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林业种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范文 | 张吉哲 摘 ?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林业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林业种苗管理直接影响着林业建设工作的效益。就当前我国林业种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种苗;管理;问题;对策 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绿化环境、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因此,林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内容。林业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本文将分析现阶段我国林业种苗发展的现状,针对我国林业种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 ? 林业种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 林业种苗管理观念落后 受林业工作的特殊环境限制,从事林业管理的专业人员大都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业务能力较差且综合素质偏低,造成林业种苗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人员没有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林业种苗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对林业种苗的生产质量把控不严格,出现部分种苗质量不达标的现象。 1.2 ? 资金投入不足 一方面,由于林业种苗管理工作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资金,且在短期内不会获得收益,再加上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在种苗生长的过程中,易因自身或外界环境等各种因素造成种苗生长不良,从而直接影响了种苗生产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林业种苗生产与管理属于风险较大的工作之一,投资吸引力不足,同时,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扶持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的宏观调控和资金投入都有所欠缺[1]。另外,已获得的资金大部分被用于林业种苗生产,在林业种苗管理中占比较小,这也是现阶段我国林业种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1.3 ? 缺乏种苗生产设备 相比发达国家的林业种苗生产,我国现阶段的林业发展还比较落后,林业种苗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大部分林业种苗生产以个体生产模式为主,存在生产不集中的问题,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的公司占比很少,主要原因是林业种苗生产相关设备缺乏,面对逐渐增加的生产成本,要提高林业种苗管理,必须强化机械设备的利用,彻底改变现阶段落后的生产模式,加强对种苗生产设备的使用。 1.4 ? 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在我国各地的农林业大专院校中,除少数农学类院校外,设置林业专业的院校较少,造成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另外,就林业专业的就业前景而言,林业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工作,很多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在毕业后选择转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2]。因此,从事林业生产的人员存在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专业的种苗养护技术等问题,仅靠实践经验开展工作极大地降低了林业种苗的成活率,为提升林业种苗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 ? 提升林业种苗管理的措施 2.1 ? 转变林业种苗管理理念 随着林业建设的不断发展,必须顺应行业趋势转变管理方法、更新管理理念,通过组织定期培训,促进林业种苗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观念和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林业种苗管理部门还应加强重视种苗的质量,对种苗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提高种苗的成活率。 2.2 ? 加大林业种苗管理的资金投入 促进林业种苗管理有序发展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保证充足的资金用于林业种苗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为林业种苗管理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设备升级实现林业种苗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就目前的林业建设现状而言,政府对林业建设投入的资金不足,再加上个人投资林业的风险较大,同时缺乏合理的风险补偿措施,因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为林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免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彻底解决林业种苗管理中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 2.3 ? 完善种苗生产设备 林业种苗的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是生态发展对高质量种苗的需要,也是未来林业种苗发展的必然趋势。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种苗生产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林业建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通过机械化生产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间接降低了林业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林业种苗的科技含量,促进林业种苗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加快林业种苗产业的整体发展。最后,规模化生产能满足林业种苗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改进种苗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改善林业种苗管理工作,应从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加大生产设备的机械化程度等方面,充分保障林业种苗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2.4 ?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的林业产业已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急需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持,从事林业生产工作环境恶劣、待遇不高是缺乏专业人才的主要原因。因此,首先,林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林业种苗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提高待遇吸引大量专业人才投身林业建设。其次,还要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定期举办学习交流活动,搭建有效沟通和学习的平台,为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最后,还应强化考核机制,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交流。 2.5 ? 建立健全市场信息平台 近年来,信息化发展已经充分应用于各个行业,林业建设发展也需要建立健全市场信息平台,实现行业内部各类信息的及時传播,为林业种苗种植及生产提供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建立健全市场信息平台共享林业信息,综合判断适宜当地林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先进的管理方法,通过分析供需信息,有效平衡供需关系。 总之,林业建设促进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但因存在资金不足、人才欠缺等问题,阻碍着林业的发展。应通过转变林业种苗管理观念、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种苗生产设备和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式,在建立健全市场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林业种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阎军凤.浅析林业种苗生产技术与管理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J].种子科技,2019,37(7):19. [ 2 ] 韩小万.林业种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3):18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