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行业特色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特质 |
范文 | 顾东蕾 王润海 张琰 〔摘要〕行业特色型大学就是以行业为特色的一类大学,具有显著的办学特色与突出学科优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业特色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将CIO/CKO的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特色培养方向。一方面行业特色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的在CIO/CKO的人才培养上具有课程设置优势和学生特质优势,这种学生特质优势就是行业素质。另一方面,无论是CIO还是CKO,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这种专业背景知识衍生出的行业素质,是行业特色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特色素质,与综合性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相比,前者具备了一种标志性的职业竞争力,同时,以其自身的行业背景优势和对社会需求及就业态势的影响,成为CIO/CKO的人才孵化器。 〔关键词〕CIO;CKO;信息管理;行业素质 收稿日期:2011-04-23 基金项目:2010年度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行业特色类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10-C-04)阶段性成果。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8.020 〔中图分类号〕G2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08-0079-05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Universities of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Incubator for CIO/CKO Gu Donglei Wang Runhai Zhang yan (Library,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China) 〔Abstract〕Universities of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re high level research universities distinguished by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with remarkable way of running schools and outstanding discipline superiority.Training Dire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them significantly is personnel training for CIO/CKO. 〔Key words〕CIO;CKO;information management;industry literacy 行业特色型大学就是以行业为特色的一类大学,具有显著的办学特色与突出学科优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是以背景专业为主,艺术、文、理、工、管、商多学科发展的省部共建院校,最大的特色是具有悠久的背景领域研发和背景行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依托背景行业的学科门类齐全,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因此,最有效地利用强大的领域专业背景,为服务单位培养有用的人才是办好行业特色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的一个出发点。目前在宁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有农林类、财经类、机械类、医药类等。医药类大学有: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农林类大学有: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财经类大学有:南京审计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机械类大学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这些行业特色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建设在特色选择上,要和综合型大学相同专业的特色保持一定的差异性,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或人优我特”的差异化策略[1],尽量开辟一片“蓝海”,以避免正面的竞争。所以,我们的课题提出了行业特色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将CIO/CK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hief Knowledge Officer)的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特色培养方向的观点。 CKO与CIO往往比较容易混淆。但是CIO并不能代替CKO,目前中国CIO主要负责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其重点多在于IT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但对于信息背后的知识无法有效管理。CKO重点管理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知识,更偏重于对其内容本身的分析。知识管理本身也需要IT系统支持,不过CKO只用提出需求,具体建立IT系统的事情交给CIO就可以了。 1 行业特色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的优势 1.1 课程设置优势 1.1.1 突出理工科类课程,培养基本素质 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技能,包括数理基础、外语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工科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如数学教育能起到启发人的悟性、挖掘人的潜能的作用,计算机教育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及应用水平。 