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评析约翰王
范文 摘 要:历数英国历代国王,最“臭名昭著”的应该就是金雀花王朝的约翰国王了。约翰的名声之所以这么臭,不仅仅他那贪财、乖戾、暴躁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他丢失了自父兄那里继承过来的欧洲大陆的领土。翻阅历史学家们的著作,对于约翰王的贬低和嘲讽比比皆是,这些评价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因。但是评价一个人物不应该过于片面,他在法律制度方面颇有建树,在军事指挥方面也极具天赋。笔者就是从多个角度出发,通过展现约翰王不被大多数人所知“文治武功”,以期对约翰王有着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关键词:约翰王 性格 法律 军事
纵观英国的历史,国王在国家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最早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之一,英国保留的君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开创了典范。自1066年诺曼征服以来,英国的历代国王中,“最流行的英王名字排行榜”并列第一的是“亨利”和“爱德华”,各有八位;其次是“乔治”,有六位;然后是“威廉”,共有四位。但是,“约翰”这个名字在英国王室之中却有着十分尴尬的地位。其实,“约翰”这个名字并不罕见,如罗马教皇就有二十三位“约翰”,而在英国,我们却看不到“约翰X世”,而只有一位独一无二的“King Jhon”,在他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一位国王与他同名,原因可能是大家觉得他的名声实在是太差,或者说是太晦气,与他同名可能会引发民众对于约翰王的联想,不利于国王亲和力的培养。
1 “不该继位”的国王
“超级二世祖”约翰王的一生充满了戏剧色彩,英国文豪莎士比亚都以约翰为题材写成了著名的历史剧《约翰王》。他的父王将英格兰在法国的领地全部分封给约翰的几位兄长,到约翰已经无地可封,最后只给了他一块王室保留地,因此被称为“无地王”。
在当时看来,约翰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公子哥儿,谁也没想到他最终会继承王位。作为亨利二世的幼子,前面有四个哥哥,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约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与王位无缘的。他的职业规划,基本可以定性为:以可爱的小王子的身份为中心、以超级爸妈亨利二世和阿基坦的埃莉诺的宠爱为基础、取得一片肥美的土地和爵位头衔,过上衣食无忧、进而花天酒地的剥削阶级的生活,同时注意与自己的明星级的三哥理查德搞好关系。
当然,约翰不该继位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他在爱尔兰的为非作歹的行径,使人们对“国王继承人”的印象大打折扣。1185年,亨利二世让约翰去爱尔兰历练,其实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以后为约翰封一块“真正的土地”。但是,约翰却在爱尔兰闯祸了。约翰将自己的亲信都派到了爱尔兰各地担任重要职务,而且完全不听从格兰维尔(亨利二世派给约翰的得力顾问)的劝告,整天与自己的死党们花天酒地,甚至还克扣部队的军饷。整件事使得英格兰在爱尔兰的形象大大折损,前任总督在爱尔兰苦心经营的成果完全毁掉了。
约翰在即位前,在对自己父兄的态度和处事方式上,其乖戾的性格暴露无遗。当了亨利二世近20的童养媳、法国公主爱丽丝(法王腓力二世的妹妹)本来是理查德的未婚妻,现在亨利二世却要将她许配给约翰,这使得理查德勃然大怒,一气之下,投奔了法王腓力来与父亲亨利开战。结果正是我们所看到的,亨利二世最终承认了理查德的继承权。据说,年迈的亨利二世除了割地赔款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看看叛乱者的名单,等读到“约翰”这个名字时,亨利二世彻底崩溃了。
“没搞错吧!约翰!我的心肝!我最亲爱的,我爱他胜过其他所有儿子的!他背叛了我?!”亨利半晌说不出话来,“好了,不要再念了。”老国王把脸转向墙壁“不要管其他人了,这个世界对我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
原来,约翰眼看自己的父王快不行了,就提前与腓力二世和理查德暗通款曲,从上述约翰的表现中,其奸诈的性格可谓是非常明显了,一代英主亨利二世凄凉地死去,最后一刀真的可以记在约翰的头上。
