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博物馆文物说明牌设计研究 |
范文 | 摘 要:本文从博物馆和参观者角度分析了纸质卡片、数字解说卡和讲解员面授解释等三种方式对藏品文物价值阐释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博物馆设计及设置说明牌的多种可能性以优化展陈展览,也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说明牌;文化魅力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其服务对象为社会公众,是一个为公众提供知识、欣赏、学习、教育及文化教育的机构。对公众来说,了解博物馆藏品信息最直接便捷的方式就是阅读博物馆文物的说明牌。而何为说明牌?顾名思义,即介绍说明文物基本信息的牌子,如名称、时代、尺寸等,或是丰富与展品相关的延伸信息,如展品的功能、使用方法、造型工艺等。 1 观众的说明牌感官体验 1.1 传统形式的静态纸质说明牌 纸质说明牌是传统的博物馆藏品说明形式。数据调查显示,58%的人较为喜欢贴纸说明形式,主要是因为长期的阅读习惯,很多年龄较大的老人及孩子不擅长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览。部分民众认为,阅读纸质说明牌能使其阅读感更加强,印象更加深刻。而对于博物馆来说,如果不需要频繁更新说明牌,做成电子版将加大资源的浪费。电子设备需要后期维护,这势必也会增加博物馆成本。与电子版说明牌相比,纸质说明牌在移动博物馆及博物馆进入社区等活动中显然更加方便且便于运输[1]。 1.2 吸引力较强的动态数字说明牌 前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是多元化的,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及爱好均具有差异性。因此现代化的博物馆,为迎合多元化的观众需求,运用不同的媒介方式以满足观众的分化。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与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较为一致,同时适用观众的从众心理。小卡片型的说明牌虽然可为观众提供藏物信息,但投影的大屏幕、嗅觉装置及环网触控板技术,更加容易实现观众集体参与的互动体验[2]。例如,在现有音频解释的基础上,使用卡片缩略词的方式,扫描QR代码可阅读全文,观众就可以在展品弹幕上添加自己对展品的见解,同时可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等,可以起到学习、教育和娱乐的作用。 1.3 面授式的讲解员说明 数据调查表明,85%的游客希望通过博物馆讲解人员对藏品及其历史故事进行讲解,以达到深入了解展品信息的目的。这是以说明牌为基础进行的听觉教育。这种形式是通过人和人之间进行面对面交流,如平常交谈一样去授受知识。尽管语音指南在现代讲解中很常见,但它不具备交互性。与那些对展品有很好理解的人与你交谈和互动,取得的记忆及理解效果自然会更加理想。虽然博物馆有志愿者讲解员作为他们探索教育职能的一部分,但志愿者讲解员的工作对象是团队游客和主要的参观者,且缺乏统一的培训及标准,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讲解的质量差别很大。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博物馆教育走向信息化及数字化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3]。 2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2.1 展陈教育的目的 作为文化交流的受众,游客无论是把博物馆视为知识宝库还是旅游必备地,或多或少都会带着一定的主动性和好奇心来参观博物馆。在受访者中,大多数人认为博物馆是获取知识、学习历史、文化及自我修养的场所,极富文化气息,同时也是爱国主义及革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自我修养逐渐成为现代人们的参观共识[4]。 2.2 说明牌的形式及内容设计 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满足群众的文化要求,博物馆说明牌的内容必须是容易掌握的,同时其形式也要满足灵活多变的要求。 1)内容。人们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说明牌信息的取舍极易受到参观时间、文化程度、疲劳程度及求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内容的说明牌的理解均存在差异性。此外,一般观众多走马观花似地参观藏品,对藏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缺乏注意力,往往会无意识地进行选择性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较为认真的参观及欣赏。 2)文字。研究调查结果显示,44.7%的受访者更加愿意阅读字数在50至100字范围内博物馆说明牌,只有约6.82%的受访者愿意花时间阅读字数大于150字的说明牌。因此博物馆在说明牌字数设计上,应该简化其内容。如果说明牌中的内容晦涩难懂,观众就会失去其阅读兴趣,即使他们读得很仔细,也会影响后来的展览。对于字体大小及文字间距的设计,可根据描述事物的差异性,对于重要信息可应当将其字体放大,做到与后面的细节内容分开。如果内容中包含有趣、幽默的文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幼字体或琥珀字体表现出来,但要注意与展品和整个展览风格的一致性[5]。 3)外观。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博物馆还在使用长方形的说明牌,这样虽然保持了博物馆整体说明牌的统一性及严肃性,但缺乏新意,显得僵化呆板。说明牌是文物的一个说明介绍,同时也是其名片。人们的名字可表现其特点,展品同样也需要不同的形式表现其特点,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其内部故事,加深观众的印象。因此,博物馆可结合展品的特点,改变及丰富说明牌的外观及表现形式,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加深其印象。 4)说明牌的设置。一般而言,说明牌的位置通常为展品柜的正前方。调查数据显示,约66.67%的观众认为这是摆放说明牌最合适的地方,因为观众在这个位置可以将展品介绍与展品故事串联在一起,同时满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及从图片到文字的视觉习惯。但是,当一些详细的说明不能做到一掠而过时,将其放置在展品前极易造成阅读者数量的积压。因此在实际的说明牌位置设置中,可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将其放置在展柜的侧面,以减少阅读者数量的积压。 3 结语 大众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后者具有目的性、单一性及被动性的特点,而前者更加强调兴趣的引导性,大众教育具有的多样性及活力可以激发人们积极学习及思考。博物馆说明牌设计者及制造者应结合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将观众的想法及立场作为设计及制作的出发点及归属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制作[6]。在新的解释卡和显示卡发布之前,应该进行多种形式的观众调查及预测测试,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将说明牌的设计理念与教育意义相结合,为受众提供一种文化增值服务,为人们提供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的帮助。说明牌作为参观时的一个辅助工具,这种辅助功能如何发挥其最佳效果,达到应有的目的,需要博物馆方面根据与观众的互动效果逐步提高,与观众审美、素质与知识储备相匹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赵双玉.当代语境下博物馆的助展方式设计与创新[J].建材与装饰,2018(22):60. [2]王泽卉.博物馆文字说明现存问题及优化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12):114-115. [3]李小龙.展品解说牌对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作用的再研究[J].文物世界,2017(06):56-58. [4]刘建忠.博物馆展览的陈列设计技巧初探[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11):108-109. [5]朱洁芸.浅谈博物馆陈列与展示的区别[J].新西部(理论版),2017(04):96+111. [6]李晓丹,刘丽.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与合作[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1(S1):24-30. 作者简介 宋少维(1991-),女,汉,浙江余姚,助理馆员,本科,慈溪市科博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