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及事故预测
范文 杨 凡
摘要: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工程施工都是属于最危险的行业之一,工程施工的事故率也都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我国目前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工程施工较低的安全水平己成为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障碍,也阻碍了工程施工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事故安全管理事故预测
1.引言
事故致因理论是研究事故发生原因的理论,从而由此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和对策。事故致因理论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对安全观念和事故原因的认识不断深入,事故致因理论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2.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及事故形成的原因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工程施工事故率已经有大幅度的下降,但目前的安全形势仍然严峻,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重点调查和研究伤亡事故发生的规律,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安全水平的方法之一。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4类因素:
(1) 人的因素(Men)
人的因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产生的最直接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不安全的环境因素被忽略,也可能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还可能造成事故隐患并触发事故的发生。具体的不安全行为如:操作失误、以不安全的速度作业、用手代替工具操作;不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不安全着装;使用不安全设备;物体的摆放不安全等。
人的因素又可分为:一是教育原因,包括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和认识能力,缺乏安全生产的知识和经验,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技术和技能;二是身体原因,包括生理状态或健康状态不佳,如听力、视力不佳,反应迟钝,疾病,疲劳等生理机能障碍等;三是态度原因,缺乏对工作的积极和认真的态度,如怠慢、反抗、不满等情绪,消极或亢奋的工作态度等。
(2) 物的因素(Machine or Matter )
物的因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因素不仅包括机器设备的原因,而且还包括如钢筋等物质的堆放或储运不当的因素、脚手架等装置的设计或安装质量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又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
(3) 环境因素(Environment)
环境因素是指环境的不良状态。不良的生产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同时对机械设备也产生不良的作用。由于生产活动中露天作业比较多,同时,随着技术的深地下、高空化发展,地下施工、水下施工明显增多,因此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温度、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此外,人文环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在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中,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安全生产也就有了保障。
(4) 管理因素(Management)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只是事故直接和表面的原因,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发生事故的根源在于管理的缺陷或漏洞。根据我国上海市历年重大伤亡事故抽样分析,92%的事故是由于管理混乱或管理不善引起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适当的管理,选择适当的措施可以把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导致安全事故的管理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主要领导者对安全不重视,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不完善,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操作规章缺乏或执行不力等。
3.预测的概念及事故预测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3.1 预测的概念及方法
预测就是由过去和现在推测未来,由已知推测未知,也就是运用各种知识和手段,分析研究历史资料和调研资料,对事物发展趋势或可能的结果进行事先的推测和估计。
预测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产物,预测水平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古代的预测虽不乏成功之例,但几乎都属于经验性预测。现代的预测越来越科学化,现代预测是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历史与现状的信息资料的分析研究,探索、揭示其中发展变化的规律,然后根据规律,应用一定的预测技术,推断未来一定时期内发展前景、趋势,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预侧根据采用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定性预测法又称为经验判断预测法或主观、直观判断预测法,是主要靠预测者的经验、知识及综合判断能力,以定性分析技术为主的预测方法。其特点是:简便、通用、灵活、经济,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但缺乏严格论证,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容易片面,结果往往因人而异。它适用于:对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多变、综合抽象程度高,涉及社会心理因素多、难以量化,且具有新颖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事物的预测;在缺乏定量数据,缺乏数学、统计知识和计算手段的情况下进行预测;时间紧,且对预测精度要求不高时进行预测。如:专家会议法、Delphi (德尔菲)法。
定量预测是又称为数学模型预测法或客观、统计分析预测法,是以定量分析技术为主的预测方法。其特点是:较精确、可靠、稳定、科学,但较复杂、机械、往往费时、费力,成本较高。适用范围有限,一般适用于对变化较有规则、可量化的和具有短期性、战术性的事物的预测,以及在数据资料充足、完备、准确,并具有必要的数学、统计知识和计算手段的情况下进行精度要求较高的预测,当然运用此方法仍需结合定性分析。定量预测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法(如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因果分析法(如回归预测法)、马尔柯夫链预测法、灰色系统预测法等。在事故预测中应尽量采用定量预测方法。
3.2 事故预测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安全管理实质上是被动的事故管理,忽视了事故发生之前,每一个工作环节潜在的危险,工作重点没有从事故的追查转变到事前的安全预测,这就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很难落到实处。
事故分析是对己经形成的伤害结果和经济损失后果的分析,这对总结教训、重视预防工作是必要的。但要真正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就必须开展安全预测工作。加强事故预测,研究事故发生、发展规律,对政府安全生产管理宏观决策,施工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以及提高全社会对事故规律的认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建筑业联合会及工程建设监督委员会编. 安全员必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尚春明同志在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06
作者简介:杨凡, 男,湖北武汉人,工程师,本科学历,现供职于江岸区水务局,研究方向:排水行业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