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研究 |
范文 | 马莲 王斐
摘 要:本文以我校人才培养理念为方向,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Java面向对象编程》课程为例;利用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从“教与学”两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系统,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评价 1 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校课程的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采用“课前+课中”,“听课+评教+评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的质量和教学过程进行了检查和监控。但缺乏系统化的设计,没有形成诊断机制,不能高效的通过该评价体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研究思路 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中心,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将研究过程分为调研(同类院校的研究成果调研、课程现状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完整的课堂质量保证及评价体系。研究过程中采用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及实验研究法等。 3 课程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形成 经过研究将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系统分为3个子系统(图1),即:教学质量保障系统、评价系统及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是进行评价的前提条件;评价系统是获得评教、评学、评教的途径;而信息反馈系统则是评价信息成果,是进行教学改进的数据基础。 保障与评价体系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实现评价的实时性、数据的共享性、档案的可备份性、数据的可分析性。其中,“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包括教学资料的准备、课前检查等内容。此阶段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该阶段的评价内容是教师是否理解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要求、作用;是否能准备进行课程的定位;是否能准确编订课程项目等等。此阶段由院、系、专业及同行教师进行集體评价。 “评价系统”该系统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教、评学、评教活动,即学生对教师授课过程的评价、教学对学生学校效果的评价、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后续课程教师对该现行课程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等。 “信息反馈系统”进行评价信息收集并及时进行反馈(反馈对象包括院相关部门、系、专业及授课教师),通过信息的及时反馈,帮助授课教师及时进行调整,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设计,形成符合学情、课情、师情、院情的“四位一体”的闭环的课堂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通过该体系,既能提高学院人才培养的效果又能提升学院师资水平;既能满足学生“学”的需求又能满足教师“教”的欲望,形成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改教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高职教育让850万家庭走出第一代大学生[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208/t20120827_141043.html,2012-8-27. [2]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5990/201810/t20181018_352057.html,2018-10-8. [3]李嫣.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N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西华师范大学,2018-3:4. [4]贾君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中国成人教育,2015-5. [5]宋君君.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述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5. [6]申天恩Richard Morris.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国际比较与建设框架[J].高校教育管理,2015-1. 作者简介 马莲(1982-),女,四川成都人,汉族,硕士,四川现代职业学院电子信息技术系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及课程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