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
范文 寿欣等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相比其他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本文试从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出发,分析融资困境成因,并给出相应的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以及针对政府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结构 融资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小企业总数占到了全国总企业的99%,他们提供了中国80%的就业机会,缴纳了全国40%的税收。然而,就是这样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却面临着巨大困境,数据表明,贡献全国GDP63%、工业生产总值74%的中小企业,却只获得了银行贷款的10%。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90%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融资,95%的小微企业从未与银行有任何借贷关系。
1.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造成管理者比投资者更了解公司运营的实际情况,从而造成了信息不对称。Myers优序理论认为,企业融资偏好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内源融资是企业内部融资渠道,主要利用留存收益、折旧税盾、向股东和员工集资等方式来获取资金。优点是可以保障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它成本低,风险小。外源融资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由于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产和盈利能力质量都达不到资本市场上市条件,所以如果企业需要进行股权融资,只有使用增资扩股、吸引风险投资者、产权交易融资等方法。债券融资主要采用银行借款、发行债券、金融租赁和民间借贷等方式来筹集资金。优点在于债务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起到税盾效果,增加企业的价值。然而, 随着企业负债比例的提高,企业的风险和费用增加,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增加。
2.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2.1资金存在大额缺口
《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75%的深圳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资金缺口达5700亿元,民间“高利贷”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 81%的中小企业认为一年内的流动资金无法满足需要,60%的中小企业没有中长期贷款。国家统计局《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表明,68%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上融资比较困难和14%的企业很困难。
2.2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都希望通过商业银行来筹集资金,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获得的信贷融资几乎都是短期贷款。根据对上海市中小企业短期融资的调查显示,靠银行间接融资的比例为72.5 %,企业内部集资比例为8.7 %,企业商业信用为2% , 其他渠道为16.8%。由于我国整体融资模式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中小企业将无法避免地遭遇麦克米伦缺口。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的中小企业融资调查表明,在新增融资中,通过金融机构、商业信用、发行有价证券等渠道筹措的资金占同期融资总额的69.9 % , 然而采用非正规金融渠道如民间借贷融资等高达30.1 %。中小企业70%以上的短期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企业内部积累能力强,企业可以利用自有资金投入。但如果处于较贫穷落后地区,资金普遍匾乏,企业只能主要依靠银行借款来进行外部融资。
2.3融资成本高,贷款期限短
由于短期贷款利率相对较低,中小企业更愿意选择短期贷款融资,银行出于风险控制考虑,也倾向短期贷款。相对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较多。
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
3.1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与大型企业有非常大的差距,50%以上的中小企业由于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会计报表失真。外界难以从财务数据中真正了解企业的真实运营状况,从而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同时,大多中小企业身处劳动密集型行业,出于对经营特点和竞争的考虑,供销商等企业信息不可能非常透明。
因此银行为了获取中小企业真实的运营状况信息,银行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提高了信息成本。银行为了补偿其运营成本,只得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
3.2银行信贷歧视
银行对中小企业产生信贷歧视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普遍资产质量差,抵押物不足,存在着较高的信用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若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导致到期无法偿还商业银行,将造成银行产生大量坏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每年我国因为银行贷款违约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800亿元之多,其中中小企业违约不在少数。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这些自身资金实力雄厚,经营业绩稳定,财务数据透明度高的集体成为了银行的宠儿。
4.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
4.1吸引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金投资
对于起步阶段的高新技术中小型企业,尤其是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企业,可以考虑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
私募股权基金(PE)主要投资有潜力的企业,并为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在被投资企业发展壮大后,可以从初始股权投资中获得资本增值收益。通常,它主要投向成长型及成熟型的企业,风险较低,收益也较风险投资少。与之相对的风险投资(VC)主要投资于早期项目或企业股权,比如天使投资,它投向项目极早期(甚至只有一个想法,缺乏团队和企业平台)。风险投资最重视的是企业未来的盈利模式,即商业模式。
