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金融行业如何对国际投资风险进行防控 |
范文 | 吴莎莎 摘 要:在国家经济的带动下,我国金融行业逐渐发展起来。然而,在金融行业发展中很容易受到国际投资风险的影响,如果不能加以正确防范,势必会给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容易在金融投资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基于此,文章将从国际投资风险特征入手,重点研究我国金融业应如何对国际投资风险进行防控。 关键词:防控;金融行业;国际投资风险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既促进了我国金融业发展,又给我国金融业投资带来了一定风险,尤其是我国金融行业正处于成熟阶段的今天,很容易在国际金融投资中因风险防范措施的缺失而蒙受风险,进而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如何做好风险防控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 1 国际投资风险特征分析 1.1 金融资本集中度较高 通过对国际投资风险的研究可以发现,金融资本过度集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同时,国际投资风险还存在过于向实体经济倾斜的情况,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护,这样一来就影响了资本的流动。如果实体经济出现了风险,而多数资金又存在于实体经济中,那么很容易让所有资金无法收回,投资风险也会随之出现,部分企业甚至会因此导致破产。由此可见金融资本的过度集中会带来严重后果。 1.2 国际投资幕后操纵行为较为普遍 对于国际投资来说,它的风险产生与其幕后存在一定数量的操纵者有一定關系。在上文中了解到国际投资风险的产生与资本过于向实体经济倾斜有关,而这种行为的出现多与背后操纵有关,操纵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谋利,显然这种行为并不道德,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势必会出现金融资本单独运行的情况,进而引发风险,即由于产业资本的缺失,金融资本无法正常运行以及风险较大的情况便十分显著。 1.3 金融企业投资行为遭到制约 在金融领域任何风险的出现都会影响到国际投资结果,在国际投资风险出现以后,金融企业的投资行为通常会受到严重制约,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企业要想不失去国际市场,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就需要向国际投资风险分析中投入大量资金,以便用于了解国际金融形式,且做好风险防控。一般来讲,在金融投资中,尤其是中小型金融企业并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所以这些企业在国际投资中多数会表现出过于谨慎的情况,而中小型金融企业又占据绝大多数,掌握着大量资金,如果这些中小金融企业过于谨慎,不肯将资金放出,不仅会限制自身发展,还会影响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国际金融发展速度过缓也就成为必然。此外,一旦出现国际金融风险,遭受冲击的企业需要蒙受巨大损失,如果防范措施不当很容易出现破产的情况,这些都在影响着金融企业投资的顺利进行。因此,怎样做好国际投资风险防控就成为现代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 2 我国金融业应对国际投资风险对策探究 2.1 加强外资结构调整 通过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可以得知,尽管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使得外资利用逐渐增多,尤其是近五年吸收了至少2000亿美元的外资,但多数都属于长期投资行为,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但如果在投资期间出现不良风险很容易导致资金无法收回。众所周知,近年来世界政治格局变动较大,如果我国与某国在政治外交上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到两国之间的金融投资状况。为促进我国金融业发展,在应对国际投资风险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外资结构的调整,可以将长期投资转为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两种。同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到外资结构调整中,及时为金融业提供最真实有效的信息;再者,金融企业自身也要构建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充分认识在国际投资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且注意国际先进经验的借鉴与吸收。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投资活动正常进行,还能将国际投资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此外,金融业也要认识到任何风险都不能被规避,只能通过风险转移或弱化风险来减少损失。所以,应重视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利用该机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并联系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而为国际投资行为的正常进行奠定基础。 2.2 做好外汇体制改革 在国际金融投资中势必会涉及到外币,所以做好外汇体制改革就成为国际投资风险防控中重要工作之一。我国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便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这次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机资本的大量注入,优化了国际投资环境,降低了风险发生几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状况的变化,为避免新型金融风险出现,我国金融业应加大外汇体制改革力度,不仅要监管对外投资,还要加大对境内投资的关注,实现全面监管,及时了解各种投资行为,预见国际投资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且提前构建切实可行的风险防控机制,将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防止风险扩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3 巩固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框架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与国际社会的接触,这也就意味着金融业在享受国际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时,还需要承受一定的风险。为减少风险损失,我国金融业在进行国际投资的过程中应与国外金融机构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与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取得了合作关系,并获得了大量资金支持。在实现国际金融合作的同时,我国金融业也要认识到隐藏在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现实情况,即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与金融相关的内容上并不健全。