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谈谈企业管理中的内部审计 |
范文 | 毛周怡 摘 要 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它不是一般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而是现代企业在决策、执行、激励和监督约束方面的一种制度或机制,其实质是确保经营者的行为符合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管理的评价和监督。本文从企业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出发阐述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提出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内部审计 评价 监督 一、企业管理概述 (一)企业管理的含义 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它不是一般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而是现代企业在决策、执行、激励和监督约束方面的一种制度,实质是确保经营者的行为符合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企业管理是指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主要包括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的关系,这些利益关系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管理讨论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使企业的管理者在利用股东提供的资产时发挥良好的资产用途,承担起对股东代管资产运用的责任,为投资者创造最大的财富。 (二)内部审计的概念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立、客观地监督、评价企业管理的活动。它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企业管理者实现其目标。 (三)内部审计的目标与职能 从内部审计的定义可以看出:一方面,内部审计能够保证其所在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遵循各种政策和程序;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能够帮助企业各部门更合理、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进行评价来提高企业管理机构运行的效率。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目标就是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在现代企业中,围绕内部审计的目标,内部审计的职能有三项,即监督、服务和评价。 1.监督职能。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就是要求内部审计依相关法律和单位内部规章进行审计监督,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例如,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通过这些内部审计,为本单位的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监督企业内部管理者按相关法律和单位内部规章开展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2.服务职能。一方面是外向型服务,也称监督型服务,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税收等法规依法经营,以适应国家整体经济运作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内向服务,即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和法令,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审计、分析,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原因,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挖掘企业潜在的效益因素,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3.评价职能。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在生产经营等各个领域都尽可能地防止和减少损失浪费,强化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利用效果,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经营效益。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审计,即对经济、效率和效果的审计,客观评价和确定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从而促进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投资者及时了解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状况和管理责任。 二、企业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规范的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内部审计既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又对企业管理程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内部审计有助于治理程序的完善和组织价值的增加。 (一)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企业管理和内部审计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即受托责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二者都是由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需要权力相互制衡、监督的产物。企业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的一整套制度体系来规范企业内外各关系主体的行为。而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监督企业制度体系是否得到全面执行,并对执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保障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企业管理的目标主要在于以最低的代理成本解决企业管理的代理问题,保证企业战略的实施。企业管理是内部审计制度环境的重要因素。控制环境要求企业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而组织机构取决于企业的管理。企业管理就是重要的控制环境,其完善与否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成败。因此,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评估与监督首要的就要对企业管理作出评价。内部审计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的完善。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护所有者权益。企业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保证企业管理提供的信息真实、权力制衡的关键,能有效防止经营舞弊行为的发生。 由于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所以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内部审计能监督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科学管理,增强自身实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內部审计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合规合法,并获得最大利润,也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服务的。内部审计能给企业的管理层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帮助管理者纠正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错弊,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由于身处企业内部,较容易发现舞弊迹象,在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方面,要比社会审计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内部审计能促进企业经营者提供真实信息。内部审计最有资格监督信息的真实性。内部审计人员对财务报告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可对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编报权力和充分披露进行约束,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通过内部审计人员对财务报告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对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持续不断的评估,能对管理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披露的充分性进行间接的约束,从而提高管理层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内部审计能正确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约束在企业管理中是十分必要的,但约束的同时还必须和激励相对称,二者所内含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关系就构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经营者在接受监督、约束的同时,也需要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这种经济利益很大程度上是靠所有者制定的具体激励措施实现的。对激励目标进行评价和考核,当然离不开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可以将各项激励目标详细分解,定量定性,通过审计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最终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和考核,使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与其贡献相吻合。只有通过内部审计才能真正评价经营管理者的业绩。 (四)企业管理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运作对企业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需要制度健全、运行有效的企业管理。有效的企业管理结构是保证内部审计履行职能的前提和基础。企业管理结构的合理与否也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及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职能等。 三、我国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发展内部审计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趋势。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完善管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管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但是,从我国近几年内部审计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企业内部审计理念落后。