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山东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
范文 | 仇善章+宗成倩 摘要:发展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是山东省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是目前济南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圈的建设与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还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其不利因素,提出了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促进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济南 都市圈 文化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1]山东省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出台了许多关于文化建设的相关文件并加大落实力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近年来,山东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省GDP中的比率逐年上升,全省各地市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建设示范区。其中,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最具代表性,是山东省产业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 1.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济南都市圈主要范围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7个城市。具有得天独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利条件。第一,7个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北通京津,东依滨海,南下苏皖,西靠华夏中原腹地,四通八达,铁路公路纵横交错,有利于文化创意市场孕育和人员集散;第二,济南周边有泰山文化、曲阜孔家文化、大汶口文化、水浒文化、中都文化、黄河文化、齐文化等重要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与济南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泉城文化相得益彰,对于全国游客具有很强的虹吸效应。目前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还不够大,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第三,山东省既是经济大省又是人口大省。济南市是全省的经济文化中心,文化产业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且后续投资数额巨大,济南都市圈内文化馆有上百个,文化类建筑数万座;全省上亿的常住人口以及绵绵不绝的流动人口有利于打造文化超级市场,而且济南都市文化圈特色产品数量众多,龙山小米、章丘大葱、平阴玫瑰、鲁绣黑陶、泰山木鱼石等吸引全国商机。第四,济南都市文化圈饮食文化别具一格。泉城大包、黄河鲤鱼、羊肉烧烤、鸡蛋灌饼、香辣田螺、泰山煎饼等名扬天下,令人闻香而来流连忘返,成为弘扬和宣传济南都市文化圈的最佳铺垫。第五,济南都市圈拥有大量文化人才。济南都市圈内高校众多,专家学者扎堆,文化气氛浓重,拥有丰富的文化巧匠和产业急需人才;第六,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省10%以上,拉动了居民消费,成为山东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都市圈民众收入增加,群众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急剧增长,为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第七,济南都市文化圈文化活动频繁,“泉城文化”“泰山文化”等影响深远,全运会、大型足球赛事等经常在济南都市文化圈举办,有利于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将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推向全国。 2.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创意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并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济南都市文化圈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不利因素有:第一,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大。根据调查,山东省的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和质量和北京市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和江苏、浙江等省份比较也存在许多不足。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各省市纷纷效仿。然而,山东省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济南都市文化圈的重要意義。山东省出台的专门针对济南都市文化圈的政策文件少之又少,已有的文件政策比较宏观,实用性不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导力不足,支持力度不大。第二,产业规划不系统、不均衡。山东省缺乏针对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的系统规划,省委省政府对泰安、淄博等济南周边地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了解不够透彻,缺乏因地制宜的有效布局,尤其是对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和建设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已经建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杂乱无章,功能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大多数产业处于无组织发展状态。第三,缺乏文化创意产业专门人才。虽然济南都市文化圈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但是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专业人才仍然缺乏。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短缺本来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但是由于山东省的工资待遇相对于其他沿海城市较低,人才外流现象非常严重。由于人才外流,也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异地搬迁外流,给山东省造成了不少的经济损失。根据调查,济南都市文化圈首先缺乏文化创意项目策划、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人才,其次缺乏高端产业经营人才。第四,文化创意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济南都市文化圈本来具有很好的创意产业发展基础,但是中小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信息不畅、管理不善等诸多问题。导致中小企业在文化创意市场的盈利率不高,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得不到正常发展,这更进一步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信誉度,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都顾虑重重,导致中小企业资金匮乏,投资缺乏后劲,产出达不到预期目标。第五,济南都市文化圈中的文化产业中介机构不发达,假大空的中介机构充斥其中,打政策“擦边球”,欺骗文化企业和文化消费者的现象屡禁不止,文化产业中介机构需要进一步规范并加强监管。 3.促进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成立专门的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和布局 成立以省长挂帅的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重点研究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建设项目、项目布局等,审定并废除原有政策的不合时宜部分,重新制定有利于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人才、税收、产权等各项政策,使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政策可依。济南都市文化圈内的文化局、宣传部门、新闻单位、出版单位、旅游风景委、艺术中心、文化艺术协会组织等需要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出面理顺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做好文化艺术宣传、推广和服务工作,共同为济南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圈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3.2搭建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平台,提供信息服务 当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文化创意产业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反映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水平。为了尽快推动我省优秀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繁殖成长,并走出山东走出国门,政府应尽快组建和成立专门的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平台,为全省全国有意于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实用的信息,为济南都市文化圈培育文化知名品牌,为全国文化消费者提供信息,为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优秀人才寻求创业与发展道路提供信息,为文化文艺博览会、签约会、文化论坛等文化创意产业活动提供免费的信息宣传服务等,进一步提升我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力。搭建信息平台要树立大格局服务理念,注重内涵建设,坚持公益性的特点,注重与营利性平台建设的区别,处理好信息与文化产业建设的多层次关系,发展专门为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信息数据平台。 3.3树立品牌意识,寻找文化创意产业突破口 做好调研工作,挖掘具有市场潜力的创意项目作为突破口。具体建议措施有四:一是集中济南都市圈文化与科技力量,开发特色鲜明、易于推广的文化创意产品;二是政府加大投资与扶持力度,号召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参与文化创意品牌建设;三是加大创意品牌宣传,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营销模式;四是振兴与文化相关的其他产业,打造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例如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互为需求[3];再例如交通运输产业、教育产业、旅游产业、饮食业等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配套作用;第五,利用名人效应发展济南都市圈文化创意产业。邀请、聘请国内外文化艺术名家大师来济南参加文化艺术活动,吸引他们来济南都市圈工作,集中专家学者为济南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圈特色项目著书立说,为将来的文化艺术创意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4加强建设济南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圈基地和文化园区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扎稳根基,有序推进,造福子孙。目前,济南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圈已有的基地和文化园区普遍规模不大,品牌效应不强。山东省每年都会对济南都市圈内的一些文化遗址投巨资进行及时修缮,但是大多数修缮工作只是注重了维护文化遗址的原貌,忽略了在原貌基础上加上文化创意的元素,做不到让观者每一次到来都有一种耳目一新有创意的感觉。下一步应该从“创意”出发,集中研讨与设计创新项目,挖掘文化基地和园区的开发潜力,打造令人流连忘返的文化创意圣地。同时多方位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入济南都市文化圈产业园区建设,引进国内外大型文化企业入驻文化圈产业园区,进一步扩大济南都市文化圈的国内外影响,吸引全世界的文化商机汇聚山东,为建设“文化山东”、“特色济南”实现“一圈一带”的战略目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于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7(01):156- 161. [2] 李雨函.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01):35- 37. [3] 詹双晖.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多种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02- 23(0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