电脑操作和外语交流等非专业能力。众所周知,普通话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和驾驶证已成为新时期的“通行证”,是人才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 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入世,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越来越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外语人才,对有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职业岗位也越来越广泛。为市场需求输送就业人才的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公共英语教学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运用这种语言于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利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和基本的涉外交际活动;能阅读和翻译有关的英文资料,看懂工作仪器、设备、装置上的英文资料和说明,能草拟和处理一般的英文函电等,从而较熟练地以英语为工具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各项业务活动。 在人才济济的就业市场上,挑剔的招聘单位往往更看重这些非专业能力的掌握情况,对拥有英语等级证书的求职者倍加亲睐。一纸英语等级证书也让许多高职毕业生们信心大增。难怪于每年两次的三、四、六级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成为在校大学生们热衷追捧的对象。 2 接专业英语,发展职业技能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因此,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是高职教育的核心,能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专业问题的能力,是高职生就业必备的关键能力。高职公共英语作为基础课程,按照《基本要求》的规定,奠定学生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和在今后工作中运用英语做好准备。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一部分,高职公共英语又强调了语言学习的实用性与专业学习的相关性。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突出高职英语的职业英语和技术英语的特色,听、说、读、写、译能力训练围绕学生就业领域直接有目的的开展。在教学方法上,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步进行,补基础和学技能同时发展。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设立了两年制的公共英语教学计划,并根据学生情况和专业要求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教材的使用也做了相应选择。在教学第一年,使用与初高中程度相当的教材,弥补学生对基础知识不足和技能掌握不熟练的问题,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能力强化训练作准备。教学第二年,分专业选择教材,加强英语学习和专业就业的联系。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教学标准,提高学生解决专业领域英语应用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实现学生更好地就业。 高职公共英语的特色教学衔接专业英语教学,提高了学生在专业领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就业率。 3 注重人文教育,培养就业素质 成功的就业者在工作中表现出娴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能让人钦佩,如果能加上良好的个人素质则会让工作上的成功更加持久。高职人才作为技术性人才,往往是现场工作群体的参与者,组织者或管理者。他所具备的学习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表达力和良好的心态、充分的自信心等非技术性职业素质,在就业成功与否中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在转岗、轮岗、再就业的劳动变化环节中,这将会是成功就业的“关键能力”。 高职公共英语可以通过对课程设计,营造出一种开放、活泼的教学气氛和活动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课堂教学设置上,以人为本,坚持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启迪学生智慧,加强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职业适应能力,树立人格魅力。在教材选择上既与专业相衔接,又考虑紧跟时代、社会和科学进步的需要,使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性、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方法上,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手段,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独当一面的岗位工作能力搭建舞台。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不只要使学习者获得在今后就业岗位上运用英语的能力,更希望学习者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培养出就业所需要的各种非技术性的人文素质。无论是传统职业,还是新兴职业,以人为本的入文素质、职业素质,将是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 4 掌握语言工具,提升就业机会 全球经济一体化,科技活动国际化,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信息的收发和接收都在提速。各国政府、各种产业为了技术竞争的需要,必须精通这些技术的语言载体——英语。在许多国家,人们掌握使用英语就像拥有汽车驾照一样的平常。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各行业、领域、人才都试图将自己的发展未来与国际接轨。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学会了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和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切,立足中国,走向世界,就不只是口号。 学习英语,提高英语交流能力,是高职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也是就业、升职和参与社竞争的有力武器。在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里,高职毕业生若能凭借对英语的熟练运用,顺利完成有关涉外业务活动,不仅能让领导者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刮目相看,还能为岗位提升或人生县标的早日实现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对英语交流技巧的熟练掌握,还能让一部分有条件的高职生到国外直接学习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和观念,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在专业领域的地位。这不仅拓宽了就业机会,更为顺利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学业背景。 另外,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材内容,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概况,拓展人生视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高职毕业生在中国市场稳定就业。 5 结束语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效率和作用要提高。教学的规划者和执行者要认识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变必须要有目标参照,要把学生的就业问题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的培养,保证高职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与发展后劲。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基于我国新的条件所确立的新的发展观。在新观念下,以往的高职教育教学文章中对公共英语等基础课程改革研究的相关内容较少。随着英语使用范围在实用技能领域的扩展,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升公共英语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积极进行有关高职公共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胡锦章.论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的建设[J].职教论坛,2005,9:19—20. [2]李丹,社会就业导向与高职‘实用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5,(14):15—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