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生产目标下的企业安全管理职责体系构建 |
范文 | 陶昌隆 摘要: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安全事故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常常给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这些事故的发生都与安全管理不善有密切的联系。在我国现阶段,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以生产管理为主,常常忽视安全管理,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能够在保障生产目标的前提下,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将对企业安全管理职责体系的构建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为企业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生产目标 安全管理职责 体系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B 根据相关信息表明,安全事故已经成为生产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全球每年发生安全事故的数量已经超过1.2亿,其中导致劳动者死亡的案例已经达到22万之多。为了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我国非常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并且将安全生产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切实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即使如此,安全事故依然频发,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为此,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一、生产目标分析 在经营管理中,企业生产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想要确保生产力的提高,必须要做好企业的生产管理,确保生产系统的有效运行,保质保量完成企业制定的生产计划。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必须要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企业的有限资源,尽可能降低企业的消耗,节约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实现企业竞争力提高的目标。从这个方面分析,企业的生产目标就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取得竞争优势。 二、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一)管理组织形式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企业的法人代表是第一责任人,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对企业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最高指挥权以及调度权,所以企业的法人代表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负有重要责任。在企业法人代表之下,则是属于企业的分级管理,它是指将企业从上到下,分成若干个安全生产管理层次,同时要明确各个层次的具体责任,实现安全管理的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层次与企业的规模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综合目前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情况可以得到,企业的管理层次一般会分为公司、车间和班组,而对于安全管理层次而言,则常常被分为决策层、管理层以及操作层。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生产责任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中,明确的指出了各类人员的具体责任,制定的依据则是按照部门以及人员的职责为基础,充分体现责任权利的统一性。为了能够提高制度的有效性,企业必须都要建立完善的制約以及激励机制,在奖罚分明的前提下,提高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积极性。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责任到人,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有效性。 (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为此,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的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企业能够在保障生产目标完成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企业所有员工都必须要遵守相关制度。一般可以将企业的规章制度分为综合类管理、安全技术类管理、职业卫生类管理等几个方面。其中综合类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总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等;安全技术方面主要包括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防火制度、工种操作流程等;职业卫生方面主要包括职业病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必须深入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且采取严格执行的态度,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四)企业安全生产检查 导致安全事故引发的重要因素就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安全隐患没有及时被发现,并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建立良好的生产环境。为了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组织好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种行为,是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企业实现生产目标的基础。一般而言,安全检查可以分为日常性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以及不定期安全检查几个类别。在安全检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详细的掌握检查情况,一般都需要及时的填写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根据用途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公司级安全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专业安全检查表等。安全检查表的制定并不随意,它是企业安全检查数据的重要来源,在制定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检查的实际情况,做出初稿,然后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后最终决定。 三、安全管理职责体系建立 (一)体系建立的目的与原则 1、安全管理职责体系建立的目的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是企业完成生产目标的基础,为了能够在确保完成生产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企业必须要建立安全管理职责体系。它主要是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牵扯到的部门、职责、程序、资源等各种要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下,形成一个规范的动态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在实施生产活动的同时,做好风险分析,确定可能发生的危害以及后果,从而可以提前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尽可能降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受到伤害的几率,确保企业的生产过程能够安全进行。 2、安全管理职责体系建立的原则 为了能够确保安全管理职责体系的建立更加的科学、有效、可行,企业在建立安全管理职责体系时,必须要遵守可行性原则。在企业中,领导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是所有企业职工的学习榜样,为了能够确保安全管理职责体系的落实,领导必须要身先士卒,为其他企业职工树立学习典范。对于各层次的具体要求,必须要阐述清楚,让员工能够领会到体系的实质,从而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对于企业而言,一把手的承诺具有重大的号召力,是领导决心的最直接体现,所以必须遵守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安全管理职责体系包含众多行为准则,它们的制定都必须要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和制度,按照可行性的原则制定。 (二)安全管理职责体系的构建 1、安全隐患的分析 安全隐患是企业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企业想要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必须要加强安全隐患的管理,这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问题。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危险源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危险源,为了做好管理,必须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尽可能约束或者限制能量物质,减少危险源的风险。第二类危险源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者限制后,不会发生意外释放的危险源。但是这类危险源的限制因素一旦遭到破坏,那么很容易引起事故,所以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第二类危险源的约束条件。 2、安全管理职责体系的建立 在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职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各个部门履行责任的标尺,为此,想要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职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必须要将责任落实到人,构建一个全面的安全管理职责体系。在企业管理中,常常具有多个管理层,通过层层管理的模式,实现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管理层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是彼此之间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确定职责内容时,一般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做好管理层级的职责定位工作。其次,确定管理层级的职责分工内容。最后,制定好岗位安全管理职责。 四、基于生产目标下的安全管理职责体系构建的配套措施 企业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同时,还必须要以完成生产目标为基础,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主导因素,如果企业仅仅确保安全生产,无法按企业生产计划完成任务目标,那么企业的竞争力依然无法得到提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与安全管理职责体系相配合,确保生产目标的实现。 (一)安全管理指标 安全管理指标的确定是为了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一般事故会带来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等影响,为此,在安全管理指标中,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影响生产被确定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指标。 (二)安全指标的权重 在安全指标评价的过程中,权重的确定是评估体系的重要环节,权重设定的方法有很多,为了能够科学客观,企业可以将各个要素为企业带来的实际损失作为客观依据,结合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进行权重设定。 (三)目标完成情况 为了能够切实提高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企业必须要重视生产目标与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因此,在评价安全管理职责的同时,还必须以目标完成情况为评价指标,实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管理目标。 五、结束语 在当今经济快速發展的时代,企业想要实现竞争力的提高,不仅要做好生产力提高的相关工作,更好做好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企业必须要积极落实,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实现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1] 费学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指南[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9. [2] 尚勇.国际安全生产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宣传教育中心.政府安全生产责任与监管工作指南[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