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研究 |
范文 | 朱璐华 闫建勋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教育模式也需要了改善,随之应运而生的就是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利用网络平台这个信息化技术解决高等教育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高校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话,就能同时解决传统模式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三方面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 TP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6-98-2 0 引言 高校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就是需要把学生的就业单位这重要一方纳入制度中来,高校、学生和就业单位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各单位的招聘人员在招聘时,应把相应的职位、岗位、人数、相关福利待遇等等,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到高校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学生通过查看招聘信息平台将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学生也可以把个人简历发布到服务平台,供用人单位选择,同时满足双向选择的条件。而且还省去了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来回奔波的时间,也免去了用人单位开设特别的招聘日,可以说,在招聘的一个环节实现双赢。而高校辅导员可以联合就业人员和学生,以用人单位需要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兴趣,聘请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学生尽快投入相关单位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单位所需人才。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有选择的建立学生的就业实习基地,让同学们充分利用假期来参观实习,并提前进行社会接触,为学生的毕业就业提供良好的基础。由此来看,高校应尽快确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解决学生就业、高校和单位遇到的问题,传统的高校教育改革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1.1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简陋 很多高校现有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还都处于只是简单利用现代最先进的信息工具的初始阶段,但是随着社会各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的现代化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但是由于高校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并且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想要大力发展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也面临着重重阻碍。现阶段高校的教学方式,虽然很想为学生考虑地更加全面,以达到学生的现实需求,但由于高校没有一个系统的平台提供给学生,所以总是会造成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个人能力,不能及时地提供给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方案,因此就会造成信息相对滞后,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 1.2 缺乏针对性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进入学校,每个年级的各专业时间、课程、内容等都被设定,学生只能根据学校所需的必修课程进行学习和考核。显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案。虽然各高校的专业课程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但在某些方面,它并不能发挥所有学生的优势。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征求学生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提高高素质的人才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大学生的热爱学习的学科和学生接受的模式和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对教学,将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1.3 学生实习渠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缺失 很多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去到的实习点都和本专业有一定的跨度,学校在这方面的信息未能及时有效的帮助到学生。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到地产公司实习,认为地产公司的收入较高。学习高尔夫、旅游管理、会展策划、旅游英语等专业的学生实习的渠道大部分是酒店,少部分在旅行社等等,不一而同。 1.4 缺乏就业反馈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高校学生毕业之后就会面临就业,是否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就业难、专业不对口、期望岗位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差距较大等问题困扰着所有的大学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先是要树立大学生应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往上攀登的思想,不能总是计较职务和待遇,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才能够得到大家认可,同时能够真心的教会他们一些宝贵的经验与知识。二是要适应角色的改变,由一名学生转变为社会人,所遇到的事情有时候会出乎自己的想象,要能够承受这个落差。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和社会,没有什么事情是应该的,只有自己努力争取,付出努力和辛苦才能有相应的回报,这个和在校园中学习是一样的,没有刻苦努力的学习,考试中就不会得到高分,属于异曲同工。 我们要教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放下身段,积极向同行业的同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以便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高自己的能力。学院如果能够提供一个平台,一个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岗位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提前知道自己能适应什么岗位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那么学生就可以大大缩短在毕业后参加工作时适应期的时间,并且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的相关培训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更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对毕业后参加工作的恐惧感。学院还可以利用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就业前的培训环境,教师和学生通过这个平台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早找到相应岗位,打消学生毕业即失业的传言。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使得平台成为高校、学生、用人单位之间的纽带,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到用人单位的信息、岗位、条件,让学生能在校学习的过程中有所侧重,有目的地去朝着自己的方向去努力,把握好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就业时会更具竞争力。这样的模式比大学生即将毕业时到招聘会时才能相互了解要更具合理性与实践性。 2 建设高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议 在高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过程当中,要有专业人员监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施过程,同时还要及时校验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成果。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良性循环,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起到引导、监督、推动作用。平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才信息化制度的建立 高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把高校、学生、有人单位的信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各单位和学生之间有了互动的平台。在高校、学生和单位双向选择的同时,让学校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毕业之后的去向,为将来就业线的打下基础。但保障平台正常运行的前提是必须建立相关的信息化制度,只有建立人才信息化制度,才能更好地利用平台优势,实现双方信息的交流,并对一些改革措施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更好的发展。 2.2 强化信息化队伍 由于此项改革是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因此就需要一批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和教师来管理与维护。为了提高信息化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参与信息服务平台管理的人员要掌握最新、最前沿的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信息化维护队伍,保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2.3 信息及时更新 高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如果更新不及时,会造成信息流通不畅。因此要把每天产生的数据、信息及时输进平台,随时更新。这样才能更加方便监管部门及时了解最新的信息,同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需要维护人员及时更新各项数据,实现平台的动态管理。 总之,建立一个全新的完善的高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个艰巨而且漫长的任务,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开展有组织的创新,积极推动高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研发,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快速、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大力推动高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展,使高校教育信息化和人才培养产业能够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杜鹏.高职院校信息化软件平台建设[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7. [2] 沈素敏.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于发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 [3] 李晓林.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 [4] 郭红生.通过提升信息素养与配置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