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析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方案
范文 肖小娟
摘要:完善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是使单位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部分卫生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本文围绕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深入研究,阐述当前部分单位内控存在的薄弱环节,同时提出有效的完善策略,以确保我国的卫生事业单位可以获得健康、持续发展,进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医疗服务;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案
科学、合理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可以规范单位的内部管理,有效防范单位内部出现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单位的资产、资金处于安全、完整的状态。在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对卫生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内控单位内部控制是卫生事业单位适应在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然举措。
一、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现状
卫生事业单位是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将社会效益作为单位衡量业绩的标准。在单位内开展良好的内部控制工作,不仅有利于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还可以有效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当前,我国部分卫生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工作上还存在较多薄弱之处,其中最为突出问题集中于以下三点:
(一)内控环境、内控意识相对薄弱
在卫生事业单位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开展内控工作期间,良好的内控环境,直接决定着内控工作开展的效果。纵观当前我国卫生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始终存在部分单位领导对内控的作用认知也相对较少,内控意识薄弱,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较低,多数卫生事业单位领导对内控体系不够重视,认为只需要遵循上级下达的规定进行资金获取、资金使用就可,无需内部控制,进而导致多数单位出现经费支出失控严重的现象。
(二)预算控制能力欠缺
我国卫生事业单位运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因此相对非事业单位来讲,对预算管理多数不够重视。其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层面。(1)在进行预算编制期间,部分卫生事业单位不对开展的项目进行详细调研,直接依据当年的业务员情况和财务状况开展部门预算的编制,很多项目的资金都没有进行具体细化,进而直接造成后期在项目发生期间,资金失控,业务无法按照预算进行,既影响了预算的执行,同时还影响了业务的顺利开展。(2)部分单位编制预算方法不科学、在实际预算执行期间,经常出现资金的实际收支与预算不符现象,进而频繁地对预算进行追加、调整,让预算编制失去了对单位资金的约束效应,财务部门也无法依据预算对各项目的开展实施内部控制、内部监督。
(三)内部控制缺乏刚性约束
虽然一部分卫生事业单位已经积极开展内控工作,对人员的培训也相对到位,但是仍有少部分人员在开展内控期间,不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工作,而单位又没有建立完善的考评和奖惩制度,造成内部控制的刚性减弱,在业务的关键环节就容易出现工作人员舞弊、贪污现象,内控管理沦为虚设。
二、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策略
(一)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健全内部控制环境
卫生事业单位的领导,在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始终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需要对内部控制的合理性、执行力度与以及执行效果承担主要责任,因此开展内部控制,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卫生事业单位领导的宣传、培训工作,并强化落实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岗位职责。与此同时,卫生事业单位需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职业道德、业务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强化内部控制意识,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各项内控活动,在单位内部形成“人人知晓、个个参与”的良好内控氛围,尤其是针对财务人员,需要使其充分认识、并认真实施每一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发挥财务的监督功能。
(二)加强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卫生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其目的是为了单位实现社会效益,以具体业务作为依据,编制单位的财务年度总计划。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期间,要求卫生事业单位内部一切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按照编制的预算严格执行,确保内部会计控制效果。在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期间,第一点就是严格编制财务预算,细化预算的编制,详细明确预算支出标准、预算金额,对单位发生的经费性支出采取定额、定员分配原则,在进行项目专项经费分配时,需要将预算的约束作为基础,结合单位发展需要进行合理的预算分配。
在执行预算阶段,需要监督单位人员严格按照预算实施计划,将预算执行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负责人,同时对项目、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经常性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确保预算能够有序执行。
(三)施行岗位责任制,科学建立考核评价制度
卫生事业单位在开展建立内控体系期间,应明确岗位责任,并施行岗位责任制,建立财务人员相互监督机制,使人员之间形成“内部牵制”机制,首先,要避免业务经办与审核、会计记录、财产验收、记账以及档案管理等工作都由一人负责,财务相关的印章、票据也杜绝一人掌管,保证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机制。此外,对关键环节需要加强内控力度,例如单位资产使用、政府采购、资产处置等,加强收入、支出的票据管理力度,并对关键岗施行定期轮换,依据单位内控制度,科学制定考核评价制度,设立奖惩制度,定期、不定期对单位财务人员进行考评,确保内控执行效率、刚性、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管理效应,使单位内部各项业务实现规范运作。
三、结语
卫生事业单位的内控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反映出了当单位部控制体系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为了卫生事业单位可以积极响应全国深化改革,首先需要提高单位领导、全体人员的内控意识以及对内控的认知程度,加强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保证预算的制约性,对内部人员施行岗位责任制,建立考评制度与奖惩制度,有效提高内控刚性,以确保内部控制在卫生事业单位中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确保单位可以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沈雪皎.关于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18):248-249.
[2]王波.事业单位內部控制实施方案的优化[J].财会学习,2017(12):241-241.
[3]钟燕冬.对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7(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