4.2尝试众筹融资
若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是影视、艺术、文学、科技研发、教育培育等,可以考虑众筹模式融资,筹资对象是普通投资者。运行模式是由一名领投人发现项目后,先行按比例投入部分资金,然后再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引领其他投资者跟投,最后成立有限合伙基金入股项目公司。众筹的特点是拉近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投资者赞助创业企业不是出于逐利性、获取资金,而是真正切切支持这个创意项目,用这笔钱提前消费。积少成多,这种创意投资非常适合“草根”中小型企业,同时,这种类型的融资,企业不需要担心还本付息的压力,在其成功之时再“答谢”初期的投资者。
4.3借助融资担保公司融资
中小企业大多和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加上规模小、所有制多为私营企业、缺乏资产抵押,银行往往不敢借钱给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出现为就像银行和中小企业间的桥梁,一方面帮助金融机构选择了可靠的信贷投放对象,另一方面帮助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提供了可信的担保。
4.4争取“新三板”融资
在我国现行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中,主板、中小板主要聚集各行业中龙头性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创业板主要是规模相对较小的高成长性企业;“新三板”主要针对创新、创业型的中小企业。“新三板”相比主板和“创业板”,门槛要低的多,它便捷、快速的融资渠道更适合中小企业,而且企业在进入“新三板”后,可以逐渐向主板、创业板转板。
4.5 BOT,获得政府扶植
BOT(建设—运营—移交)是一种契约型投资方式。它是指私营企业参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造项目,与政府分享该项目的资源、风险和利益的融资方式。处于建筑工程、水处理、垃圾处理行业的中小企业可以考虑这种融资方式。
5.建议
5.1建立有利于企业内部积累的税收、财务制度
根据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内部积累性投资应该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然而根据我国企业的现状,内源融资所占的比例很低。因此,政府应建立有利于企业内部积累的税收、财务制度, 来减轻企业的税费。通过规范企业的利润留存、分配制度,以引导企业发挥创新能力,在提高经营业绩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内源性资本扩张。
5.2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整合了银行、担保以及政府财政等多项资源,是独立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主体,它具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及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为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支持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创新性的引入了成员担保机构实行联合担保的模式,成员担保机构通过组合增信和缴存风险准备金的方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连带担保责任,加强了贷后的监督,保证了贷款的按期顺利偿还。在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是政府发挥作用的媒介,它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优势,把平台的各关系方融合在一起。
5.3发展民营银行、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
大型国有银行的客户主要集中于信用良好、资产充足的大型企业,而对于那些中小企业往往总是置若罔闻。因此,发展民营银行,引导资金流入这些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是当务之急。泰隆银行是商业银行中推进中小企业信贷的典范,自成立起,它始终坚持服务当地的中小企业,借款100万以下的客户占到了总客户的90%以上。不同于那些主要关注财务报表的大型银行,首先,泰隆银行所关注的是“三品”(人品、产品与抵押品)与“三表”(水表、电表与海关报关表)。其次,泰隆注重客户经理与客户间的关系,借助人脉来积累客户,还实行了严格的问题贷款问责制,客户经理将对每笔贷款终生负责。再次,泰隆实行了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贷款利率细化为29个档次,设计出了适应中小企业借款“短、频、快”特点的金融产品。同时,泰隆还进行了创新式的多人担保贷款,这类保证贷款占到了所有贷款的90%,特点在于借款人将多个(可高达10余人)担保能力不足的保证人组合起来,实施共同担保,减少银行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借款的难度。
另外,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也需求进行金融创新,例如允许小微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投资、咨询等增值服务;允许优质的小微金融机构开展再融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业务。
5.4建立中小企业统一信用平台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建立了统一的授信制度。但中小企业却因为规模小等原因而被排除在了准入门槛之外。银行要借款给中小企业,无法直接查询企业的信用状况,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调查来弥补信息不对称,因此,国家需要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信用平台,将银行、税务、工商、法院等国家部门拥有的企业信用信息纳入共享,从而降低信息成本,优化融资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晓红, 黎璞.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系统工程, 2004(1)
[2] 赵蓓文.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中国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J]. 世界经济研究, 2001(5)
[3] 郑荣鸣. 中外企业融资结构比较分析[J]. 会计研究, 2004(7)
[4] 郝丁,年四伍.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_基于规范民间金融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5(1)
[5] 谢玲玲. 从泰隆模式看商业银行如何推进小企业信贷发展[J]. 财政与金融,201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