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范文

    车鑫霞

    

    

    【摘要】 目的 研究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 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配合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指导, 比较干预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脑卒中生活质量专用量表(SS-QOL)评分。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8.24%(13/34)高于观察组的11.76%(4/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S-QOL评分为(198.2±11.20)分, 对照组为(171.5±32.51)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通过前瞻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指导可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前瞻性护理;脑梗死;生活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3.086

    有临床研究认为, 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指导能够促进患者脑梗死恢复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结构重塑, 使患者的部分神经元再生, 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康复[1]。前瞻性护理是临床护理当中的一个重要模式, 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主要强调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相关的前瞻性护理, 这样能够有效的在并发症还未出现的阶段, 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能够大大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临床风险, 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 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2]。本文于此主要分析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例。观察组男18例, 女16例;

    年龄59~79岁, 平均年龄(68.2±8.7)岁;对照组男17例, 女17例;年龄57~82岁, 平均年龄(67.9±7.5)岁。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脑梗死。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状况, 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指导, 做好对患者的生活指导等相关周密护理[3]。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前瞻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指导, 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①褥疮的预防:为患者进行肢体费用等相关教育宣传, 采用视频海报等形式讲解肢体费用和压疮形成等发生的相关原因, 使患者明确相关问题出现的严重后果, 做好日常的注意事项, 督促患者做好相关的临床配合。为患者选择采用气液化支撑物、持续低压支撑物、交替压力支撑物、低气损床、坐垫、翻身等多种方案[4, 5]。②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为患者选择采用气压泵进行相关的护理指导, 临床做好对患者的营养干预, 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患者卧床休息的过程中, 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 讲解康复训练的方法频率, 促进患者肢体血液的流动[6]。指导患者进行肌肉的等长张缩训练, 使患者绷直大腿, 将患肢抬高大约30°, 为患者选择的活动量, 以不引起患者出现不适为适度, 尽量避免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③肠梗阻的预防:为患者进行积极的腹部按摩, 具体方法为:指导患者选择四肢伸展, 仰卧位, 护士用右手对患者采用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的按摩方式, 摩擦力度应该由轻到重, 然后再由重到轻, 30 min/次, 2次/d, 1周作为1个疗程。同时也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饮食干预和胃肠护理。患者在饮食上应该进行充分的肠内营养, 必要时为患者补充维生素和复方氨基酸等相关的营养物质, 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7]。④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时, 进行简单的被动训练, 按照从大关节到小关节的顺序进行相关的按摩, 适当的采用针灸和理疗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 刺激神经功能, 保证肢体灵活, 防止出现肌肉萎缩, 不断强化对患者的肢体功能的锻炼, 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8]。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所有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SS-QOL评分, 分数越高, 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S-QOL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为(101.24±6.23)分, 对照组为(102.10±5.82)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S-QOL评分为(198.2±11.20)分, 对照组为(171.5±32.51)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临床对脑梗死恢复期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但在脑梗死恢复期常规护理中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 很多护理都是根据患者病情的共性而进行制定, 所以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 无法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差异性对待, 导致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9]。

    前瞻性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 可以根据脑梗死患者的实际状况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干预指导。针对脑梗死患者在恢复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如褥疮、深静脉血栓和肠梗阻等情况提前做好相关的护理准备工作,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避免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产生相关的不良状况导致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对患者进行前瞻性护理, 还能够做好对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 使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的相关机体功能的训练, 对于患者的身心质量恢复具有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 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通过前瞻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指导可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曹悦芬.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 9(1):170-171.

    [2] 吕璐, 华艳.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實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12):

    39, 43.

    [3] 朱冬梅, 胡采云. 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护理指导. 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5):116.

    [4] 张艳红, 李雅丽. 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中国伤残医学, 2015(1):

    198-199.

    [5] 靳小娟, 冯翠红.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甘肃医药, 2018, 37(8):757-758.

    [6] 王长玲. 细节化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24):4591-4592.

    [7] 戴翠梅. 健康教育对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中护理效果的影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36):145-147.

    [8] 张敏娜, 贾月.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重要性及防止异常模式.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5):149-150.

    [9] 王美娜, 李欢. 综合护理干预控制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罕少疾病杂志, 2018, 25(6):59-60, 85.

    [收稿日期:2019-03-2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