所以,在进行国际投资中一定要先对国外合作金融机构做全面了解,不仅要了解投资项目的当前发展状况,还要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等有一定了解,不能只将目光停留在眼前,而是要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金融风险的出现。此外,随着与国外金融机构合作框架的巩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强化我国金融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这对国家金融业未来发展有一定好处,因此,应重视与国外金融机构合作关系的构建。 2.4 加强体制改革,对不良资产盘活 体制改革是我国金融业与商业银行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我国金融业与商业银行的研究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协调。企业为获得更多发展资金,经常会向商业银行隐瞒真实财务信息,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十分常见;而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也会慎之又慎,很少将资金出借出去,这样一来就导致两者关系恶化。同时,如果商业银行考察不慎将资金借贷出去,但到期后无法收回就会成为不良资产,由于不良资产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银行发展。再者,金融企业现有管理措施不良也是导致风险出现的因素,所以,做好体制改革,盘活不良资产就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从改变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开始,首先应加大对企业的约束,如果企业在提供财务账目的过程中存在虚假行为,相关部门应立即上报,并按照要求进行处罚,降低虚假财务信息的出现几率。其次,银行给予企业一定信心,可以通过小额贷款的方式进行尝试,在资金到期以后如果能够如数收回可以尝试多对该企业放款,且构建黑白信誉账单,按照企业的信誉度进行放贷。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两者在资产问题上再次发生矛盾,还能让投资行为处于优势地位。此外,企业还要加大对资金管理问题的重视,可以借鉴与吸收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内部管理措施,并联系企业自身情况引入进来,这也是有效降低金融投资风险发生的重要举措。再者,金融企业也要有完善的双边投资保证机制做保障,随着双边保证机制的实现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在国际投资中发生风险的几率,即便出现风险也不至于出现破产的情况。 2.5 加大对非金融机构的监管 通过对我国企业在国际投资中的状况进行研究时可以发现,其中不仅只有金融企业一种,还包括很多非金融企业或机构,且他们在国际金融投资上所占比重并不低,此类企业主要为信托投资企业。在调查中发现,进行国际投资的信托投资企业多数都没有与政府相关部门构建联系,更没有实现经营资金财政化,再加上他们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企业内部管理上,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无瑕顾及风险防控的情况,国际投资风险也容易出现在这些企业中,为避免风险从信托投资企业中进入我国,影响整个金融市场,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此类信托投资企业的监管,全面了解所有进行国际投资行为的企业,最好构建完善的审核与监管机制,要求所有进行国际投资的企业都要登记注册,由政府监管其投资状况。同时,要求信托投资企业做好风险防范,实时监控各种可能在投资中出现的风险,并构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将风险降至最低,进而为我国金融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我国政府还要联系当前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海外投资保险机制,尽快出台与海外投资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不仅可以为进行国际投资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还能为雙边投资保证机制的实现提供可能。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经与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议,希望再次完善,弥补不足。 2.6 做好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工作 在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做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金融风险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存在问题有关。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银行信贷政策与资本市场的方式实现既定目标。同时,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金融企业内部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投资不足的发生几率,还能强化风险防控效果,进而为金融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通过研究发现,资金过于集中很容易在风险发生以后带来不良问题,所以,在金融发展中应做到“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进而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可能。此外,在国际金融风险应对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保险机制建设,鼓励所有进行国际投资的企业购买保险,主要为高新技术项目进行保险,这样不仅可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能让更多人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才是未来占据优势地位的行业。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我国金融企业还要加强海外投资力度,控制好投资比例,且注重跨越式发展,吸收更多国外资金,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3 结束语 通过相关研究得知,国际金融风险的特征有很多,常见的特征主要有金融资本集中度较高、国际投资幕后操纵行为较为普遍、金融企业投资行为遭到制约等几种,只有掌握了这些特征才能做好风险应对。因此,文章认为我国金融业在应对国际投资风险的过程中应从加强对外资结构进行调整、做好外汇体制改革、巩固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框架、加强体制改革,对不良资产盘活、加大对非金融机构的监管、做好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工作几方面着手,只有将这些内容落到实处才能强化我国金融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诚. 金融行业如何抵御国际投资风险[J]. 现代商业,2014,33:150-151. [2]金融工程课题组. 国际银行业成功经验与我国银行业监管途径[J]. 世界经济文汇,2000,06:23-25. [3]徐凌云. 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J]. 中国外资,2011,23:65+6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