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
范文 | 余淑琰 摘 要:我國科学、科技的发展,动画片近几年来发展速度飞快,受到我国民众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动画片具有色彩丰富、内容形式多种多样的特点受到孩子的喜爱,优质的动画片在的内容上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推进和教育作用,能够培养孩子语言表达、发散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提高幼儿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动画片;幼儿教育;应用效果 幼儿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幼儿开展的教育措施,幼儿老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形式来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和锻炼,让幼儿在教育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生活习惯。动画片具有色彩丰富、内容形式丰富、主题鲜明等特点,因此幼儿对动画片都是情有独钟,及其受欢迎。比如现在流行的《小猪佩奇》等动画片,内容就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幼儿老师和孩子家长都要合理的利用动画片对幼儿实施教育,将动画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1]。 1 动画片受到幼儿喜爱的原因 1.1 在外形设计上生动有趣 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是主要表现方式,卡通形象的表现方式符合了幼儿的审美观念,从而能够满足幼儿的心理本质特点。比如《汪汪队》是一部美国的动画片,在中国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主要是因为这部动画片中的每一条小狗的形象设计都非常的生动、可爱,每个小狗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都在经历不同的成长,因此轻易的俘获了孩子的心,得到孩子的欢迎和喜爱,不仅提供了视觉的冲击,也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积极有效的影响[2]。 1.2 故事情节能够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趋势 大多数动画片在故事内容上都有正义的情感支持,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幼儿在思想观念中对好与坏的划分是非常明确的,目前,大多数动画片的种类相似,幼儿作为弱势群体,对这种动画片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孩子会自己构造一个幻想的世界,一些不切实际的内容能够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3]。 2 动画片在幼儿生活中产生的意义 第一,动画片人物都非常可爱、生动,呈现的方式也非常灵动,因此一下子就吸引住孩子的眼球,受到孩子的喜爱。孩子在观看的时候也会去模仿自己喜欢的形象和情节,在模仿的过程中积极学习,以此来提高孩子的模仿能力。第二,动画片主要是根据幼儿这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设计的,故事情节和语言都简单明了,更加符合孩子的语言方式。幼儿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会很自然的接受这些词汇,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在具体动画情节和语境中,孩子能够了解这些词语适合使用的环境,家长也会发现在没有教学的情况下孩子运用词语是非常恰当的,甚至还学会了很多简单的成语[4]。第三,动画片中也常有一些儿歌,这些儿歌内容主要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用一些小故事来培养孩子的优秀的品质,能够懂得分享和合作。动画片包括多种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色彩丰富能够刺激孩子的感官,培养孩子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水平。 3 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的意义 3.1 选择最佳的动画片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育 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都在最初阶段,每个孩子的成长阶段都是通过模仿和理解进行的。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动画片,能够为孩子提供很多生活和学习的素材,老师再配合讲解,带领学生观看、模仿和理解,能够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老师就要选择最佳的动画片,动画片的人物要以积极向上、正能量的状态展现出来,比如《小猪佩奇》中,佩奇去海洋馆帮金鱼找朋友的故事,孩子在这个小故事中能够知道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小鱼,金鱼只是众多鱼类的一种,增加了知识面[5]。而且,老师还可以从佩奇帮忙找朋友这个角度延伸出让幼儿要懂得互帮互助、关爱朋友的意识。还有《猴子捞月》的故事中,小猴子一个拽着一个去捞水中月亮却捞不起来,最后猴爷爷告诉他们,月亮挂在天上,水中的月亮只是一个倒影,幼儿通过这个故事就能知道,月亮只有一个在天上,同时还能感受到小猴子之间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美德。 3.2 观看动画片,培养学生幼儿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 动画片的故事都有一个主角,围绕主人公展开了很多小故事,也解决很多不同的问题。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主人公会在好朋友的热情帮助下找到解决难题的办法,老师可以通过动画片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让孩子有目的的发挥想象力,在故事中找到线索和关联的事物,锻炼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幼儿为了找到主人公问题解决办法,将指导学生发散想象力为教学目的,老师不要纠正孩子的想象力的合理性,目的在于孩子思考的过程。比如《彼得兔》的故事中,杰米玛太太受到狐狸的欺骗去做烤鸭,彼得与朋友一起帮助杰米玛太太;还有《汪汪队》的故事中,鲸鱼被解救的过程,让孩子去想办法帮助鲸鱼,不仅能够实现知识的拓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能加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6]。 3.3 通过动画片的故事,培养孩子优质品德 老师通过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动画故事、儿歌等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尊重和关心别人,要懂得分享和合作,从而培养孩子优质品德。一些儿歌中,歌曲和动画结合让孩子知道要感恩父母,要积极的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在其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积极、热情的帮助别人,这些生动的卡通形象的行为都为幼儿树立了榜样,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优质品德。 4 小结 动画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正面的意义,在丰富孩子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还能拓展孩子的眼界和认知水平,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三观、优质品格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不过动画片并不是万能的,在教育中也只起到辅助的效果,老师要合理应用动画片,控制好孩子观看动画片的时间,在利用动画片进行教育的同时还是要保证孩子的眼睛和身体健康。同时老师和家长也要谨慎的选择动画片的内容,尽量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孩子在娱乐的同时能够获取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幼儿老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形式来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和锻炼,让幼儿在教育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马文梅.试探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下),2019,(4):280. [2]葛小林.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8,(10):123. [3]李燕.浅谈动画片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及价值[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00 (010):P.153-153. [4]杨文萍.浅谈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教育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3):7. [5]郑莹莹.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教育策略分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28-30. [6]蔡秀玲.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教育对策研讨[J].时代教育,2016,(20):256-25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