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中渗透德育 |
范文 | 【摘要】在新课标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前提下,初中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等,也发生一系列变革与创新。德育作为英语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开始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关注方向与渗透点。本文通过分析德育教育内涵及其与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的关系,以及对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中德育教学的案例分析来完成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德育教育;渗透 【作者简介】王凯彦,宁波市北仑区新碶中学。 前言 现阶段初中英语拓展性的课程教学,不仅仅着重于基础英语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注重对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从当前初中英语课程的人文教学方面来看,英语教师在拓展性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引入英语德育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正确价值观念与合作精神等,以实现英语拓展性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德育教育内涵及其与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的关系 1.德育教育内涵与主要实现途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是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思想观念、心理状态与生活情况等所开展的综合性个体教育。德育作为初中学校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初中教学的各个阶段。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德育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也是决定个体未来发展的教学内容。”德育教学主要包括课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教育教学等内容。当前我国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决定将对人才培养的德育教学,与智育、体育、劳育、美育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实现方面,主要通过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培养模式等的改革创新,来将多种教学活动与德育教育进行融合。 2.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中的必要性。德育作为英语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应该通过英语课外阅读等教学途径,进行相应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完成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意义与必要性:(1)实行德育教育能改革落后的英语教学理念、教学培养模式。传统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通常以“讲授式”英语课程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相应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这种过于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会造成学生的懈怠与反感,而且会使得学生思维方式固化,致使学生对某一英语学习内容产生理解偏差。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德育教育,可以打破原有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形式,锻炼学生英语学习的思维能力,实现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2)培养学生端正的价值观念、学习态度。在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中,加入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完成对学生的德育与智育。针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偏颇、学习态度浮躁的情况,可以通过英语德育教学内容的传达,培养学生端正的思想价值观念,并促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遵守纪律的良好学习习惯。(3)推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文化素养的提升。德育作为一种思想意识与文化素养的教育,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感化作用,因此通过英语德育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初中英语拓展性英语德育教学,可以借助英语课外阅读等多种德育教育形式,来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中德育教学的案例分析 1.初中英語拓展性课程中的德育教学背景设置。 (1)教学知识背景:在英语课外阅读词汇、名言的教学基础上,包括对学生展开helpful、kind、friendly、careful等英语词汇的教学。然后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Wenchuan earthquake 10th anniversary”,通过以2008-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课外教学活动,作为学生德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运用能力,并深化学生对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的理解。 (2)学生对英语课程的接受情况:大多数学生以完成英语课堂任务,作为英语学生的主要目标。而且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表达能力较差的情况,学生在英语教学内容的学习中缺乏德育观念。 (3)教学内容:通过在英语拓展性课程教学中,以“Wenchuan earthquake 10th anniversary”案例为主,进行“汶川地震”英语教学内容的回顾,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教育。在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包括创设情境、教学与实践、互动探究、教学反思等多个步骤。 (4)教学目标:“Wenchuan earthquake 10th anniversary”英语教学,需要通过devastating(灾难性的)、mobilized(调动)、donating(捐赠)的讲解,来引导学生掌握形容词、过去式、现在分词的用法。然后通过aftershocks(余震)、Financial aid(经济救助)、emergency aid(紧急救护)、pledged(许诺)等词汇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思想认知,以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学目标。 2.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的德育教学片段与流程设计。在英语拓展性课程的德育教学中,主要包括创设情境、教学与实践、互动探究、教学反思等教学流程。本教学案例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通过教学内容导入、英语词汇讲解、重难点内容互动交流的教学流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教学。最后可以与学生一起,展开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学以致用,以达到英语知识学习、德育教学的融合。 (1)创设德育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借助于具有总结性的英语课程内容,引出本节课讨论的教学片段,“Wenchuan earthquake 10th anniversary”。 Teacher:The ten anniversary of Wenchuan earthquake 14:28 on May 12, I think this is the conscience of any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然后在课堂中将The ten anniversary、conscience、will never be、forgotten等重要部分划线,带领学生齐读这些词汇与句式。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使用will never be、forgotten等进行造句。 Teacher:Can you tell me how to use these words or sentence patterns? 学生在接到教师发出的指令后,都开始通过回顾以往学习的知识,或者翻查字典来完成词汇与句式的运用。很快就有学生回答出will never be、forgotten等的用法,甚至有学生使用陌生词汇conscience完成了造句。 Student:You will never be ready for what you want to do. This is something which you might have forgotten. His evilness gave way to his conscience. 在学生完成词汇或句式的使用后,教师可以对以上几个句子进行赏析。同时可以针对“will never be ready for”、“which”、“gave way to”等句式,进行句式或词汇时态的讲解。虽然从学生所举的例子来看,其所作词汇或句式的表达较为简单,但仍然从根本上表达出句子的精髓。特别是句子“His evilness gave way to his conscience”,他的邪恶让位给他的良心,这一句子深刻阐释出德育教育的真正含义。 (2)开展初中英语拓展性德育教学流程的设计与实践。在“Wenchuan earthquake 10th anniversary”的拓展性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According to Xinhua news agency, nearly 15,000 people have died in the disaster, with as many as 24,000 more trapped under rubble from collapsing buildings and another 14,000 declared missing”等,对汶川地震中伤亡的人数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引导,形成学生正确的德育认知。 之后提出“relief work”、“emergency aid”、“air-dropped”、“donating”、“Financial aid”等词汇,向学生讲解十年前抗震救灾的一系列事宜工作。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背诵以上的紧急救援词汇,并利用这些词汇进行造句。但基于这些救援词汇具有一定难度的考虑,教师可以先给出以下例句,来加深学生对德育教育教学内容的理解。 Teacher:Chinese troops have been mobilized to carry out rescue operations. emergency aid has been air-dropped into areas that have been cut off by the disaster. Financial aid has been pouring in from all over China. 部分学生从例句中发现,“have been”出现在以上的例句表达中,且存在“mobilized to”、“air-dropped into”、“pouring in”等句式。教师可以针对“mobilized to”(动员起来)、“air-dropped into”(空投到)、“pouring in”(涌入)等句式,讲述汶川地震的救援情况。中国军队、政府及全国各地人士,都投入到这场抗震救灾过程中,以上三个动词句式,体现出抗震救灾团结性与及时性。学生在对以上例句、词汇的学习中,不仅能够巩固已有的知识结构,而且能完成自身思想道德观念的检讨,从而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教育。 (3)初中英语拓展性德育教学的互动与讨论。“互动与讨论”是英语拓展性课程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思考、解决问题的环节。在初中英语拓展性德育教学的互动与讨论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问题解释者,应放开对学生的课堂限制,让他们进行多人或多个小组的自由讨论。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符合学生心理期望的解答。例如:“成都居民在地震中处于怎样的状态?”、“汶川地震中国际救援所作出的努力。”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例句进行回答。 Teacher:Some residents of the provincial capital Chengdu have chosen to sleep in tents and government shelters for fear of aftershocks causing more damage. Substantial donations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humanitarian organizations have also been pledged. 3.初中英語拓展性课程的德育教学反思。在英语拓展性课程德育教学的反思环节,教师可以使用PPT课件,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学生也可以根据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对于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教学,本文选取汶川地震十周年回顾“Wenchuan earthquake 10th anniversary”,作为英语课外阅读的德育教学内容。在“Wenchuan earthquake 10th anniversary”德育教学过程中,主要设置德育教学背景、德育教学片段、教学流程等环节,来完成对学生德育观念的渗透。通过以“汶川地震十周年”作为开篇,能够有效引起学生注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进行多个英语课外阅读德育词汇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时态、句式或词汇的用法,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德育造句,以阐释德育教学的内涵与教育目的。最后通过初中英语拓展性德育教学流程、互动与讨论的设计,深化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以形成学生端正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文化素养。 三、结语 当前我国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主要专注于英语教材内容的传达,包括听、说、读、写等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忽略对学生德育思想与学习观念的教育。而心智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等课程教育内容,与英语知识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以英语课外阅读为主的德育教学中,需要通过德育内容挖掘、阅读与学习习惯引导、阅读教学的语义解读等,来完成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冯小凤.初中英语语言实践活动中德育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3). [2]王志鹏.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6 (10). [3]张春芽.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7 (16). [4]涂麟杰.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7(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