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苏浙皖三省中小企业综合素质调查分析 |
范文 | 王译萱+陈敏+张爱悦+魏筱妍+叶金晶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三个省份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调查内容为创新、信息、资金、企业文化、制度等体现企业综合素质的不同方面。文章以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针对上述五个角度,结合企业性质与规模的特点,分析当地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三省中小企业综合素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苏浙皖;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文化;对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2014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首次明确了安徽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长三角城市群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苏浙皖三省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可想而知。由于一个地区的发展依赖于该地区产业的竞争力,产业的竞争力由其所包含企业的综合素质决定,而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决定了该地区企业整体的素质,因而,对苏浙皖三省中小企业综合素质的调查分析就成了重中之重。 为了调查苏浙皖三省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调查组针对体现企业综合素质的五个方面:创新、信息、资金、企业文化及制度建设,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三个省份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1份,合格率为84.17%,其中:企业主填写26份,其他管理岗位68份;按企业性质分,民营企业85份,外资企业14份,其它2份;按企业资产总额分,300万元以下的占10.89%,300-1000万元的占20.79%,1000-5000万元的占32.67%,5000万元以上的占32.67%;按企业员工总数分,20人以下的占14.85%,20-50人的占11.88%,50-100人的占17.82%,100-300人的占18.81%,300人以上的占10.89%。文章对企业创新能力情况、信息化建设情况、资金管理状况、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及各项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三个省份中小企业的现状提出提升其综合素质的对策建议。 二、三省中小企业综合素质各要素分析 1.创新能力水平分析 (1)中小企业产品与同类企业产品相比同质化现象明显,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一般 在对三省中小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调查时发现:仅有27.72%的企业表示不存在同质化的现象,而存在同质化的企业中,又有76.12%的企业反映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同质化意味着企业提供的产品品质、技术含量以及使用价值与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趋同,替代性强,对于一般品牌而言,免不了要进行残酷的价格战,对企业的经营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在此前提下,仅有28.71%的受访企业表示拥有较强的调整产品销售结构能力、市场变化应对能力。这意味着该地区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不占有主动权,也缺乏柔韧性。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效果受研发投入影响,效果显著 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可以由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体现,此项比例越高,说明该企业新产品对企业销售额的贡献越大,技术创新实现的效果越明显。技术创新的效果主要受企业拥有专利数量、专门技术研发人员投入数量、企业的研发支出影响,设计了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判断影响技术创新的效果的影响因子,结果见表1。 回归模型:R=a1Patent+a2Staff+a3Expenditure 因变量R: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 自变量Patent:企业拥有专利数量 自变量Staff:专门技术研发人员投入数量 自变量Expenditure:企业年均研发支出占年销售收入比例 根据表中结果,企业的研发支出(Expenditure)和企业拥有专利数量(Patent)的tStat值远大于2,说明技术创新实现的效果对企业的研发支出以及企业拥有专利数量有极强的显著性,而对专门技术研发人员投入显著性不够明显。新产品的研发往往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而资金的投入作用在产品的销量上并不能在短期内实现。中小企业往往体现为资金匮乏,资金的投入必须落实在正确的方向上,因而技术创新对企业要求的更应是在供应链中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明确定位。 2.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 准确的信息和及时的信息传递是企业决策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调查中发现当地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 (1)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没有充分重视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加工整合信息资源,使企业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从而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本次调查中,有56.43%的企业表示管理层对企业各项信息重视程度不足,这直接导致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专业人员和资金的投入明显不足:在回答“接受信息技术培训的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时,高达81.19%的企业此项比例在50%以下;在回答“信息基础设施投资情况”时,67.33%的企业回答“没有”或“不一定”。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的直接原因是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充分,但根本原因可能在于中小企業不具备充足的资金投入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人员培养。 (2)信息反馈对决策的辅助效果一般,信息渠道不能被充分利用 信息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对企业决策的作用上,调查中有58.42%的中小企业认为企业内外情报分析的能力一般或不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出于管理层对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则在于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畅通或已有的信息渠道未被充分利用:在对信息资源来源渠道的调查中,被利用最多的是网络资源,但充分利用此项渠道的也仅占59.41%,而从政府部门获取信息的则最少,仅占37.62%(具体数据见图1)。政府出台的扶持性政策以及行业协会的动态应当是中小企业尤其需要关注的,而非正规渠道提供的信息却可能会对企业的决策造成误导。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我国信息产业基础薄弱且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当地支撑配套环境(如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还没有形成等因素导致的当地信息渠道未能被完全打通。 3.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稳定的现金流是中小企业的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而三省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1)筹资渠道单一是当地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对“资金来源中不同筹资渠道所占比例情况”的回答中,自有资金占比达2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占抽样总体的93.33%;其次,商业银行贷款额占总筹资额20%以上的企业占49.33%。筹资渠道的丰富与否决定了中小企业资金流的稳定程度,过度依赖自有资金和银行存款,一旦存在一两笔大额的应收账款未能及时兑付,中小企业自有流动资金补充不足,经营情况恶化,这将直接导致银行提前收贷,中小企业将直接面对严峻的后果。 (2)对现金流量预算的欠缺和资金的监管不到位加重了企业的资金问题 在对“企业对哪几项编制预算,并及时分析控制预算差异,确保预算的执行”的回答中,仅有50.50%的受调查企业对现金流量编制并执行了预算。现金流作为企业经营运作的血液,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保证,是企业资信判断的首要指标,是企业付款能力的决定因素,如果忽视对现金流量的预算,将大大增加企业出现资金周转问题的可能性。在对现金流量准确测算的前提下,做好对资金的控制监管,将有效提高企业绩效,实现企业目标。然而在本次调查中,认为所在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好”或“非常好”的仅占58.34%,这说明资金的监管不善同样是当地中小企业出现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成因。 