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科技创新改革成效显著?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
范文

    摘 要:安徽省长期以来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发展战略,成功获批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重点发展区域。本文介绍了安徽省近年来科技创新改革取得的成绩,重点介绍了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功能。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为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创新;新型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

    基金项目:合肥市2020年度软科学研究项目“市场导向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效率评价”(项目编号:2020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安徽时提出:“安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安徽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基础,推动深化改革、内陆开放有闯劲,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只要以钉钉子精神干,再接再厉、不骄不躁、奋力拼搏,在中部崛起中前景可期。”

    1 科技创新改革发力,安徽科技发展腾飞

    近年来,安徽省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结合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节点,将1978年之后的安徽省科技体制改革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建立阶段,科技事业迎来新春天(1978—1984年)。1978年3月14日,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这之前的1977年9月,安徽省委就作出抓紧科技战线整顿、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等6项决定。同年10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文革”后全省第一次科技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科技工作。这个阶段,全省科技系统逐步恢复壮大,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科技事业开始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

    2)开拓创新,科技事业开创新局面(1985—1995年)。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正式启动安徽科技体制改革。1992年6月,安徽召开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加快改变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局面。随后又于1994、1995年连续两次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这个阶段,安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发挥,科技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开始形成,全省科技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3)科教兴皖,科技发展实施新战略(1995—2005年)。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号召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形成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热潮。1996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兴皖”战略,把科学技术提高到战略层面进行部署,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进一步提升。2003 年春天,“合肥科学城”横空出世。这个阶段,安徽调整科技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进一步明确,全省上下重视科技、崇尚科学的氛围逐步形成。

    4)自主创新,区域创新掀起新高潮(2006—2015年)。201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合芜蚌试验区参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重大政策试点,正式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并列“3+1”示范试验区,享受同等政策待遇。2014年2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和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6个实施细则。这个阶段,是安徽科技创新发展重要转折期和特色形成期,科教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科技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5)创新驱动,科技发展进入新时代(2016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提出“发挥安徽科技大省和合肥作为全国4大科技基地之一的优势,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下好创新‘先手棋,推进‘五大创新,抓好‘四个强化”的指示要求。2016年6月,国务院先后批复我省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赋予安徽为全国科技创新探路的重大使命。2017年1月,国家批准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的通知》,这又是对安徽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又一剂强心针。

    2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型研发平台建设不断加快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安徽省始终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核心战略,统筹推进创新型省份、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全省科技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1)高新技术企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作用,不断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近年来,安徽省依托“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每年都遴选一批有潜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力量。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产值均超千亿元,成为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

    2)区域创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抓住全省五大区域板块国家战略全覆盖的机遇,深入实施协调发展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合肥都市圈、皖江、皖北、皖南、皖西加快发展。合肥作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皖江地区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径,支撑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皖北地区着力优化生產生活生态空间,实现人口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皖南地区以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为目标,促进生态、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皖西大别山区坚持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并举。

    3)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成效明显。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坚持数质并重,优化布局,强化功能,加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安徽全力推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启动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大基因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整合产学研用创新资源,先后建设了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4)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发创业活力。以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为例,研究院充分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研发团队优势资源共建共享,开展跨学科、跨方向的协同攻关。利用高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地方政府的政策及资金优势、知名企业的市场优势,帮助孵化企业搭建研发平台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需求难题,给予创业企业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在短短5年的时间内,孵化培育高科技企业8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十余家,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1)鼓励打造协同创新主体,形成企业主导技术研发的“需求式创新”。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政策引导,鼓励新型研发平台与企业采用股份制合作模式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将高校研发人才与企业的发展牢牢捆绑在一起,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协同创新主体中,高校研发人员不仅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研发需求,还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参与研发和转化的积极性。

    2)充分发挥国家全创改试点省优势,全力打造“科技改革创新高地”。要抓住全国和安徽省“全面创新改革”的试点机会,在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创新改革,针对人才流动、知识产权、高校职能、创新创业等长期以来难以改革的领域创新试行、先试先行,把安徽省建立成一个科技转化氛围浓厚、人才创业环境优越、创新配套政策齐全的改革创新高地。

    参考文献

    [1]周光召.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未来发展以人为本[J].中国科技信息,2001(23):1.

    [2]周光召.科教兴湘——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未来发展以人为本[J].中国科技信息,2001(23):1.

    [3]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李鲁云,康念福.以改革创新破解转型发展难题——东莞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与主要经验做法[J].广东经济,2017.

    [4]刘洋,阳王东.基于“角色—模块化”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20):232.

    作者简介

    朱辛璇(1986-),男,汉族,安徽淮北人,硕士研究生,中国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部长,经济师,研究方向: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管理、产业金融。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