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
范文 | 武兆娴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逐渐影响并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在图书管理中亦然,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图书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然而在图书管理具体的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有效确保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和水平一直是业界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先阐述了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其次介绍了目前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图书管理信息化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图书管理对于图书馆的运作而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图书的有序管理能帮助读者更加便利的获取图书信息。而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新时期新环境下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使用更加先进的图书管理手段来提供更加优质和快捷的服务。 1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1.1借阅的快捷性 传统的图书管理十分复杂,借阅过程也很繁琐。有时为了借一本书往往要在书架上寻觅许久,然后再通过借书流程各种登记给读者和管理人员都造成了负担。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移动网络设备的普及使得无纸化办公和网上学习成为了可能。从部分信息化建设较早的图书馆来看,借阅的读者只需要在网上对书籍进行检索就可以进行浏览阅读,这种简单便利的模式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一方面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快捷的借阅过程也有利于读者的学习和研究。 1.2容量的无限性 过去的图书馆由于建设初期资金的问题,往往造成了图书存量少、建筑规模小。而我省山西图书馆对图书的馆藏量一般是3-5本,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民朋友的借阅,一些热门书籍通常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在而运用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却有效的改善了这一现状。通过网络的架构,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空间储藏了之大远飞实体图书馆能比,而图书信息均能共享,不会出现馆藏不足的情况。这一点上看,图书管理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借阅模式,对科学文化的推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2现阶段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2.1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薄弱 虽然信息技术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但是对于一些传统行业和机构而言冲击性不够。长期的传统图书管理形成了思维定式,管理人员没有充分意识到图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图书管理信息化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技术进行支持的,在新技术应用下,管理方式就会有所变化,这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造成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上级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和教育不到位,以及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与时俱进的思考能力。管理者若是缺乏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意识,那么工作自然就很难开展。 2.2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 图书管理信息化在我国图书馆已经有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但是都存在着水平不足的现象。首先要谈到的就是资源共享难的问题,在过去的图书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进行图书的管理分类以及查询;但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图书的馆藏不再局限于书本还包括了电子书、视频文件等。由于技术条件的影响,数据共享还比较艰难,传统书籍向电子版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相互孤立没有形成有效的共享。其次,图书管理归根到底是一项服务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管理人员的思考,也受到读者反馈的影响。而现阶段的图书馆里信息化建设没有调动读者广发的参与,也就导致了服务水平比较低,建设水平严重滞后。 2.3管理人才的紧缺 在图书管理过程中离不开专业管理人员的支持,而图书馆里信息化建设则更需要技术和人才的保障。而就我国目前的管理现状来看,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个人能力也是有着很大的不足。一方面图书馆自我进行管理方式的改良需要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传统的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建设不理解,对电脑办公不熟练满足不了信息化建设的客观需求。信息化建设中网络的维护和后台的处理都需要相应的人才来运行,但是人才紧缺的现状导致管理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严重影响了图书馆里信息化的建设。 3图书管理信息化的优化策略 3.1强化管理信息化意识 要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必须要先强化信息化管理的意识。让管理人员充分的认识到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好处和意义,及时的转变管理的理念。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也是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有效的组织起对工作人员的指导,另一方面也要有具体的制度来约束。 总之,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创新图书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起信息化图书馆自动化、智能化地完成市民的借阅工作。最终实现图书资源的信息共享,为科学和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3.2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的寻求各方的帮助,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比如对具体技术不了解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借鉴国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也可请教专业的学者和专家。其次要及时的引进新技术和设备,充分的满足读者的借阅查询需求,当有新馆藏时要第一时间收录到电子书库方便阅读。而在现阶段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智能手机普及的背景下,以新媒体为依托利用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技术有效的建立起和读者的联系,进一步方便读者的预定和借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对管理服务方式也需要不断的改进,这样才能逐步提升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3.3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 图书馆里信息化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继续大量的专业人才。这一方面则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有效的保障人才的吸收和培养。在相关业务的培训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科技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笔者建议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学习现代化的办公模式和硬件软件的相关知识,而对于网络架构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环节则聘用专门的人才来完成,不断的提高图书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更好的适应图书馆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4结语 图书馆里信息化建设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图书馆里信息化水平还很薄弱,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显得不足。笔者在本文虽然做了一些思考,希望给业界和學界的有识之士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要想彻底实现图书馆里信息化建设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