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问题与改进策略分析 |
范文 | 李刚 摘要:事业单位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是将人才作为主要的竞争要素。其中,人事管理工作为人才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性,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新变革。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需要对事业单位进行变革与发展,为其建立完善的经济体制以及人事管理体制,是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主要表现。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事管理 人才管理 岗位设置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1 事业单位的定位 事业单位是我国为了社会发展利益,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在教育、科研、文化以及卫生活动中执行社会服务工作。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较,它是不盈利为发展目的单位。同时,事业单位是以财政、其他单位资金作为经费进行活动,不以经济效益作为回报。所以说,事业单位是一种行政机关,是政府按照政府的管理模式来实现。在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中,都在使用党政机关管理方式,基于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分析与表明,事业单位聘用的人员需要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在国家政策安置、人事管理权限都是上级决定的。该条例实施后,改变了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合同关系,打破终身制。同时,也实现较大的人才流动性。但是,由于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原因,导致在现在事业单位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部分需要改进,所以,在下文中,针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为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保证对人才结构进行合理优化[1]。 2 事業单位人事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和一些企业在对人才进行选拔的时候,选择优秀人才,并有效运用,能够获得良好的工作成绩。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是将人才作为核心因素,尤其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对人才进行选拔,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对现代化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岗位设置不合理 基于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新规定的分析,一些事业单位中设置的岗位比较少,各个岗位与实际发展情况不符合,很多岗位的设置都不是依据发展需求确定,是根据人员需求对其设置。同时,有些企业为了维护岗位的合理执行,按照现有的人员制定需求,导致一些岗位出现严重空缺,也无法人才提供补缺。有些事业单位在对岗位进行划分期间,其存在的岗位类别、岗位标准不同,导致管理工作与岗位之间产生较大差距。同时,一些岗位职责不够明确,无法促进各个职责的明确发展[2]。 2.2人员选拔不合理 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工作中,最为主要的工作任务为人才选拔招聘工作。人才招聘工作是事业单位综合人才引进的主要途径,该工作的执行与工作质量、事业单位的积极发展存在较大关系,影响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同时,我国的事业单位还在使用传统管理方式,对人才招聘期间要求编制。同时,这些编制工作都是上级单位决定,不管需求条件如何,当上级部门同意后,就可以入职。但是,受编制数量的影响,工作岗位选拔幅度小,人员选择范围小,从而导致该工作的执行存在较大局限性,无法对更多人才积极引进,从而导致一些人员冗余、岗位空缺现象的产生。在近几年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尽管我国事业单位的编制在不断改变,但是在实际执行期间还存在一些问题,还在一部分使用合同制对人才进行选择,该方式对双方都产生较大限制。并且,该工作中也没有为其出台相关文件,促进工作执行的公平与公开性,从而影响人才的有效选择[3]。 2.3机制与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建立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因为在当前激烈的市场发展下,事业单位建立的激励机制与当前时代发展需求不相符,从而影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发展积极性。在薪资方面,各个岗位都是国家规定标准对其进行发放,在收入与工作成果上存在严重不足,在整体上,不仅薪资制度的弹性差,也无法实现均匀分配,从而影响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工资的发放与晋升无关,无法达到有效的激励作用,也无法促进其效果的实现。在这种发展情况下,将会引起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也无法促进事业单位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在考核工作中,还在利用问卷方式对其执行,实现的标准不统一,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4]。 3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问题的改进策略 3.1对岗位进行合理设置 对岗位进行合理设置,保证各个岗位职责更明确。在对事业单位的岗位进行设置期间,不能单纯地对上级事业单位岗位、编制要求进行思考,还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进行研究。同时,在工作中还需要根据人才综合素质、工作服务能力进行思考,保证能够满足岗位、人才发展需求。并且,在对岗位进行设置期间,还需要保证各个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职责都能满足相关要求,将各个人员的职责进行划,保证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水平、专业技能得以提升,并符合一定的工作需求。在事业单位中的各个岗位,需要对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促进工作职责的合理性,从而为自身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在该发展情况下,不仅能维护好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还能促进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执行[5]。 3.2人员的优化配置 为了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置,需要促进人才引入机制的优化性。在传统方式下,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是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也不符合市场的竞争需要。所以,在事业单位对人才进行招聘期间,可以利用公开招聘方式,引入一些优质人才,并促进事业单位的创新性与改革发展。对聘用制度进行变革,改变了传统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保证招聘工作的执行能够按照相关程序以及相关标准严格执行[6]。同时,还需要对考试科目以及考试习题进行合理设置,保证在公开招聘工作中能够实现考核工作的综合性,促进人才选拔的公平、公开性,在这种发展程度上,不仅能做到最优录取,还能为的事业单位选择出优秀的人才。不仅如此,事业单位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对选拔范围进行扩大,基于优秀的人才选拔工作,对各个岗位人才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各个业务的合理执行,促进工作人员各项能力都能得以提高。在该发展情况下,各个工作人员的自身才能不仅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各个岗位中,也能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7]。 3.3制度的完善性 制度的完善性需要为其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与考核制度。对人才的引入和合理利用,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工作的稳定执行。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自身技能与技术为工作中的主要载体,能够促进各项业务的积极发展和进步。同时,人才的产生也决定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与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直接联系,所以,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对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自身素质进行培养,保证在积极培养期间能够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促进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提升。在该执行条件下,不仅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人员创造工作的积极发展,还能维护激励机制的公平、公正发展。对于事业单位的薪资制度,在社会发展中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该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事业单位在薪资发放期间,没有重点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自身素质等各个方面进行思考,所以,需要促进薪资制度的完善发展。可以将薪资制度与工作人员的工作业务量、工作效果联系,并为其制定薪资发放标准以及严格的奖罚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重点关注工作人员在不同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明确工作人员之间的差别,并根据工作人员的自身需求以及自身能力,为其制定科学、合理以及公平的晋升机制。基于完善的激励机制,还需要明确工作人员的业务需求以及薪资比例,并给予适当的汇报,在该情况下,不仅能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维护工作的长期进步与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在现代社会进步与发展中,需要根据自身发展要求,结合人事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其构建符合的管理制度以及执行方案,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促进工作更规范,这样才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事业单位各个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獻: [1] 文英.浅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0):109- 110. [2] 李清章,胡颖欣,张京,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可行性及缺憾[J].人才资源开发,2015,(14):88- 89. [3] 于安.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用制度的立法新制研究- -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在公立高等学校的适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6):60- 64. [4] 陈敏.论人事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并轨——兼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弊端[J].政治与法律,2015,(2):122. [5] 吕娜.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4,(3):311. [6] 魏成亮.浅谈提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8):196. [7] 杨鹤.新形势下提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效率的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15,(14):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