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范文

    李国庆

    摘 要 《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自其颁布以来,我国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工业制造类企业的成本核算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严重影响了成本核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提高我国工业制造业的成本核算水平,为我国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工业制造业 成本核算 对策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工业制造业面临的外部和内部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工业制造业只有从多个方面着手进行创新,加强成本核算工作,实现全方位发展,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工业制造业来说,一方面在企业生产项目立项之前,就应该对投资成本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案,实现对企业资金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在成本核算工作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成本核算工作的问题日益突显:

    (一)成本核算工作效率低

    目前我国工业制造业领域的成本核算工作涉及的项目数量多、种类杂,且通常采用人工核算的方式,导致工作人员的核算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为企业提供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差别很大。另外,为了应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很多工业制造企业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产品的种类和型号越来越复杂,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大。然而,企业的成本核算观念和技术却不能满足当前核算工作的需要,导致成本核算工作效率低下,数据准确性差,对企业管理层的决策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二)成本核算方法不正确

    工业制造业主要采用人工工时标准法和约当产量法这两种方法,对已经完工的产品进行成本核算。对于一些规模小的工业制造业来说,这两种核算方法都十分复杂,与企业本身的规模及成本核算工作并不匹配,导致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不高。对于一些规模很大的企业来说,这两种方法也是过于复杂,导致实际应用性差,成本核算工作复杂、容易出现疏漏,结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由上述情况可知,工业制造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应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改进,以保证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在创新成本核算方法时,应注意方法的操作过程尽量简单易学,提高成本核算方法的实用性。

    (三)成本核算范围模糊不清

    目前,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工作涉及的对象种类很多,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固定项目成本等。其中固定费用项目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在开展具体核算工作时,工作人员又不能将这类成本费用分摊到其他项目上。除此之外,固定项目费用比较抽象,包含的范围很广,工作人员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很难界定固定项目费用包含的所有要素,导致核算范围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了核算数据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了核算数据的可参考价值。

    三、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问题的对策

    目前,我国工业制造业的管理层逐渐认识到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地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然而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工作本身十分复杂,导致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并没有显著变化。因此,企业应当改变传统的成本核算管理理念,引入全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技术,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解决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难题,显著提高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一)引入信息技术,提高成本核算效率

    现阶段开展具体的成本核算工作时,从资料收集到最终核算,基本都是人工完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随着核算工作内容越来越广泛、项目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的发展需要。仍然使用传统的人工核算方法,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数据准确性差。因此,工业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应该紧随时代发展的需要,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即将成本核算工作和大数据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

    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中的产品数量统计时,可以采用云计算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实时传送有关数据,有效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引入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保证核算数据的准确性,成本核算得到的数据也能够得到及时的传送,显著提升工业制造业的成本核算水平,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奠定良好的成本核算基础,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二)改进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制造业要想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就要改进现有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此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提高成本核算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工作人员应当仔细地分析企业目前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再结合企业当前发展的实际,即制造的产品种类多、机械化程度高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引入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指在对产品的生产量进行统计时采用机器工时标准的方法。因为机器工时标准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产品产出和消耗的关系,所以会使成本核算结果更具科学性。另外,在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之后再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成本利用率,而且可以使成本核算工作的后期开展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发挥出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的优势,显著提高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三)科学规定成本核算范围

    在工业制造业具体的成本核算工作中,科学地规定成本核算的范围十分重要,可以使成本核算工作的范围更加清晰、工作更具目标性,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是工业制造业的固定费用项目内容复杂,如何进行固定费用的分摊是成本核算工作的难题。工业制造业管理层应当认真地分析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新会计制度进行考虑,对固定费用的产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审核,科学地规定固定费用的范围,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是在划定成本核算范围时引入制造成本法,将期间费用纳入其中,为成本核算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例如在创新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时,企业管理层要准确把握企业发展的实际,分析企业供应链成本的有关内容,全面考虑显性成本如运输、采购、仓储等成本和隐形成本如物流管理、产品积压等成本,适当对成本核算的范围进行合理的延伸,使工业制造业成本范围的划定更加科学合理,以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工业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工作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为企业的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工业制造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工业制造业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生产制造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对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工业制造业的特殊性,企业管理层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对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案,优化成本核算方法,引入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地划定成本核算范围,为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真实的核算数据,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使企业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北京金时佰徳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辛志平.当前工业制造业成本核算问题及解决对策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242-243.

    [2] 刘冬梅.工业制造业领域成本会计操作的基本思路分析[J].财会学习,2018(9):143.

    [3] 张金凤.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3):207-2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