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进行,虽然内部审计成了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但内部审计的理念却没有发生实质上的变化。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仍将自身定位于对企业的监督,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以“内部经济警察”自居,将大部分时间投入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关注的重点局限在财务账簿上。从内部审计的作用看,内部审计服务于企业管理。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中排在前3位的集中在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这3种类型的审计关注的重点大多在财务会计报表和相关的经济指标上。这说明内部审计人员以监督理念为指导就很难跳出财务账簿的圈子,也就不可能将视野转向企业管理。如果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将关注重点转向企业管理,主动地对企业管理进行分析、评价,就很难揭露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就这些缺陷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内部审计的作用很难发挥。所以首先要改变内部审计的观念,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完善,推动企业管理的有效运行。 2.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具有相对独立性,才能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从目前内部审计的状况来看,我国内审机构和人员受到多方利益的牵制,独立性较差,相应部门的配合度不够,认为审计人员是监督企业管理部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企业管理结构的目的是解决企业内部激励问题和经营者的选择问题,也就是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企业提供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使代理人不隐瞒自己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企业内部的权力制约性。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约束机制,目的在于协助企业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充当管理者的参谋和助手。目前,我国内审机构的设置种类多样。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多数设立了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多数没有设立专职的内审机构,而是将其并入其他监督部门。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通常是由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直接领导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置于经营管理者的领导之下,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是造成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的原因之一。 第二,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问题。内审人员往往因单位领导干预、利益关系制约、人际关系影响而不能客观、公正、全面地开展工作,因为审计人员受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领导,从而造成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3.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都较低,知识结构单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从财务部门转调过来的,有一定的财会知识,但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审计理论和实践,缺乏企业管理知识,甚至有的审计人员连最起码的财会知识也没有,致使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较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由单纯财务审计向内部控制制度延伸,审计重点向效益评价转移,服务于企业管理。然而,目前我国内审人员的素质偏低,就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 (二)改進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1.转变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观念。内部审计理念应从“要我审计”转到“我要审计”。当前我国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仍然停在制度层面,内审的自觉自愿性不够等。但是随着企业市场化程度的加强,经营者要对投资者负责,要承担经营风险和责任。由于经营者压力的增大,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也由被动变为主动。将来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愈加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作为现代企业科学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应该逐渐成为企业经营者的自觉行动。经营者要通过内部审计来加强企业管理,减少经营风险,从而为投资者增加企业效益。 内部审计职能由“监督导向型”转向“服务导向型”。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必须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这就迫使内部审计的内容在传统的财务审计的基础上,不断地向以审查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重点的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拓展,提出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和建议,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企业的各项活动,合理使用资源,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内部审计只能以为企业管理服务为目的。 内部审计正由管理保障向风险保障转变,由被动审查向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转变,这两个转变使内部审计作用更具有前瞻性、建设性,所以目前企业管理自身需要审计。 2.提高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优化企业管理结构,必须建立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内部审计模式。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状况,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各不相同。笔者认为要建立隶属于董事会的模式,由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组织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业务由董事会委托并授权,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由董事会委派,对企业的管理层履行审计职责。总经理及企业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都要接受审计,内部审计结果由审计委员会直接向董事会报告。这种模式使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较易发挥审计在管理控制(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中的作用,改变其他不合理的审计模式,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审计独立性除了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具有独立性外,还要求内审人员在工作上保持独立性、客观性和遵守职业操守。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必须对内部审计机构实行专职化的人员配备。对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实行严格准入制度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还应定期轮换内部审计人员,使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及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其他规定。只有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均有相对的独立性,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3.提升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绩效。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而且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首先,要培养具备与上下级部门和同级部门之间有效沟通合作的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寻求企业领导、部门同事等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并处理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 其次,努力培养能懂财会审计知识,又能熟练操作和维护会计核算软件和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可以采取对在职人员加强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培训,培养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和审计的复合型审计系统开发操作人员,将优秀人才吸收到内部审计队伍中。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集团都要努力培养审计师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之,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使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为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王奇杰.基于企业管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08 (2):52-54. [2] 何向荣.企业治理中的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8 (23):54-55. [3] 卫星云.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J].经营管理者,2008(13):53-54. [4] 张庆侠.我国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以股东中心主义为目标[J].河北法学,2008,26(8):121-12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