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国企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概念及架构解析
范文

    董辉

    【摘 要】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工会组织的使命和担当。针对困难职工这一国企中的特殊群体,企业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帮助困难职工渡过难关。做好帮扶救助工作,就要消除误区,明晰概念,聚焦核心,建立架构,实现精准帮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Abstract】 Accurately docking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is the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In view of the special group of the needy workers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enterprise should take targeted measures to help the needy workers to tide over the difficulties. In order to do well the assistance and relief work, we must eliminate the misunderstanding, clarify the concept, focus on the core, establish the framework, so as to achieve the accurate help,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enterprises.

    【关键词】国有企业;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架构解析

    【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needy workers; assistance; framework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D412.6?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1-0094-02

    1 引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保障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国企困难职工群体也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肩负起帮扶救助企业困难职工的重任[1]。本文从解决突出问题角度出发,对重点困难群体建立帮扶救助工作架构进行解析,对其他一般类的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不做一一阐述和说明。

    2 国有企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国有企业大多已普遍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在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保障员工基本生活需求,有效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国企的帮扶救助工作存在外延扩大化、内涵不清晰、措施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2.1 外延扩大化

    导致职工生活困难的因素较多,对职工本人家庭出现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况,国有企业从关爱职工、凝聚职工的角度尽全力帮扶救助理所当然。但有些单位和个人,把职工三代亲属出现的困难都要求企业给与帮扶救助,这就存在着外延扩大化和界定不清的问题,如果企业及职工个人在概念上没有厘清,就可能会出现企业难以承担和困难职工家庭丧失获得其他帮扶救助渠道的问题。

    2.2 内涵不清晰

    目前国有企业在重要时间节点上普遍开展了走访慰问、送温暖等工作,笔者认为,这是企业关爱员工、凝聚员工的重要举措,从帮扶救助内涵上来讲,把这些认同为帮扶救助,在概念上有些牵强,不利于理清思路,不利于制定差异化、精准化帮扶救助措施。

    2.3 措施不到位

    针对职工困难的情况,大多企业采取在固定节假日发放救助金、组织企业领导上门看望、为员工募捐等传统方式,这些措施只是一时救急,难以帮助职工脱困。帮扶救助的措施还不到位,渠道没有充分挖掘,没有从体系上建立帮扶救助的架构,因而救助工作实际功效不显著。

    3 国有企业职工困难状况分析

    建立科学合理的精准帮扶救助机制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力,要避免扩大化、“普惠制”和“撒胡椒面”,同时,还必须对困难职工及其家庭致困原因、困难持续时长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国有企业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因病或突发重大意外致困一般产生三种情况:第一,暂时性困难或者称为阶段性困难。渡过此段难关后,职工及其家庭恢复到原有生活状态。第二,长久性困难或者说长期性困难。职工因丧失劳动能力,无法胜任岗位工作,致使职工只能请病假,收入大幅下降,同时治疗费用自负支出仍然持续高位。第三,职工因病或意外去世,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生活难以为继,这实际上也是长期性困难情况。

    4 国有企业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架构探析

    针对不同情况,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帮扶救助工作架构,解决困难职工吃不起饭问题、上不起学的问题、看不起病的问题、“造血”能力不足问题、政策不了解问题。主要建立如下帮扶救助机制:第一,针对阶段性困难职工的五级帮扶救助架构建设。阶段性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工作要响应快速,措施得力,搭建快速反应的帮扶架构。一是应急救助,依据职工的直接损失,结合社会保障及保险等机构的赔付等情况,给与较大比例的应急救助;二是医疗救助,全面建立职工的社会医保统筹,建立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职工社会医保统筹外个人支付的费用,80%以上予以报销;三是困难补助,在上述两项报销后,个人自负仍然较大的,工会再予以一定比例补助;四是职工捐赠,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职工共渡难关;五是危机干预帮扶,从人文关怀入手,重塑职工健康积极心态。第二,针对长期性困难职工的六级帮扶救助架构建設。长期困难就要有长期性的措施,搭建具有生命力的架构,体现持续性和连续性。一是定期帮扶救助,根据职工及其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建立按月帮扶机制,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二是子女上学救助,对困难职工子女在小学、中学、大学阶段,按每人每学年予以一定额度的帮扶救助,解决上不起学的问题;三是医疗帮扶救助,对职工本人或其供养的直系亲属医疗费用自负部分按照标准予以帮扶和补助,解决看不起病的问题;四是研究薪酬政策救助,职工丧失劳动能力或卧床不起后,单位要充分研究病假、病休和病退政策之间的差异,在征得职工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单位政策和地方政策,最大限度维护职工利益,解决收入低的问题。五是社会帮扶体系救助,整合对接社会资源,帮助职工获得社会慈善机构、政府扶贫部门、当地医疗机构费用减免等政策,多渠道增加职工收入;六是再就业帮扶救助,企业积极协助和指导困难家庭人员再就业,为职工或其家庭成员提供免费的学习与培训机会,增强其技能水平,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促进职工家庭“造血”功能建设。

    5 结语

    帮扶救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国有企业应该适应形势的新变化,关注特困职工,创新帮扶救助工作机制,建立多层面帮扶救助工作架构,真心实意地关爱和帮扶职工,为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和谐发展与增强企业凝聚力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总工发〔2016〕7号.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意见[Z].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