1.1.2 突出管理类和行业类课程,培养行业素质 着重培养各行业的背景素质,使得学生对行业信息具有特有的感悟能力,实现“人无我有”。包括管理学基础、各行业基础知识及技能等,如药学院校的主要以管理科学和药学科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习为主,包括管理学基础、药学基础、药事管理等。 1.1.3 突出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培养专业素质 着重培养专业素质,实现“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或人优我特”。包含信息管理专业的所有核心课程。 1.1.4 突出专业方向选修课,培养个性特质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同时也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考虑学生今后各方面的发展,设立几组不同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如药学院校的设置两个方向:药物虚拟设计系统和信息系统方向及药学信息服务方向,围绕着两个方向设置一定的文理兼并的选修课程[2]。药物虚拟设计系统和信息系统方向开设药物分子设计、生物药物信息学、药学信息系统等;药学信息服务方向开设药学信息管理、社会药学、医药知识产权等。 1.2 学生特质优势 行业特色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与综合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相比,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行业信息具有特有的感悟能力,这是综合型大学所不及的,同时,这种感悟能力正是信息化建设中所必备的特质。这种特质是行业特色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人无我有”的体现。 1.2.1 特色校园文化的熏陶 行业特色型大学校园文化受行业发展和专业布局影响,容易在载体、途径、价值追求等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服务行业发展。在这样的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主体性[3]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中,其信息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熏陶出折射行业特色,拥有学科背景和体现时代精神[4]的一种特质。从而具备综合型大学的学生所没有的具有行业背景的物质文化、学术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熏陶。以利于对行业信息的捕捉,理解和感悟,从而达到深层次的挖掘和利用,这是一种领域信息化人才所必备的特质。例如: 在我们课题的比较研究中,医药院校信息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与综合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相比,对于关于中药名的信息,前者的感悟能力将远远的强于后者。 1.2.3 毕业实习的场所 由于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信息管理类专业属于所在大学的新专业,有的已经是特色专业,如南京审计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05年成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06年被批准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所以学校都很重视其毕业生的实习,毕业实习基本上在国家各行业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实习、调研、实践和就业,都是从事本行业教学、科研及生产的人员担任导师。学生不断受到CIO所需行业知识的熏陶,逐渐形成CIO所需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培养了CIO所需的多视角的思维方式,锻炼出CIO所需的快速反应和综合分析能力,初步练就了在行业管理领域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实习阶段就能够进入行业建设中。将本科阶段学到的文理兼并的知识与思维结合到行业实践中,事实上已经具备CIO的雏形。例如,中国药科大学的本科实习生在制药企业实习阶段就能够开展新药的专利调研工作,由于其具备一定的药学知识基础,很快就能够捕捉指定药品的国内外专利族信息,充分理解各专利说明书中的专利权项,写出企业满意的新药调研报告。而对于综合型大学信息管理类的本科实习生来说,由于没有一定的药学知识作为基础,要想理解专利说明书中的权项是比较困难的,因而,写出的调研报告质量相比之下就很难胜出,而对于通过智能调查归类组成的智能专利族[5]信息就更没有能力去捕捉。 2 CIO的行业素质要求 2.1 海外的研究 根据IBM从2009年的1月到4月对来自78个国家/地区、19个行业的各类规模的企业2 598位CIO抽样调查,CIO都是:富有远见的梦想家和能力全面的实干家,精明的价值创造者和无情的成本削减者和协作型的业务领导和激励型的IT经理。CIO集三对角色于一身,实现为企业实现创新,提高IT的投资回报率和扩大业务影响三大目标[6]在此过程中,行业素质是一个CIO所必备的。 2.1.1 梦想家与实干家需要行业素质 富有远见的梦想家有助于企业探索如何利用技术推动创新,而能力全面的实干家可以让创新计划梦想成真。CIO要想为企业实现创新,就必须为企业带来真正创新的关键方案。 (1)梦想家的方案 作为一个梦想家的方案包括倡导创新和促进业务和技术整合,从而扩大CIO的影响力,这就要求CIO必须熟知企业的业务流程,行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CIO对业务流程的内涵及外延的理解。具有一定行业素质的CIO能够为技术部门的业务难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阐明新的流程和技术如何为内部和外部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服务于企业的总体战略[7]。 (2)实干家的行动 作为一个实干家在有了方案以后,将简化协作,专注于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CIO根据自己的行业素质,提高基础架构和应用程序的灵活性和效率,以支持持续的业务变化。提供更好的上下游合作和协作技术,使内部和外部客户保持紧密的联系并形成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利用第三方的业务服务、专业技术或IT服务,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核心竞争力。 