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 |
范文 | 王钢 收稿日期:2011-06-23 〔摘要〕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在高校图书馆网站使用过程中针对读者的反馈情况,构建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可用性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集对分析,从而增加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 〔关键词〕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集对分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8.035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08-0141-04 University Library Web Site Usa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Set Pair Analysis Wang Gang (Library,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Jilin 132012,China) 〔Abstract〕College Library Web site usability evaluation is a dynamic process.We build the index system of University Library Web site usability evaluation which base on the information of readers feedback for usability testing,and Set Pair Analysis on test results,increasing the University Library Web site usability. 〔Key words〕library web site;usability evaluation;set pair analysis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电子信息资源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作为高校师生查找馆藏资源的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不断增加,网站内容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如何为广大师生提供价值量高、界面友好、功能完善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共同面临的课题。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就是要测试高校师生在使用图书馆网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的有效性、高效性和满意度,从而达到以用户为中心的目的,这与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是一致的。本项研究针对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网站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参照其他图书馆可用性研究成果,构建了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目的是为了发现高校图书馆网站的不足,进一步完善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各项功能。 1 集对分析评价方法 1.1 集对分析的基本理论[1] 集对分析(玈et Pair Analysis)是我国学者赵克勤先生于1989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系统分析方法。集对分析的实质是一种新的不确定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将确定不确定问题视为一个确定不确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确定性不确定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集对分析的思路是:在一定的问题背景下,对一个集对所具有的特性展开分析,把分析得到的特性作同异反刻画,即分析两个集合在哪些特性上具有相同的特性——同联系:在哪些特性具有相反的特性——反联系;而在其余的特性上既不是同性的、又不是对立性的——差异性联系。 在分析联系度的同异反态势时,若态势为强同势代表同一的趋势为系统的主方向,一般可认为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评价等级为“优”;若态势为强均势代表系统同一对立趋势明显相等,一般可认为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评价等级为“良”;若态势为强反势代表系统对立趋势是确定的,一般可认为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评价等级为“差”[2]。 2 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 2.1 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校图书馆网站评价指标体系 可用性评价(玌sability evaluation)由玁ielsen首先提出来的[3],国内外图书馆界对于可用性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对于可用性的核心都是围绕“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展开的[4-7]。 根据高校师生在使用图书馆网站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同时借鉴了国内外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的研究成果[8-12],构建了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 4 几点说明 4.1 调查数据来源 2008年11月,东北电力大学图书馆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图书馆网站和电子信息资源利用情况调查,本项研究中的数据就是来源于这次调查的真实数据。这次调查是图书馆网站使用过程中的一次自测,不同的读者在使用图书馆网站过程中,由于用户需求不同,统计数据和图书馆网站可用性测试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但足以检测出图书馆网站中存在的不足。 4.2 用户信息素质 虽然图书馆加强了新生入馆教育和日常培训,但是,信息用户信息素质仍然参差不齐,对信息素质的培养重视不足,致使在使用图书馆网站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增加了图书馆网站评价的难度。 4.3 评价结果 由于受学校扩招和资金相对短缺的影响,使得图书馆网站和电子信息资源建设方面资金投入不足,这也是影响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5 结 论 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主要针对图书馆网站的微观部分。集对分析不仅分析目标的微观部分,而且能够对目标的宏观部分作出评价,并且能够判断目标的发展趋势。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把集对分析和可用性相结合,为图书馆网站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图书馆网站作出评价,发现不足,全面改善图书馆网站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2:18-25. [2]郑鹏,张弼云.基于集对分析的图书馆服务质量综合评价[J].情报杂志,2008,(1):145-148. [3]B0nnie e.John and Steven j.Marks.Track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us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7,16(4/5):188-202. [4]Reeves T C,Apedoe X,Woo Y H.Evaluating digital libraries:a user-friendly guide[EB].http://eduimpact.comm.nsdl.org/evalworkshop/UserGuideOct20.doc,2005-06-11. [5]黄晓斌,邱明辉.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2,(4):12-13. [6]党洪莉,陈玉顺.可用性评价之启发式评价法在图书馆网站设计中的应用[J].图书馆论坛,2007,(8):61-63. [7]Laura Manzari and Jeremiah Trinidad-Christensen.User-Centered Design of a Web Site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tudents:Heuristic Evaluation and Usability Testing[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ies,September,2006:163-169. [8]刘爱华.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2):36-44. [9]詹向阳.网络资源库的可用性指标设定及其评价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5):58-61. [10]赵宇翔.公共图书馆网站信息构建可用性评价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3):60-64. [11]黄艳娟.图书馆Web网站可用性评价[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6):7-9. [12]许杰星,吕昭前.用户视角的数字图书馆评价标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6):28-3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