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会展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
范文 | 赵晓涵 摘要: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会展相关专业,会展专业有其独特的行业特点,作为学校本身,其目的是培养会展专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是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探索。本文以《会展概论》课程为例,从培养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会展概论》课程专业教学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更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方法,为高等院校在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会展专业 会展概论 面临困难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会展专业在其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高等院校中的专业开设也逐年递增,成为非常具有活力的新兴专业。但另一方面,新兴专业在高校中的发展也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实际行业脱轨、教学内容缺乏行业特色、教学设备短缺等现象。这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养成和本行业的就业都有一定影响。业内企业对高校会展教育注重实用人才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密切与产业和行业的联系,加强紧缺人才培养”。这都表明作为实践性强的会展专业,要求其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行业特色,培养复合型和开放性人才,所以在课程上同样也急需改进。 《会展概论》在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定位中通常设置为基础核心必修课程,一般开设在本科专业的一、二年级,涵盖知识面相对较广,对于初入专业学习的学生是一门打基础的课程。同时,作为概论性质的课程,具有逻辑性、抽象性、概括性等特点,所以,在理论教学中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需要积极分析和研讨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解决高校会展教育与就业需求的错位问题。 一、高等院校会展专业《会展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高等院校会展专业教学过程中,作为基础理论课程的《會展概论》教学模式相对比较传统,对于刚步入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广泛地讲授会展相关知识作为基础,但目前教学手段与培养目标存在脱节的现象,通过对《会展概论》教学模式的深入分析,目前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作为涵盖专业内容广泛的《会展概论》在教学单元的设计中,往往过于追求各个教学单元之间的完整性,这种面面俱到的单元设计使教学缺乏专题式的针对性设计,导致教学内容无法满足本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忽视了专业特色和行业特点,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掌握最前沿、最专业的知识。 (二)教学忽略学生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心的把握仍然以教师为主,单方面注重教师的传授过程,这样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专业知识的状态,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忽略学生在本专业中的主动创造力,这也是忽视了本专业的行业实践性特色。所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应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过于单一 教学方式和手段上,缺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及对学生之间差异性的观察。会展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更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会展概论》课程更应该在专业教授伊始就把握这一原则,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改变单一授课模式,提高知识传授效率。 (四)忽略课程考核标准和方式的多样性 《会展概论》课程内容涵盖面广,掌握基本教学内容是一般标准,更重要的是实践性技能和创新思维培养的考核。在理论考试作为传统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之上,结合行业自身特点,采取多种考核形式来检测学生对专业的实践操作方面的掌握情况,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二、会展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措施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会展概论》教学目标 《会展概论》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打破传统模式,以专业特点为基础,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体现会展行业创新性特色,把专业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应以引导学生了解会展专业为基础,增加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其次,以行业角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和态度,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策划案撰写能力;最后,结合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尽快与行业接轨。 (二)把握会展行业特色进行课程内容改革 《会展概论》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学生初步了解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增强专业兴趣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课程内容选择往往采取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和基本依据,目前《会展概论》相关教材虽多,但时效性差,并且无法满足不同高校对本专业的教学需求。所以,在会展专业实用性和前沿性的特点下,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只依托课本,要遵循实际应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了解会展活动内容和参与会展项目为目的,全面整合课程内容设计,提高教学水平。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教学法。会展行业具有时效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如何了解行业现状。案例教学法能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案例教学法还需要注意对于案例本身的选择和设计,既要来自于实践,又要经过提炼和整合。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对会展行业现状的了解,并能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给学生布置项目任务的方法,使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主动搜集各种资料,对行业现状进行调研,既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认识,又通过实际项目锻炼了团队合作的能力。授课教师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还应关注学生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每一个阶段,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教学法。根据会展专业特色,《会展概论》课程在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对行业现状进行主题调研和考察的实训教学。例如,《会展概论》课程中对会展公司现状的调查,在实训教学可以设置以小组为基础,调研当地会展企业发展现状,并完成调查报告。通过实训教学,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会展业发展状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课程评价方式改革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一般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试卷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会展概论》课程应以培养会展专业人才为目标,将实践环节记入到考核成绩中,通过课堂讨论、调研报告、实训操作等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这样,最终的课程评价将更能体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结束语 《会展概论》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会展专业基础课,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会展业有一个整体把握,增加对专业的兴趣。而会展专业的行业特色也要求《会展概论》课程不能像传统理论基础一样只传授理论知识,所以课程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和运用相关会展业知识,培养专业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未来步入专业领域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健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06):92- 95. [2] 邬适融.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会展专业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9(01):104- 108 [3] 韦汉昌.高职课程改革取向影响因素分析与解决策略[J].高教论坛,2012(03):33- 35. [4] 邓志虹.问题教学法在会展教育中的应用探析.商情,2009(03):103- 103. [5]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