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代背景下对主体互动式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范文 摘 要: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始终占据着权威性、基础性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一种更具现代性的模式——主题互动式家庭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主流。该模式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影响力更具深远性、高度的可接受性等突出特点逐渐为大众接受并推崇,尤其是十九大之后,主体互动式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新的历史地位和发展机会,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相关研究材料,从青少年成长的家庭教育角度对该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并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对其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成长;主体交互模式;新时代背景
所谓“主体交互”与前文提到的“主体间性”类似,它是指一个或多个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通常有三种观点:一是“单主体说”,即认为教育者或者受教育者的一方是主体,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灌输理论或者自我教育理论的单项选择;二是“双主体说”即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教育的主体,既承认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性地位,又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多主体说”,指的是除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外,教育环境等也可以被认为是主体性的存在。本文讨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交互”模式,是站在双主体说的角度上分析其交互作用。這种交互作用以主体性为前提,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个人的主体性带来个人的独立性,而只有独立自由的主体才能发生有效的交互作用。康德曾提到:“自由意志是善之根本,所以同理,自由意志也是交互之基础。自由意志的培养在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最直观地体现于尊重孩子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在受尊重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主体意识一般较强,因为很多时候儿时的自由选择权利和自己去承担后果的经历,是一个人拥有主体意识的第一步。孩子在小时候只觉得被尊重是很自由的,个人还没有关于“主体性”的观念,但长大后会养成对自己负责的习惯。正是有了主体意识的觉醒才会有自己独立的行动。但同时我想强调,主体交互不是对家长的引导作用的否定。关于这其中“度”的把握,我有四个方面的认识,这也是主体互动式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具体体现:
1 主体交互式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一是教育原则:以人为本而不失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指的则是关注人的需求。十九大以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阐述改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不充足不均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做出这样的改进,正是战略上人文关怀的体现,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包括其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主体交互模式下的工作,更加注重教育者的感受。与此同时,从宏观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仍需处于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微观上来说,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受制于一个家庭的家风包括家长对孩子在教育管束上的相对权威。因此主体交互模式并非无标准的自由模式,而是以人为本,却不失规范。
二是伦理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主体性而不忽视教育者的目的性。教育者带有明确的目的与受教育者发生互动,这是在任何模式下都不可改变的事实,但主体互动模式又要求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二者如何统一呢?有两个条件十分重要,一是目的要十分明确;二是要掌握方法的艺术。明确的目的更有利于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只有教育者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首先成为现实且规范的活动;方法艺术的具体运用往往基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的有效途径。正是有了各种方法艺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进一步成为有效且丰富的存在。在带着目的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加以引导,既是注重教育者主导作用的体现,又是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要求,所以主体性的实现和目的的达成并不矛盾,这中间便是如何引导的问题。
三是价值观:不仅要实现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要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的利益为中心。这个问题涉及价值观,其实中国数千年以来的义利之辩就是讨论价值观问题,传统儒家重义轻利,到明末清初开始提出义利并重,直到现在,中国走向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的发展新时期,义利已不再是能否统一的一对范畴,他们已经转化成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密不可分。因此,交互模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充分考虑客体的利益,这样才是现实意义上的变客体为主体。主体间的相互促进,使社会与个人都得以充分发展,这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求。
这就是我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交互模式内涵的一些理解,它是主体互动,但又不仅仅是主体的互动,他以人文关怀为起点,以实践为载体,一客体为主体的维特色,穿插种种方法艺术,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与社会共同的充分的发展,可以说是在合力作用下的一个已不再是少见的小概率存在,而是渐渐为大众所接受的大规模存在。
2 主体交互式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19大报告中指出:“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随后,刘云山同志于2017年11月6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章,指出其理论“四性”:坚守真理传承文明的继承性、与时俱进引领未来的创新性、不忘初心践行宗旨的人民性、实事求是把握规律的科学性,这一概括可以说是十分准确。而与此相对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之下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也表现出了更加符合主体交互式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新时代特征。