2.1.2 价值创造者和成本削减者需要行业素质 价值创造者的精明之处在于理解客户需求来设计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尽一切可能削减开支,成为成本削减者,进而提高IT投资回报率。行业素质完全体现在这一目标的实现中。 (1)价值创造者的精明 价值创造者通过挖掘数据价值,以超乎想像的方式帮助企业满足客户需求并从中获益,通过帮助内部和外部客户处理不断增长的数据和信息来创造价值。“我们的蓬勃发展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数据。”瑞士一位电子业的CIO表示。“我们正在积极改善数据分析,因为企业制定决策时对数据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一位零售业的CIO表示。爱尔兰一位消费产品组织的CIO表示:“我们充分认识到利用数据来改善决策是一种战略优势。我们在这方面距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是推动战略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挖掘的目的和最终的结果是和行业紧密相连的,不同的行业领域对于数据挖掘的结果的诠释及应用也是不同的。具备行业素质的CIO能够最大限度的捕捉数据挖掘中的行业发展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如一位具有药学背景的药企CIO就能够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的数据挖掘,预测竞争对手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可能的危机,从而制定出自己企业同类产品的竞争策略。而没有药学背景的CIO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数据的捕捉及感悟能力是远远不能及的。因而CIO作为一名精明的价值创造者需要行业素质。 (2)成本削减者的举措 成本削减者坚持不懈地、有创造性地探索新方式,帮助企业降低技术相关成本。Gartner对全球41个国家的近千名CIO的调查显示:2010年的IT预算开支将仅较去年增长3.3%,2009年的IT预算支出已经2005年的水平。英国金融时报的调查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呈现复苏回暖,但是仍有40%以上的大型企业计划在2010年冻结IT预算增长,60%的企业会从严审批IT经费。 这样就将向CIO们提出了挑战——如何使得企业投资在IT上的每一分钱都能为企业带来最大价值[8]?一个方法之一就是CIO借助ERP系统,通过完整的车间过程跟踪与管理揭示企业作业环节的各种数据信息与瓶颈,从而为企业的改进、创新与成本削减工作创造一个必备而又优秀的基础条件[9]。例如,药企的CIO就必须具有制药工艺和GMP(《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的背景知识,这样才能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GMP水平的硬件设施和管理软件。建立一个能够模拟药企生产及运行状况的信息化系统[10],江苏华瑞医药的CIO认为,这个信息化系统就是一个信息化“沙盘”,在企业内部,CIO就是“沙盘”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信息化本身并不能为业务带来直接的利润,信息化最大的功能在于让管理者根据其反映的真实业务经营状况对业务进行控制和制订决策。华瑞的“沙盘”按照GMP的要求有效地在原料采购、原料领用、药品生产、质量检验过程中通过ERP来实施全面的控制,为药企在生产环节降低成本提供依据。因此CIO作为一名无情的成本削减者者需要行业素质。 2.1.3 业务领导和IT经理需要行业素质 CIO作为一名业务领导应充分了解组织的核心业务并在内外部建立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关系,而IT经理在IT组织内展现个人的IT专长并倡导深化技能。已到达扩大企业的业务影响的目的。 (1)业务领导的协作精神 作为一名CIO应熟悉业务,加深对组织最迫切业务问题的了解;携手业务同事参与非IT项目利用各种机会扩大职责范围,从影响IT组织延伸到直接影响业务日程;结合基于业务成果的绩效标准,共同承担业务成效的责任,从业务角度提供并评估IT服务。这些与业务相关的活性,都与CIO的行业素质分不开的。 (2)IT经理的激励态度 CIO是一流的IT专家,作为一名优秀的IT经理,CIO创建并集中一流的IT专业技术以帮助解决业务问题。注重改善数据的可用性以及数据质量。提高IT专业技术以提取和维护关键业务数据。与数据安全性相比,对数据的准确性、可用性以及完整性予以同等程度的重视。提高数据的质量,是与CIO的行业素质分不开的。 2.2 国内的研究 我们的课题组对来自于江苏省内18家药品生产企业,14家药品经营企业的32位IT经理或CIO,进行了问卷调研3。 表中可以看出,目前的药企的CIO们在实践中都需要并具备一定行业素质,能够处理药学数据,通过挖掘,捕捉推动药企创新、生产和经营发展的信息。一位苏北药企的CIO说,这几年我国在药品生产和营销的监管上法规越来越细,越来越严,对CIO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GMP原来的版本在IT上有230多个管控点,新颁发的GMP制度在IT上的管控肯定更多。新版本的GMP的颁布可能又将是CIO新一轮的优胜劣汰。那么一位药企的CIO必须具备有关GMP的知识,才能胜任。 3 CKO的行业素质要求 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主导作用正日益显现,知识将代替设备、劳动、资金、原材料等传统生产要素,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主要依赖于自身静态的知识积累及其动态的知识利用。而企业知识散布于每一位员工的头脑中以及各职能部门之中,但企业中并没有一个功能部门足以承担知识获取、流通、整合、共享、发展和创新的任务,甚至也无人清楚企业到底有多少知识存量,以及何谓未来知识发展的方向与策略。设立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公司的知识管理,以优化公司内部的知识资源,提高商业机会,是势在必行的了。德尔福集团创始人卡尔弗拉保罗认为“CKO的地位居于CEO和CIO之间,他(或她)对于商业运作过程的作用就如同CIO对于IT开发的作用”)[11]。 作为一名CKO,以战略专家的角色从事着企业的知识生成管理、知识积累管理、知识交流管理和知识应用管理。这4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闭环管理体系,构建起有效的作用传导机制;同时闭环还实现了一个价值的循环,即知识增值——实现了知识本身的资本化或产品化[12]。在这种管理体系中,领域知识是其管理的主要对象和内容,CKO对行业知识的熟悉程度直接决定了各个环节的运行和增值,CKO只有具备一定的行业素质,才能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如一位药企的CKO就能够准确地引进中药安全性知识服务应用系统,为企业中药不良反应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不良反应方法学研究等提供参考数据,从而实现中药领域知识生成管理,为改进企业现有中药产品提供战略决策[13]。