继亨利二世之后即位的理查德一世也在背后被亲弟弟约翰捅了一刀。作为一个典型的中世纪骑士,理查德一世即位后就加入了著名的十字军东征,而且特别喜欢身先士卒,在1193年回国路径奥地利时,理查德被逮捕了。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当了俘虏可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必须要花重金赎回。可是,在英格兰,约翰却乐于看到自己的哥哥在帝国的监狱将牢底坐穿,这样他便可以放开手脚去攫取王位。1193年1月,约翰以金雀花王朝大部分领土宗主的身份向腓力二世宣誓效忠,并同意迎娶被他哥哥抛弃的新娘爱丽丝。然后他返回英格兰,企图掀起一场叛乱。但是,众大臣完全对约翰的夺权行径置之不理,而是举全国之力为理查德筹措赎金。这足以证明,在国民眼中,久经考验的骑士理查德一世的合法王权的价值是多么的崇高,相比之下,约翰的王位合法性受到了太多的质疑,给历史学家们黑化约翰埋下了伏筆。
2 “胡作非为”的国王
1199年5月25日,约翰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王。抛开丢失欧洲大陆的土地不说,在任期间,笔者认为,有两件事的处理是他形象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一是杀害了自己的亲侄子亚瑟),二是无节制地征税,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1203年,约翰秘密下令杀害杀害了自己的侄儿亚瑟,法王腓力二世以此为由借机用优势兵力向约翰进攻,并于1204-1205年征服除阿基坦盆地部分地区以外的全部国土。1214年布汶之战中约翰战败,遂招致封建贵族们的反对,要求实行宪法改革。在连年的对外战争中,他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除阿基坦公国的全部领地,招致了贵族们的强烈不满。
为了维持战事,约翰王加紧了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他把贵族们的继承税上涨了100倍,兵役免除税提高了16倍,与此同时,牛、羊、小麦的价格也都出现了成倍上涨,他不断地开征新税和加税,破坏了贵族和国王之间那个不成文的却流传已久的惯例。到了1215年春天,愤怒的贵族们集结起来,武装讨伐国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可是之后他又背信弃义,导致大家再也不相信约翰的承诺了。最后,雄心勃勃的约翰死于征战之中,没有完成收复失地的心愿,到这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在人民心中已经是臭名昭著了。
3 约翰王的“文治武功”
约翰王真有史学家们说得这么不堪么?作为一个执政近30年的君主,如果执政水平真如戏剧中所描述的那样,那这个政府,甚至这个国家早就不复存在了。查尔斯·蒂利在书中写道:“事实上,统治者们总是试图避免建立代表本阶级以外群体的机构,有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些机构是为了国家活动,特别是为取得战争手段所必需的资金而与国民中不同成员讨价还价的代价和结果。英格兰的国王们并不愿意形成一个享有更大权力的议会;他们是在劝说臣民为战争付款的过程中,先向男爵们让步,再向教士、大贵族和资产阶级让步。”因此,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分析,约翰割地也好,向贵族妥协签署《大宪章》也好,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政治手段,就个人执政能力来说,约翰也没有历史学家们说的那么不堪。
近来的一些研究,出现了不少给约翰翻案的论点。就英法战争而言,著名学者苔丝研究指出:说约翰因为缺乏领导力而失去了諾曼底,倒不如说是因为他在经济上被枪杀。
就能力而言,约翰虽然比不上自己的父亲亨利二世,但也不至于太差,布汶战争的失败并不能说明约翰全部的军事能力。理查德回国原谅了约翰背后捅刀子的行为,自此以后,约翰的所作所为,其实是种“报恩”的意味,约翰成为理查的忠实支持者。理查希望通过有限而稳妥的军事行动收复被腓力趁机侵占的城堡,和弗兰德、布洛涅和神圣罗马帝国结盟,借日耳曼人对腓力施压。1195年,约翰突袭并包围了埃夫勒,随后又在腓力攻打诺曼底时布置防务。第二年,约翰又攻占加马舍,率人奇袭到距离巴黎仅80公里处,俘虏了博韦的主教。为此,理查放下了对约翰的戒心,将格洛斯特郡重新封给他,并再次封他为摩坦伯爵,这都显示了约翰相当的军事和政治才能。
约翰即位之后,吃喝玩乐是有的,可是纵观全世界,各国的君主概莫能外,亨利二世和理查德一世圈定的禁猎森林区不比约翰少,而从巡回法庭的记录来看,约翰亲自到割地审判案件,到处奔波,可谓是勤政。在人品方面,约翰是有些神经质的,这可能是遗传了父亲亨利二世的基因。不得不说,金雀花王朝的国王们都是这样的基因,比如亨利二世在大怒之下,使得自己的骑士渡海跑去教堂杀害了自己的大主教贝克特。相比约翰,他的男爵们也是一样贪婪残暴,还勾结法国入侵,叛国罪总比谋杀罪大得多。在当时,历史学家大都出身贵族,其中不排除有这些反叛的贵族,因此,他们对约翰残暴的描述,肯定有不少添油加醋的成分。
所以,约翰能够统治英国28年之久,绝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超级二世祖”,在军事、政治、外交上,有不少过人之处。
4 结语
