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经济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
范文 | 沈秀娟 摘 要:针对曲靖师范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以及高等数学的课程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文章探讨了经济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经济类专业知识、利用精品课程平台进行网上辅导和答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几点设想和认识。 关键词:经济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方法;评价体系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高等数学,获得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运算技能及应用手段,也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修养,提高其综合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经济领域内问题的能力。另外,高等数学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对经济类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改革。 1 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是: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数学方法和技能。但是,大部分的经济类高等数学教材理论性过强,导致教学内容并不能满足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大部分教材内容上只是理工类专业高等数学教材的简化,过多的强调数学逻辑的严谨性,没有同经济类学科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与经济领域相关的案例较少,导致学生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这样一来,所学知识缺乏实用性,因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效果就会较差,教学要求难以完成。 1.2 学生的中学数学基础较弱 早在十几年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就已经由精英教育逐步转为大众教育,大学的录取比例不断升高,一大部分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是文科生,于是一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进入经济类专业,与纯理科班的专业相比,数学基础差距较大,在高等数学课程的讲授中,并不能完全兼顾。另外,高等数学属于公共课,大部分是大班上课,学生人数较多,且是多班级选课,如果要实施分层教学法,难度较大。高等数学课程具有抽象、逻辑严谨的特点,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不足,不善于总结,学习效果较差。 2 经济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2.1 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经济类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比如每章拿出一节课,选取典型的习题,让学生去讲解,教师总结和评判,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讲课过程中尽量弱化数学的抽象性,多结合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而对于一些在黑板上难以表现的问题,比如旋转物的旋转等,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有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只有通过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扩充教师的经济类专业知识,充分理解经济与数学的关系 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经济类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对于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数学教师要努力做到精;对于经济类专业知识,数学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与经济类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经济学科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明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其次,数学教师还应学习一些数学与经济交叉的理论和案例,以便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经济的密切联系。另外,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经济学的教师进行探讨,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以便扩充新知识,掌握新的概念,进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经济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3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兴趣是学习最有效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才有可能使学生学好高等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介绍相关的数学史和高等数学在经济领域里的应用,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了解高等数学在经济领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高等数学的实用性,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2.4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网上辅导和答疑 高等数学的知识点较多且较为烦琐,相关题目的灵活性较强,应充分利用高等数学精品课程网站,在网上对学生进行高等数学辅导与答疑,这样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效果。另外,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平台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测,进一步找出自己知识的弱点,明确自己应加强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在讲课之前对内容进行预习,并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开设数学建模训练,为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做充分准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2.5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大多数高等院校的高等数学只局限于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文章认为评价体系应当以考查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为主,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评价体系应灵活多样,第一,对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以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第二,可以用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出席情况及课堂表现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第三,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可以用写论文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由以上三方面按照一定的比例,构成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3 结束语 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学生需提升自身的数学素质,利用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提高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因此,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措施需不断改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经济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宏林,丁占文,田立新.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2):72-77. [2]傅苇.改变数学教学观念,重视数学思想教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91-193. [3]施俊.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2009(31):126-12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