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铀矿地质档案破损现状的思考
范文

    摘 要:华南地区铀矿地质档案经过几十年的保管和利用,大部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损,通过档案破损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档案抢救性保护思路和档案管理建议,以期对今后档案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铀矿;地质档案;破损现状

    铀矿地质档案是几代核地质人的汗水结晶,是铀矿地质工作成果的载体,更是新一轮铀矿勘查工作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好这部分档案资料对指导今后的铀矿勘查,增强国家铀资源保障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时间延长,纸质档案在保存和利用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现象,摸清馆藏铀矿地质档案保存情况,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抢救性保护措施,对档案资料保管、利用意义重大。

    1 馆藏铀矿地质档案破损现状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馆藏1955~2000年铀矿地质档案保存现状、破损程度,以便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保护与抢救工作,我馆近几年开展了档案破损程度调查工作,填写了铀矿地质档案破损程度普查登记表和汇总表。

    采用档案普查方式对馆藏铀矿地质档案破损现状进行逐档逐卷逐件调查。调查档案资料有正文类、附图、附件类,调查内容包括档案形成时间,档案纸张酸化、霉变、虫蛀、老化、污染、撕裂、残缺、糟朽、粘连、皱褶情况,字迹洇化、扩散、褪色、酸蚀、磨损,不规范折叠以及档案不规范修复等,根据《档案抢救与修复相关规范》和《放射性地质档案资料破损程度划分标准与普查要求》,将铀矿地质档案破损等级划分为严重破损、中度破损、轻度破损,如一档档案内严重破损、中度破损、轻度破损三种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按最高破损程度定损。调查发现馆藏铀矿地质档案破损率达到95%以上,其中严重破损约占26%,中度破损约占52%,轻度破损约占17%,只有约5%未破损,馆藏铀矿地质档案绝大部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损,亟需抢救性保护。

    2 档案破损原因分析

    档案破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除时间因素外,还有档案制成材料、档案保管环境、多次利用及不规范修复等因素。

    2.1 制成材料

    1)纸张材料。早期档案使用了一些不规范纸张,地质手写报告、野外记录较多地使用信笺纸、稿纸,纸张较薄,易撕裂,耐久性差,不宜作为档案用纸长期保存。还有早期一些地质图件、报告插图,大量使用硫酸纸(描图纸)存档,硫酸纸透明度高,多用于描绘,但纸张老化较快,耐久性差,几乎所有的硫酸纸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损,机械强度变差,纸质脆硬,有的稍一触碰就破碎掉块。

    2)字迹材料。档案材料中很多文字信息是手写的,常使用碳素墨水、蓝黑墨水等材料,还有使用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印纸、铅笔等材料,碳素墨水和蓝黑墨水属于耐久、比较耐久性字迹材料,而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印纸、铅笔字迹耐久性差,字迹易洇灭、扩散、褪色,不能用于档案长期保存。

    除此之外,早期的印刷工艺较落后,字迹色素与纸张结合牢固度不高,时间长了字迹容易褪色。有些档案装订不规范,采用胶装或不合格的金属装订物,胶老化后档案纸张脱落,金属装订物容易生锈,造成档案污染、破损等。

    2.2 保管环境

    华南地区气候以湿热为主,早期档案库房建筑条件普遍较差,缺少控温控湿除尘设备,档案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高温使纸张失水变脆、油溶性字迹扩散、破坏字迹色素,高湿加速纸张纤维素的水解,使耐水性差的字迹发生洇化褪色,还会使有害霉菌和害虫繁殖,灰尘遇水形成胶状物质,使档案粘连。地质工作长期在野外进行,地质资料特别是原始地质资料在形成时,纸张容易受到尘土污染和雨水浸湿。加之六十多年来地勘队伍的大范围转移,档案资料也随之多次搬迁,档案极易产生污染、受潮、霉变、虫蛀、脆化、发黄、褪色等破损现象。

    2.3 多次利用

    地质档案原件特别是图件类档案反复多次提供使用,部分使用者使用不当,造成档案磨损、污染、撕裂、褶皱等问题。

    2.4 不规范修复

    地质档案由于多次利用,反复折叠,出现纸张断裂、撕裂等现象,有的档案修复人员直接用透明胶带或双面胶进行粘连,修复过程中带来二次破坏,造成对档案的不可逆修复。

    3 破损档案抢救性保护

    为保证铀矿地质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最大限度延长档案的寿命,发挥档案利用价值,需对破损的档案抢救性保护。档案抢救性保护有档案修复和档案复制。