2.1 家庭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的结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是解决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了许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传统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多采取单向灌输的教育方法,而在网络传媒愈加发达,世界交流空前频繁的新时代,年轻人有着更快接受新事物的优势,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了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年长一辈有时无法对年轻一辈进行社会化教育,甚至不得不接受年轻一辈的反社会化教育的状况,因此,家长不再是单一的教育者,孩子也不再是单一的受教育者,而是双方在角色的转换中充分互动,共同成长。其实家庭本就是一个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单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更多地转变为家庭成员的相互教育,这种相互作用在高速发展转型的社会尤其值得注意。
2.2 关系更加平等,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所副院长辛向阳先生,曾在他的论文中写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自信底气”和“世界朝气”,而国际化大背景下,中国的家庭亲子关系也朝着更具现代色彩的方向发展,通常情况下西方国家育儿注重孩子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在这个阶段,家长会十分注意自己与孩子之间是平等和信任的关系,随着中国家庭走向现代化,人的自我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对于孩子的态度也必将更加平等和尊重。
2.3 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实践教育
前面我们提到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交互模式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理应包括人格培养和道德关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这一切都指向了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更注重道德人格的培养。国家已经实现了富起来,接下来就是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创建,只有全面复兴,才能有中国自信。这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体现为对下一代的品格的注重,对人性的关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关注,把受教育者看作更加完整的主体,把培养全方位人才作为目标,而不再把人作为工具。二是更加注重实践活动。传统的教育模式总是强调理论灌输而忽略实践活动,这使得教育变得枯燥乏味,不利于主体间的互动和青少年能力的提高,正如前文所说,主体互动式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有着理论与实践共同作用的特性,因此新时代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必将走向更全面而有效的教育模式。
3 新时代背景下主体交互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
3.1 增强主体自信,强化内在动力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处处充满攻坚克难的信心,体现着未来发展的信心,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也要把眼光放在未来,大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小到能力自信、形象自信等个人的信心。心有猛虎也要细嗅蔷薇。主体的信心树立起来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将这份信心转化为动力。
3.2 掌握方法艺术,借助现代载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是权威性与基础性的,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现实,而我们要做的则是变显性权威为隐性权威。主体交互式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留存相对权威是由青少年不甘管束的心态与不具备完全明辨是非能力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关键看教育者如何选择。例如面对新时代的青少年群体自我意识更强并不甘于屈从家长制权威這样的状况时,盲目放手也是不可取的,毕竟诱惑与日俱增,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隐性的引导力量——“拟友关系”。“拟友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模拟朋友的关系,建立拟友关系的关键在于家庭成员之间不仅仅有交互作用,还要营造一种模拟同辈群体的氛围,这样在交流中可以更快打开心扉,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为在主体交互式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家庭成员的关系常常起到关键作用。当然建立“拟友关系”只是方法中的一种,在选择多样化的新时代背景中,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选择的载体十分丰富,网络载体就是很关键的一种,上文我们提到新时代的主体互动模式受到“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就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挑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现实性,网络的便捷性和选择多样化又挑战了家长的权威性,青少年在网络世界里具有更强的主体意识,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应当与时俱进,充分了解现代青年的思想政治状况,采取更具现代性的方法去进行交流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体互动式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种极具现代性的模式,从宏观上来看,它顺应新时代对于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的要求;从微观上来看,它使得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在更加民主和谐的氛围下进行,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主体互动模式将成为提高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而其自身也会得到完善与发展。
注释
1.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参考文献
[1]黎刚:《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探索》2001年第2期。
[2]王丽敏、王建文:《浅议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家庭教育问题——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法制与社会》2014年2月(下)。
[3]郭民良、孙兴化、高庆禄:《青年思想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第1版。
作者简介
万聪颖(1998-),河南省驻马店市,湖北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