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范文 孟岩
摘要:本文探讨了以四人互动的小组合作模式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合作交流 听说读写 能力培养
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里的语文素养简单地说就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听说读写全面能力提高呢?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目前很多地方、很多学校都采取了四人互动的小组合作模式,这些模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用这种方法结合语文教学实际笔者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摸索。做法是:以听为基础,以读为中心,以说为形式,以写为目的,分层递进,辐射发展,培养素质,提高成绩。
1 以听为基础,说为表现,来理解语文
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中,学生听的能力实际上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听清、听准、听懂,还要会听记、听辨,以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注意说者的语气、内涵,培养语感。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按照老师发出的动作指令,完成机械性、重复性的任务。听的训练严重不足,这也是学生课堂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初中课本中有一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课文涉及到鲁迅弃医从文的一段经历,要讲清课文内容一定要介绍相关复杂背景,而这些知识历来就是学生听不太懂,也不怎么感兴趣,基本上不会考,只能死记硬背的知识点。那么我们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会这么复杂的课文呢?这就需要抓住一个切入点,比如可以从“伟大”一词切入,让学生从文章中寻找伟大,辨析伟大,归纳伟大。学生先在小组内互动学习、交流分析、讨论归纳,倾听他人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理解,听和说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之后我们还可以让同学们推选小组成员在课上进行展示,这种对于文章内容勇敢、流畅的表达,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2 以读为手段来感悟语文
读是学生由认识到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重要一环,是获取书本信息的首要方式,也是感知课文内容的必要手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读的能力,对于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反复细读,则可以使学生对初步感知的内容形成牢固的记忆,并逐渐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
再如学习文言文就可以以读的形式来贯穿课堂。通过自读、范读、跟读、齐读、译读、品读的方法,在不同的阅读要求下,去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告诉知识,而是伴随着小组活动的探究与体验,对材料有着深深的感悟,所以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力,远比教师的传授丰富得多、深刻得多。
3 以写为目的来实践语文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写就是学习语文的实践运用。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章都是大家精品之作,是我们进行作文训练的范本,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缩写、改写、续写的训练,也可以进行仿写的训练,可以当堂训练,也可以课后进行。这种写就是对听说读的一种实际运用。
如学完《藤野先生》可以让学生以鲁迅的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达感激和思念之情。学了《春酒》一课,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老家的认识,并把这种感情书写下来。也可以仿照《乡愁》的体例仿写一篇乡愁诗。在写作中提升学生学习感悟语文的能力。
在运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应该注意:
①要特别重视组内的交流,要让学生敢说话,培养学生说话的勇气。中学生因为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不爱说话或不敢说话,有的敢说话却支言片语、结结巴巴,这就要老师科学系统的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尽可能的多多说话,鼓励和表扬学生们在展示评价阶段勇敢的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见解。
②读中讲,讲中读。语文课就是在学习语言,学习语言就必须要发出声音,就要特别关注学生读的训练。加强学生诵读训练,必须注意: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理解词语,如何抓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如何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在具体读的技巧上,教给学生如何诵读、默读、朗读,如在朗读指导时在实践中逐步教会学生确定重音、掌握速度、把握语调等一些基本方法。
③通过小组内部交流品析和组间评比竞赛,增加积累,激发热情。写作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它既能从语言训练学生,也能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不能仅仅是作业上的要求学生摘抄、背诵好词佳句或者是两周一次的作文,关键是要通过组内、组间的活动,增加积累,感悟完善。
语文教学只有注重落实听说读写各项任务,善于抓住听说读写的连接点,才能实现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的整体提高。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探索,帮助学生总结规律,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会听、敢想、善说、爱写。
参考文献:
[1]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陈多伟,方爱玲.精心设计课型,锤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J].新课程(下),2011(06).
[3]韦冬艳.谈谈语言积累的途径和方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1(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