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霍布尔裙的样式特点 |
范文 | 张韵 摘 要:“霍布爾裙时代”法国正处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人们开始抵抗传统文明的冷漠与理性,更多的开始追求感官上的自由新奇体验,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时尚观念也都开始发生着巨大转变。 关键词:霍布尔裙;新奇体验;时尚观念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5-0097-01 一、霍布尔裙时代的社会背景 欧洲艺术领域在20世纪初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现代主义艺术开始散发蓬勃生机与活力,新艺术运动是其中最具代表性,S形女装去除了夸张的克里诺林裙撑和巴斯尔臀垫,这种改变使得女性活动起来更为方便,同时也使得臀部曲线更加自然,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减轻了裙摆的拖沓。但是,女装造型仍然没有摆脱紧身胸衣,自由开放的时尚人群对于更加能够释放自己的女装有着更多的期待和更迫切的要求。 二、一战前的保罗·波烈 波烈最初是沃斯的高级定制时装店工作,在他24岁那年,他靠着自己敏锐的时尚感知和个人风格开始了独立经营。在1906年,曾有一款轰动一时的希腊风格长裙,以“胸罩”塑造女性上身,将塑形支点转移到肩膀,同时拿掉了女装中的紧身胸衣、裙撑和臀垫,这正是波烈所发布的服装,自此,女装的紧身胸衣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退出主流女装的历史舞台。但是波烈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在1910年推出了令巴黎人“霍布尔裙”,凭着卓越的设计才能和非凡的经营理念,保罗·波烈当之无愧是20 世纪初时尚界的领军人物。1909年,波烈开创了欧洲女性外穿裤装的先例,在看俄罗斯芭蕾舞剧的时候,受到了中东方服饰的影响设计了名为“哈伦裤”的女装裙裤。隔年,女性腿部成为新的审美焦点正是因为波烈设计的富有东方艺术的“霍布尔裙”。 三、霍布尔裙及其特点 常见的霍布尔裙套装款式多样,其中典型的霍布尔裙套装通常是灯罩形高腰上衣与鱼尾状长裙。上衣腰线一般提至胸下,腰部放松,衣摆过臀围线或更长,呈现明显“A”字型。下装的霍布尔裙的基本特征是:直线长筒形,膝下收紧,底摆多有开褉,裙长一般至脚踝或有鱼尾状小拖尾。(如图1所示) 为了步行方便,保罗·波烈在膝下收紧裙摆并做了一个开褉,这是西方女性服装史上第一次在裙摆上开褉。从这开始西方新世纪的女装开始将重点向腿部转移,而与此同时,时尚将会发生一场重大变革。 霍布尔裙除了经典的款式之外还有还有直线样式,直线样式通常是运用硬挺的布料,版型直线垂直(如图2所示)。 鱼尾裙款式其实更多的是受到了S形的影响,在当时也是出现的最为频繁,在小腿部位开始收紧。自然体态款式主要是以自然的流线为主,运用的布料也大多是舒适柔软的布料 当时西方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已经十分频繁了,所以在当时的西方国家的面料上的使用也是十分的丰富,春夏季节会多选用材质轻薄飘逸悬垂感比较好同时柔软舒适的面料,如真丝绸缎等。到了秋冬季节,不仅仅只是外观重要性,更是为了保暖性,在面料上开始多选用天鹅绒、皮草等面料,这些面料在美观的同时也能保证其美观性。 参考文献: [1]The Collection of the Kyoto Costume Institute: Fashion, A History from the 18th to the 20th Century ,Volume 1[M]. Kyoto:TASCHEN GmbH,2005. [2](英)普兰温·科斯洛拉芙,龙靖遥等(译).时装生活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3](英)凯利·布莱克曼,方茜(译).20 世纪世界时装绘画图典[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4]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叶立诚.服饰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6]罗玛.服装的欲望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