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档案信息化发展中的大众化服务开发价值及方向
范文

    摘 要:档案的核心价值是信息的价值,在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型传播媒介对于信息价值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发展提供了条件,比如信息化发展史的按信息服务可以从小众化向大众化转变。本文主要探讨的新化发展大众化服务开发的价值和基本方向,结合当前我国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现状,提出开发大众化档案信息服务的创新建议,以期为我国各类档案管理机构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大众化;服务创新

    1 档案信息化对档案利用小众化传统的影响

    档案在出现之初就有较强的保密特性,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档案都属于一種典型的非公开性或部分公开的信息资源。我国档案管理体系一直处于以国家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下,大多数区域档案馆、机关或机构档案馆所留存的档案信息一般只向特定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等开放,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档案的保密需求,提前识别了对档案需求较低的群体,并将其直接排除在档案需求者群体之外。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能够较大限度的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档案信息的受众覆盖范围,这不仅不利于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也不利于公众对于政府透明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和安全管理技术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以往以保密为先的档案信息服务范围限制被破除,档案管理部门具备了向大众开放无保密需求档案信息的条件。所以说,档案信息化打破了档案利用小众化的传统,推动了档案服务的大众化发展,这也正是我国档案信息服务发展的主要趋势。

    2 档案信息化发展中大众化服务开发价值

    档案的价值主要在于保密性价值和信息价值,其中前者属于档案管理的衍生价值,后者则属于档案本身的价值。在传统的档案小众化利用模式下,档案本身的价值只能在小范围内被利用,其价值未能被充分发挥和利用。从现代社会发展来看,社会企业、机构以及人民群众对于档案信息的需求实际上是十分丰富的,比如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地方档案馆公开的信息来分析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地方公益机构可以通过档案馆查询成功的活动事件并学习其组织经验,公众也可以通过档案查询来获取自己比较关心的社会动态等信息。所以说,档案信息大众化服务既能充分满足社会机构、人民群众对于档案信息的需求,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档案资源的利用率,也能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机构在历史和文化教育方面的社会功能。

    面向新型需求主体的档案信息化服务能够提升档案管理机构的社会价值,但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档案管理机构提供新的服务和运营方式。大多数档案管理机构属于非盈利性事业单位,其运营和发展的资金条件相对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馆的发展,而开发面向大众的信息服务能够为档案馆提供新的服务和运营方式,正能够为档案馆提供特殊的盈利渠道,从而为档案馆的发展提供支持。

    3 档案信息化发展中的大众化服务开发方向现状

    档案信息化改革实际上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改革的早期代表,因此我国各地方档案馆在信息化改革和大众化服务创新方面起步较早。但就国内档案信息化发展和大众化服务开发的现状来看,其创新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其一,针对档案利用主体的拓展创新,即围绕档案管理机构的主观认知开发新的大众化利用方式。这类大众化服务的创新重点在于档案资源的利用形式,通常不会对特定主体的资源需求类型进行细化分类和整理,大多数的档案馆只是在现有的档案数字化处理基础上将可公开的档案信息接口向外开放,或直接开发面向大众的档案查询与阅读平台,或向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提供信息资源接口,最终可以向所有社会群体提出相同的档案信息内容服务。

    其二,针对的档案利用目的地的定制化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即针对档案利用主题的实际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内容服务和技术服务。这类大众化服务的创新重点在于对档案资源和档案管理技术的深入开发,实际服务需要根据不同主体对于档案资源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这种必然无法实现较大规模的受众拓展,但能够大大提升目标受众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在这种模式下,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往往能够更有效的转化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就国内档案管理机构的发展来看,这类大众化服务创新整体较慢,服务内容和形式在行业内尚未得到全面普及。

    总体而言,我国档案信息化发展中的大众化服务仍以档案利用主体的拓展为主,基于内容定制和信息化技术的大众化服务创新较少,因此这一方面还有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4 档案信息化发展中的大众化服务创新建议

    当前是移动互联网络和新媒体发展的时代,早期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技术进步优势已经不再突出,各类档案管理机构有必要结合新媒体是时代的特征来加大大众化服务创新,尤其是基于信息内容和技术服务方面的创新。建议档案管理机构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服务创新:

    其一,丰富和优化大众化信息服务渠道,借助新媒体时代的媒介条件进一步拓展档案大众化服务范围。除一般的窗口服务、网站服务外,还可以尝试开发APP服务、社交平台APP的小程序服务、移动社交平台的自媒体服务等,提供更具咨询价值的非定制性且有广泛覆盖性的信息服务,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大众化服务的价值。

    其二,围绕档案管理机构的专业能力,向社会机构提供更专业的档案信息定制化查询、归类、统计和分析服务,逐渐拓展此类服务的受众。目前我国大多数档案馆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中不对信息内容做详细归类,用户在查询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学习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信息大众化服务的受众覆盖水平。因此,档案馆可以对大众信息服务需求进行综合调查,了解其在使用档案馆提供的方案查询、获取信息时存在何类障碍问题,针对用户使用障碍设计并优化服务能力,由此进一步提升公众对于档案资源的利用率,是档案在地方文化教育方面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此外,档案馆还可以面向有专业需求的社会企业机构等,提供更专业的档案信息统计与分析相关技术服务,档案馆在档案资源的统计与归类管理、信息检索与分析等方面有较高的技术和实践经验积累优势,因此在同等人力成本条件下档案馆能够更高效的完成档案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建议不管尝试开发相应专业服务面向有专业需求的社会主体开展有偿的项目合作,在充分利用档案资源的同时也为档案馆提供新的盈利渠道。

    其三,在保证档案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将可公开档案信息接口向政府部门开放数据平台开放,使社会组织和个人能够通过关联平台更便利地查询档案信息,并利用平台数据关联性查询更丰富、全面的信息,也利用这种条件为档案部门的信息资源发展提供新的渠道。虽然档案资源十分丰富,但对于大众而言,其对档案资源的需求通常都不属于常态化的主体需求,一般是伴随其他信息需求而出现的,比如在其他行政事业机关办理业务的过程中需要查询个别档案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面向大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往往不够高效,也无法有效保证服务质量。对,此档案馆可以向相应政府部门提供数据开放接口,由相应政府部门根据自身政务服务的特征来选择档案接口,再由内部平台向公众提供其所需的档案信息,这样更有利于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降低公众使用档案信息的难度。

    5 结语

    总体而言,档案大众化服务是档案管理和服务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价值的必要条件。信息化发展为档案大众化服务发展提供了推动力,现阶段我国档案信息化发展中的大众化服务探索仍集中在受众拓展和内容定制化服务上,未来还可以尝试在渠道拓展、专业服务、信息接口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档案大众化服务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邱宸.新媒体环境下档案利用分析[J].兰台内外,2017(01):61.

    [2]石剑文.大数据时代高校数字档案共享服务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5):167-169.

    作者简介

    杨慧萍(1977-),土家族,贵州德江,大专,档案管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档案数据化信息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