4.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分析 三省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一般,主要受制于企业决策的公开透明度不高。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部凝聚力,体现在生产经营中则表现为员工的积极性。认为员工积极性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层面上主要受企业决策的公开透明度、企业对员工建议的重视程度以及企业是否有统一的口号影响。因而设计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判断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影响因子,结果见表2。 回归模型:M=a1Transparency+a2Importance+a3Slogan 因变量M:受访者对员工积极性的打分(1为最弱,5为最强) 自变量Transparency:员工对“企业决策的公开透明度”的打分(1为最弱,5为最强) 自变量Importance:员工对“企业对员工建议的重视程度”的打分 自变量Slogan:企业有统一的口号,则值为1,反之为0 回归分析中,如果回归结果tStat的绝对值大于2,则该自变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中结果显示:自变量中企业决策的公开透明度(Transparency)和企业对员工建议的重视程度(Importance)的t Stat值远大于2,而企业是否有统一的口号(Slogan)变量的绝对值远远低于2,这说明企业内部凝聚力对企业对员工建议的重视程度有较强的显著性,对企业决策的公开透明度有更强显著性,而与企业是否有统一的口号相关性较弱,这说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在于喊出的口号,员工更希望看到的是参与决策和企业决策的公开和透明。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很大比例来源于个人创业或是以个人社会关系为纽带发展的企业,企业主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特有的文化,加大员工意见对企业决策的影响显然不易实现,因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果没有形成稳定的制度并严格执行从而来保证企业决策的公开透明度,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无从谈起。调查结果也佐证了前述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好的受访企业仅占49.50%,而规模在300人以上的中型企业在这项比例上仅45.45%,低于平均水平。 5.各项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分析 (1)内资民营企业较外资企业而言制度化建设理念落后 薪酬制度关系到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作用;同时,由于薪酬与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因而这在企业中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在调查企业薪酬制度的设置时,发现15.29%的内资民营企业不能建立职工薪酬长效机制,以业绩考核结果作为确定职工薪酬、职级调整和解除劳动合同等的重要依据,这一比例高于调查中外资企业的比例。原因可能是内资的民营中小企业家族控制特征明显,制度建设观念、管理理念落后或欠缺,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无法充分合理地使企业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能,最终将制约企业的长期发展力。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结果从另一方面同样可以证实这一推断:在对“企业是否能够运用金融工具有效转移或控制风险、管理外债,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回答中,内资民营企业中回答“否”或“不清楚”的占比43.53%,高于外资企业的数值35.71%,风险管理观念的缺失同样会增加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2)存在企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种类繁杂、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较大,容易造成重要资产不慎流失和资产重复购置。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同时做到定期清查。在本次调查中,有20%的微型企业没有对各类资产制定管理办法,定期清查、评估资产使用情况,这一比例高于中小型企业的18.89%,原因可能是微型企业处于初创阶段,制度建设不完善;同时财产清查的实地盘点法工作量较大、技术推算法对专业人才有一定的要求,微型企业尚不具备此类能力。 三、对策建议 对三省中小企业综合素质提升各项制约因素的分析聚焦在了企业技术创新效果、信息化建设程度、资金管理状况、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五个内部因素上,笔者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及时转型,明确定位 中小企业需要及时转型,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随着中小企业的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逐年上涨,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在逐步被压缩,依靠降价来打开并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额的策略越来越不可取。中小企业想要在弱肉强食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去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必要有自己的核心工艺或者拳头产品,就必须对现有的生产经营情况重新进行整合和调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转型并不一定意味着打破原有的生产模式,盲目地为了转型而去强行改变企业成熟的生产模式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这就需要中小企业的领导者根据自身和市场的需求来为自己进行精确的市场定位,找准突破口并持续深耕,在供应链的某一个环节做出自己的特色,例如在成本控制或者产品性能上能够超过市场平均水平,那么中小企业未必不能杀出一条血路,甚至能够逐步发展壮大。其次,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管理层级相对也较简单,转型的速度和成功率较大型企业也有很大的优势。 2.针对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采取改进措施,对症下药 中小企业应当针对上述五方面的制约因素制定措施,落实改进方案,总结起来可分为三个方面: (1)从认知层面而言,企业应当提高对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等因素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所发挥作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适合企业自身的资金控制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管理问责机制;同时注重吸引和招纳有专业知识的财务人才,将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企业应当注重资金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由企业内各部门应首先编制本部门的预算,再由企业管理层统一调配。这样既能保证各部门的运营在既定轨道的规制之中,又能集中分散在企业各处的闲散资金,从而实现资金的集中控制。 (2)在保证资金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础上,企业应当适当加大对技术研发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這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是人才的投入、理念的激发。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要积极与其他机构合作,交换各自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贸易、外商直接投资(FDI)、政产学研合作的机会,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 (3)制度的建设、经营活动的监管同样是中小企业管理层必须注重的方面。中小企业的从无到有一定离不开一个或者几个优秀的领导者,领导者决定了企业的下限,但是企业发展的上限就要看企业的制度以及制度的执行情况。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优秀的领导者也不可能做到亲力亲为,事必躬亲,那么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就成了减小企业面临的风险以及保持员工积极性,从而提升企业绩效的唯一途径。制度的执行需要有严格的监管控制,最为重要的就是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应当重视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将事后监管转化为事中监管、事前监督,及时将内部控制的制度缺陷、经营活动中潜藏的问题发现在萌芽阶段,从而保证企业经营成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余彩霞.企业信息能力基本框架研究[J].情报科学,2003(10):1113-1115. [2]李文彬.现金流,企业的血液和氧气[J].北方经贸,2014(2):104-105. 作者简介:王译萱(1996.08- ),男,江苏扬州人,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会计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