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小供电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范文 卢清源
摘要:当前我国中小供电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培训仍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概括了中小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培训面临的形势与特点,以具有代表性的广西G供电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对该企业在员工安全生产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诊断,并针对其面临的形势与特点,提出了上升到同类企业层面的解决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 供电企业 安全生产培训 案例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小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培训面临的形势与具有的特点
(一)当前中小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培训面临的形势
安全生产事关人的生命安全、社会安定与和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于2010年4月15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9006—2010)》[1](以下简称《标准》),并号召企业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2014年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要求各级政府、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3]中提到:当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是重视的,并在安全生产各方面投入较大,积极防范事故发生。然而,与规模以上企业普遍重视安全生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事故隐患多。近十年来,供电公司发展迅速,每年售电量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5%以上,电力供求关系已被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4]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居高不下,电力安全保障面临严峻考验,对供电行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在一些中小供电企业中,仍普遍存在着管理者与员工对安全生产培训认识落后、体系不健全、责任和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其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生存发展。综上所述,我国当前中小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形势紧迫,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有待大力加强。
(二) 中小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及其培训工作的特点
中小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及其培训工作具有如下特点:其一,电力供应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专业性强,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二,安全生产环节及其隐患多,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供电中断、人员“群死群伤”,安全生产培训是企业最重要的培训;其三,安全生产培训面向的人员多,任务重,必须持之以恒,才能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知识、技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员工的安全习惯,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与带来的损失,保证生产正常运行;其四,普遍存在培训体系不够健全、师资不足和资金短缺等问题。
二、案例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文研究的案例对象为广西境内某县级水利电业有限公司(下文简称G公司),其是县内唯一的供电企业,现有在职员工387人(包含劳动派遣工133人),具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61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24%。该公司下辖9个乡镇供电营业所,10座35KV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基本覆盖全县电力供应,2014年完成供电量3.05亿千瓦时,售电量2.77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1132.43万元。G公司在员工安全生产培训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资料来源:实地访谈)
(一)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其具体表现为:一是G公司没有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二是G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人员配置不足,人力资源部门仅由3人组成,而且此3人的学历均不高,也非电力专业;三是没有建立健全培训工作责任制度,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含安全责任人,下同)责任与培训制度;四是,没有建立安全生产培训与绩效考核挂钩制度,即安全绩效制度。致使G公司安全生产培训体制机制不完善,许多工作流于应付和走过场。
(二)培训对象安排与培训内容设计不够合理
在安全生产培训的对象安排上没能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有關要求,对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分类培训,培训对象多局限于操作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培训内容的设置上,没能根据不同类型的岗位要求设计,如安全管理人员应主要培训安全生产法制法规、安全生产规程与应急预案编制,操作岗位人员应主要培训安全生产规制及安全操作规程。此外,培训与实操的内容陈旧落后,约40%的培训内容已不符合实际要求(例如,培训与实操案例中的变压器还是90年代初的变压器,而现代变压器已有了较大进步与改变)。由于G公司没有树立安全生产全员培训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理念,没有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来设计与更新培训内容,因而导致安全生产培训面较窄、针对性不强、员工参与度积极性都低、效果差。
(三)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G公司虽然已经逐步加大了安全培训方面的投入,比如建设电力高空作业实际操作练习场地、购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装修教室等,在培训的硬件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师资力量作为影响培训质量的核心要素,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G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师以 “老师傅”为主,约占60%,大学相关专业兼任教师,约占30%,企业管理者兼任教师,约占10%。“老师傅”拥有专业的实践技能与操作经验,但却缺少专业理论的知识以及专业的教学技能。虽然公司有意识地在招聘时选择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员工作为专职教师,但是在实际中却忽视了专职教师就任后的培训、锻炼和知识更新,致使他们缺乏教学素质、知识陈旧,进而影响到培训质量。
(四)培训工作欠规范与严格
其具体表现为:其一,没能定期和应时进行生产安全培训,如入职培训不统一、岗中培训不定期、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后不及时开展培训;其二,没能突出安全生产培训,如入职培训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各项规章制度、企业项目、基本技能培训、岗位工作职责等,但其中没有安全生产方面的专项内容;其三,培训结束前会通过笔试来确定培训是否合格,但培训考试基本为开卷考试,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些做法导致G公司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不规范、重点不突出、不能与时俱进、效果不佳、培训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等问题的出现。
(五)培训资金不足