在最同情他的人看来,约翰最严重的罪行是生不逢时,他偏偏在大局崩坏、国运日衰的时候登基成为了国王。诺曼底失陷时,他无力回天,后来虽然两次想收复这个公国,却都折戟沉沙。他无法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来鼓舞自己的人民完成这个伟业,但是平心而论,假如亨利二世或者理查德一世处在1204年约翰这个位置上,能否有办法夺回诺曼底么?除了约翰残酷镇压私敌以外,我们也实在看不出,任何一位国王站在这个位置上采取的措施会有哪些不同。
约翰的某些措施,如果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我们会发现是可以接受的。如为了发动战争而征收大量的盾牌钱,这不就是国家征收税收么?使用雇佣军而不是封建贵族们的服役,这不就是常备军的前身么?依靠王室官僚而不是诸侯贵族,同样也是现代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政府效率的做法。金雀花王朝的行政效率是极其低下的,约翰的暴虐至少提高了行政效率。如果从这种角度出发,我们会发现造反的男爵们反而是国家的叛徒,他们毫无爱国之心,只是纯粹为了自己的私利才签署的《大宪章》,甚至主动引来了法国的军队,贵族们反而成为了诺曼底等领土的丢失的罪魁祸首。所以,当我们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切都是不一样的。约翰既可以是一个破坏传统体制、残忍暴虐的昏君,也可以是一个努力勤政、为英格兰与外敌斗争的楷模;同样,贵族们既可以是为自由而奋斗的仁人志士,也可以是一群卖国求荣的卑鄙小人。
梅特兰曾说过,历史是一张无缝的网,撕破一点就会毁坏整体。约翰王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我觉得不能用对与错来评判。历史是复杂的,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真相,因为我们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正如《大宪章》一样,对当时的普通人可能不那么重要,而是由以后几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的。同样,对于一个人物的评价,我们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
参考文献
[1]徐震宇:《自由的缔造者:无地王约翰、反叛贵族与大宪章的诞生》,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2]Chadwick,W.King John of England,London,1959.
[3]丹·琼斯:《金雀花王朝》,陆大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4]Hall, Walter Phelps; Albion, Robert Greenhalgh; Pope, Jennie Barnes ,History of England and the Empire-commonwealth,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5.
[5]Maria Callcott,Little Arthur's History of England ,BiblioLife press,2009.
[6]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Graham E.Seel,King John: An Underrated King,Anthem Press,2012.
[8]Barlow,F,The Feudal Kingdom of England 1042-1216,Routledge press,,1955.
[9]齐延平:《自由大宪章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迈克尔·V.C.亚历山大:《英国早期历史中的三次危机》,林达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莎士比亚:《理查德二世·约翰王》,朱生豪译,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
注释
1.徐震宇:《自由的缔造者:无地王约翰、反叛贵族与大宪章的诞生》,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2.丹·琼斯:《金雀花王朝》,陆大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38页。
3.丹·琼斯:《金雀花王朝》,陆大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38页。
4.Chadwick,W.King John of England,London,1959,p56.
5.Maria Callcott,Little Arthur's History of England ,BiblioLife press,2009,P148.
作者简介
王继东(1993—),男,汉,山东潍坊,四川大学,学位:世界史专业,研究生二年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8: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