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幼师生物教学中融入急救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范文

    宋兰

    [摘 要] 急救教育既能避免和减少学生的意外伤害,又是幼教职业对幼师学生的迫切要求,重视和加强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刻不容缓。结合生物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急救知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开展急救教育,使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维目标,最终实现生物学科的社会价值。

    [关 键 词] 急救教育;生物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117-01

    一、幼师学生进行急救教育的背景和意义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身体快速成长发育期,自身能力判断不足使其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目前,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频繁发生,儿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幼儿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急救能力直接关系着儿童健康成长。国家也对幼儿教师的急救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其中明确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和具备“有效保护幼儿,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危险情况优先救护幼儿的能力”。《专业标准》是幼师学校培养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为使幼师学生在受到意外伤害后能及时进行自救,并为其今后进入幼教职业保护儿童免受意外伤害奠定基础,迫切需要在平时教学中融入急救教育。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急救教育

    (一)通过课堂教学渗透,掌握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是渗透急救教育的重要途径,生物教师应深入挖掘与急救相关的内容,把急救理论巧妙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中去。仔细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生物学》,很多章节都蕴含着急救教育的素材,笔者归纳整理出与急救教育相关的内容如下表:

    (二)通过选修课程设置,培养实操技能

    校本选修课程是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很好的渠道,学校可以在幼师一、二年级开展“急救教育选修课程”。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可以弥补课堂理论化教学的局限性,选修课程内容设置以实操性为主,主要包括:心肺复苏的现场操作培训,现场创伤救护包括创伤止血、伤口包扎、骨折固定等实操培训,以及气道梗阻急救实操技能培训等。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急救知识的现场模拟实验,通过假设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让学生分组扮演伤员和救护员进行现场模拟实验。通过“实操培训”和“模拟实验”两种方式加强学生实操技能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实操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行动”起来,同时要利用一切物质资源,模拟急救环境,确保学生可以投入模拟环境,增强实操技能。

    三、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融入急救教育

    (一)通过志愿者活动,增强感性认识

    学校可以与本社区医院取得联系,让学生志愿者到医院进行体验观摩。“学生军训月”是学生意外高发期,学校还可以在每年9月设立临时医疗站点,请社区医生担任急救指导员,让学生志愿者担任“临时护士”,通过协助医生给自己的同学看病,使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通过此类“亲历”急救过程的实践,增加学生对急救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进行生命情感教育

    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急救主题的宣传和教育。在学校组织的“科艺節比赛”中,教师可以组织以急救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各班级可以组织以急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征文活动、主题班会和讲座等。通过急救主题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生命的意识,并增强其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幼教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在平时教学工作中不断挖掘和积累急救教育的途径,不管采用何种教育途径,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师学生具备在意外伤害中对生命进行保护的基本能力;同时帮助引导他们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周海林,姚强,王强.中学生急救知识需求状况及培训对策研究[J].医药前沿,2016,6(20).

    [2]袁月,李春玉,张海莲.幼师安全急救培训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现代养生,2015(9):265-267.

    [3]向晶.幼儿教师安全应急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