    3.1 档案修复

    修复是使破损档案尽可能恢复原貌,呈现档案原有信息。主要有除霉、揭粘、去污、去酸、加固、修裱、字迹恢复等方法,针对不同的破损类型,需采取符合相应修复要求的修复方式。如去污处理要求对字迹应基本无影响,不影响纸张性能及寿命,处理后纸张平整;去酸处理后纸张pH值应近中性或弱碱性,字迹没有出现扩散或洇化等现象,纸张平整,性能基本无影响,残留碱性物质在日后对档案纸张起到抗酸作用,不影响档案的寿命;字迹加固、恢复技术要求安全可靠,对纸张、字迹基本无影响,残留物在日后保管中对纸张、字迹基本无影响;修裱要求应整旧如旧,保持档案原貌,不丢掉只字片纸,不明显增加厚度,妥善保护与档案信息内容有关的历史痕迹,不造成档案的二次破坏等。不管采取哪种方式修复,都必须遵循修复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尽量保持档案原貌、采用经试验后可行的修复方法、修复方法可逆。纸质档案修复具有时间长、程序繁琐、成本高昂、专业性强等特点。

    3.2 档案复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2017年修订版)第二十条提到:“各级各类档案馆提供社会利用的档案,应当逐步实现以缩微品代替原件。档案缩微品和其他复制形式的档案载有档案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者印章标记的,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说明档案缩微品等复制件具有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这为档案复制提供了法律依据。档案复制方法中缩微摄影技術和数字化技术成熟、复制效果好、保存时间长,得到广泛使用。缩微摄影技术存储密度大、记录效果好、记录速度快、适用范围广、规格统一、便于还原,缩微胶片是一次拍摄成像,曝光时间短,缩微胶片存储寿命长,记录在缩微胶片上的信息(文字和图像)不能更改,具有明显的法律凭证作用,但缩微胶片检索速度慢,属于线性检索,胶片存储密度及容量低,信息的编辑、处理、随机存储等不方便,资源共享性差[1]。数字化技术扫描速度快,数据存储、利用方便、效果好,操作简单,价格便宜,但数字化信息读出的系统依赖性强,不可单独存在,容易因硬件或软件的故障而使信息无法读出,电子载体的存储寿命短,数字化信息易于更改。

    3.3 抢救性保护思路

    由于破损档案数量大、任务重,短期内不可能完成所有破损档案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应制定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根据档案破损程度,按破损等级分步进行,档案抢救性保护总体按严重破损→中度破损→轻度破损顺序进行。综合考虑工作量、档案修复和档案缩微、数字化复制优缺点,对破损严重或影响档案信息阅读的破损档案首先修复,修复后的档案和无需修复处理的档案进行微缩数字一体化处理,并将微缩影像和数字图像关联,形成缩微数字一体化成品,实现档案的异质备份,利于档案的保护和利用。

    3.4 安全保障措施

    档案抢救性保护过程中要做到档案不失密、不泄密、不丢失。

    1)加强人员管理。档案抢救性保护全程不得外包,由本单位人员完成。人员尽可能选择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细心的档案人员,上岗前需进行岗前培训,包括档案保密业务培训、档案修复和缩微数字一体化技能培训,培训考核达标后才允许上岗。

    2)加强工作场所监督与管理。档案抢救性保护应在指定的修复工作间和缩微数字一体化工作间进行,为便于档案出入库,可安排临近库房的房间作为工作间,工作间应安装有监控设备,并派人实行全过程监管;工作所需的所有计算机、扫描仪、存储介质等设备和软件必须符合安全保密要求,工作间电脑不得联网,工作人员不得携带手机、个人U盘和拍摄设备进入工作间,工作所用的设备和档案不得带离工作间。人员进出工作间要登记,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工作间。

    3)严格落实档案资料出入库登记制度,防止丢失;翻阅档案时要求小心细致,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当而损坏档案资料;不在档案资料上做任何标志。

    4 档案管理建议

    1)加强库房管理。加强温湿度调控,使库房温度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采用适合的光源,如LED等、白炽灯,不要使用日光灯等对档案材料有影响的光源;搞好库房内外环境卫生,对档案及库内环境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除尘,使档案库房符合卫生规定标准;定期投放适量档案专用防虫灭虫药物,定期通风,做好档案库房“十防”。同时可加大档案保护设施设备的投入,例如自动温湿度控制设备,有害气体自动检测设备,自动灭火设备,消毒柜等。2)加快库存破损档案修复。对库存档案破损现狀继续调查,按破损等级依次修复档案和制作复制件。3)对新增归档纸质档案,要求同时归档电子档案。实行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异质备份。4)加强档案入库前处理。地质档案特别是原始地质档案一般在地质野外现场收集,保管条件较差,易受潮、生虫、发霉,建议入库前对档案消毒、杀菌、除霉、杀虫、除尘处理,防止有害物质进入库内。5)资料归档整理、利用过程中尽量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防止人为因素损坏档案。6)尽量减少直接利用档案原件,用复制件替代原件利用。7)选用符合档案保管要求的档案材料。规范档案制成材料,尽量使用耐久性好的材料。

    参考文献

    [1]朱辉.档案缩微与档案数字化技术之比较[J].兰台世界,2004,10:35-36.

    作者简介

    杨磊(1987-),男,汉族,湖南衡阳,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档案馆,学士学位,地质矿产勘查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和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8: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