G公司虽然能按照《企业职工培训规定》[5] 的要求提取职工工资总额的1.5%用作职工培训经费,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未能突出安全生产培训的分量和严格执行专款专用的财务原则,其导致安全生产培训专项资金短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
G公司以上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高层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形势政策不大掌握,对安全生产培训意义认识不足;其二,企业目前尚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培训的重要性未得到全员重视,尤其是高管层的重视;其三,安全生产培训的投入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果;其四,培训管理体制机制落后。
三、解决中小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培训问题的对策建议
由于G公司在体制、规模、业务性质、人员构成上在行业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其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中小供电企业中亦具有普遍性,因此可以将解决该公司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上升到同类企业。以下是本文提出的解决中小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培训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大力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及其培训意义方面的宣传
企业主管领导暨安全生产最高责任人要带头学习,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及其培训意义的宣传,责成有关部门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文件、简报、广播、橱窗、板报、标语口号等形式,大力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及其培训意义的宣传教育,以形成宣传氛围,提高全员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意识,重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主动接受安全培训教育。
(二)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体制机制
企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的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评定工作,并按照《标准》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项基本规范,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培训机构(最好是将安全培训机构从人力资源部门分离出来,划归到生产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该部门责任制度,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安全教育专项培训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其包括分类培训、考核、档案、效果评估、安全与绩效挂钩等制度。
(三)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开展分类培训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根据《标准》基本规范的要求,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操作岗位人员开展分类培训,其中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以安全生产形势政策、法制法规为主要培训内容,对操作岗位人员要以安全生产规制及安全操作规程为主要培训内容。对新入职人员在进行生产技能培训的同时,要开展公司、片区(所、站、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对已入职人员要定期和应时(本文特指新形势出现、新规制出台、新技术工艺或新设备设施启用之时或之前)开展岗中安全教育培训。此外,还要通过调查研究,开展安全生产培训需求分析,适时调整、更新培训与实操内容及其硬件设施。为此,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培训部门应编制中期与年度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规划、计划,并严格执行。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只有对师资队伍开展组合、培训、考核与激励才能提高师资队伍的力量及其教学水平,保证培训质量。具体可如下操作:一是,建立一支多元化的师资队伍。由于与“老师傅”相比,专业的教师对培训课堂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因此企业应加强两者的沟通学习,取长补短,企业内外、课堂内外相结合,建立一支既拥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实践技能与操作经验的培训师资队伍。二是,加强现有培训教师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企业想拥有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培训教师,首先得让他们从繁忙的工作生产中“解放”出来,营造宽松环境与有利条件,使他们在专业知识、培训内容、授课水平、实操技巧等方面得到更新与提高,保证培训内容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促使安全生产培训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和实用性。三是,规范对专(兼)职培训师资的考核管理。企业对培训教师的培训效果,应通过对培训满意度的调查,以及对培训人员的表现考核,综合、及时地进行总结。对培训效果突出的予以奖励和表彰,对多次考核不合格的应取消其教师资格。四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高报酬,吸引学校、企业那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人员参与到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中来,使安全生产培训师资队伍力量壮大起来。
(五)严格过程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严格过程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为此需要做到:一是,严格培训考勤。安全生产培训应以集中封闭形式为主,并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對缺勤超过要求者不得予以参加考试。二是,杜绝培训考核走形式。考试应以闭卷方式独立完成,不合格的必须重新学习与补考,补考不及格的不得入职或留岗。三是,知识考试与技能考试分开。即在培训中,尤其是在入职培训中,必须把安全知识培训与安全实操独立出来进行考核,以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四是,严格执行复审培训。对持有特种作业(电工和高处作业)操作证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三年一次的复审培训制度,其培训不得因为经费、时间等走过场。五是,重视安全实操。例如,由于电气设备是发生火灾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在安全实操中,应该增加消防模拟演练的部门、人数和次数,以强化安全员的消防意识,保障安全生产。六是,建立证书与档案制度。即给考试合格者颁发证书,予以认证,并记录到员工个人的安全培训档案之中(包括员工从企业外部专门培训机构获得的证书),以便于管理和查缺补漏。此外,还要及时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培训效果的测评工作,以便于改进培训工作与提高培训质量。
(六)提高培训预算,多渠道筹集培训经费
此项工作的开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企业年度培训预算。可效仿四大高危行业企业,把企业年度工资总额中的1.5%提升至2.3%,并划拨为培训经费。二是,员工适当分担。俗话说“花自己的钱才心疼”,企业出钱让员工培训,员工往往不珍惜、不专心,而由员工分担部分培训费用,则能更有效地提高培训的效果,使员工对培训更加专注。三是,严格规范培训资金的专款专用。杜绝把培训专项资金用来作为招待等款项,应对培训资金建立单独档案,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2010- 04- 15.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9.
[3] 阚珂,杨元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4:8.
[4] 李俊菊,边巴,王超.刘小华,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探究——以电力行业为例[J].企业家天地,2014(07):55-56.
[5] 劳动部、国家经贸委.企业职工培训规定[Z].劳部发[1996]370号.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