Debbie Tesch[14]对来自于知识管理项目研究部门的167位知识管理项目专家的研究表明:知识管理者必须与知识管理的对象用户有着共同的知识面,才能使得知识管理得效益最大化,所以,知识管理者就必须具备知识管理对象的背景知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行业素质。如果对这一行业领域不能做到十分熟悉,包括掌握该行业前沿领域的进展情况,就难以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 综上所述,无论是CIO还是CKO,都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这种专业背景知识衍生出的行业素质,是行业特色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特色素质,与综合性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相比,前者具备了一种标志性的职业竞争力。 4 行业特色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是CIO/CKO的孵化器 行业特色型信息管理类专业以其自身的行业背景优势和对社会需求及就业态势的的影响,成为CIO/CKO的人才孵化器。 本课题通过对来自于江苏省内18家药品生产企业的IT部门经理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这些经理们普遍认为,国内的企业管理要和国际接轨,引入其新兴的管理职位势在必行。 在调研中,从药企知识管理的启动阶段、实施阶段和反馈阶段的循环,从国内的现实状况出发,对CIO/CKO的岗位职责进行了界定。 我国当前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无论从企业的竞争与发展,还是政府信息化工作,都需要众多的CIO人才[15]。此外,调查发现:80%的被调查者认为知识是其战略性资产;但同时,78%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组织因为不能有效地开发利用他们的知识库失去了许多获益的商业机会。为了能够充分地开发利用本企业的战略性知识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著名大公司纷纷设立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公司的知识管理,以优化公司内部的知识资源,提高商业机会,于是一种全新的企业高级管理职位——知识主管CKO便应运而生[11]。就拿制药行业来说,目前在江苏省食药监局登记的药品生产企业488家,药品营销企业24 919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11家,医疗器械营销企业17 491家,如果一半以上的企业需要设立CIO/CKO,那么江苏的制药界企业就需要44 209个职位,另外再加上相关的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那形成的CIO/CKO的缺口就更大了。 当前,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信息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开始大量进入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IT行业、高等院校和新闻出版单位,说明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管理、机关行政部门信息加工处理、企业营销决策的辅助咨询、网络出版传播以及新兴信息咨询服务工作等对他们都有迫切需要。这表明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领域的扩大,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符合CIO/CKO人才的职业竞争力要求。 美国在CIO/CKO出现不久就组织专家研究关于培养CIO/CKO的知识体系,并编写教材组织学习,而中国到今天还没有一个高校设CIO/CKO专业,也没有一个CIO/CKO人才培养计划出台,行业特色型大学信息管理类专业正填补了这项空白。 参考文献 [1]唐志豪,王衍,齐峰,等.财经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5):112-114. [2]冯天亮.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5):83-86. [3]徐超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12):43-44. [4]曹建强.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营建与发展——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0,(6):161-162. [5]吴泉洲.专利族及检索应用[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5):55-58. [6]IBM公司.CIO的时代新声全球首席信息官调研洞察. [7]Mark Chun,John Mooney.CIO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Twenty-five years of evolution and change[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9,46:323-334. [8]如何应对削减IT预算带来的成本博弈[J].微电脑世界,2010,(4):91-92. [9]俞园园.ERP对中小企业成本削减作用研究[J].江苏商论,2009,(10):119-121. [10]药企CIO:信息化“沙盘”的设计者[EB/OL].http://www.enet.com.cn/cio/,2010-10-08. [11]李长玲.CKO与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J].情报资料工作,2005,(4):106-109. [12]李紫瑶.基于PSCA闭环的企业知识管理执行力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89-91. [13]邹元平.中药不良反应知识服务系统的数据库建立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3):316-317. [14]Debbie Tesch et al.User and developer common knowledge:Effect on the successof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proj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9,(27):657-664. [15]李东业,等.以提高职业竞争力为导向的CIO人才培养[J].情报杂志,2009,28(3):204-207.技术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