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加工专业教育探究与分析 |
范文 | 刘莉莉 吴喜莲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加工专业视为企业培养合格数控机床操作技术工人为重要目标,同时兼顾为学生和企业的今后发展储备知识和人才。要完成这一使命;首先要转变办学模式,走特色之路,其次应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完善教育教学手段,健全实习实训基地,筛选优质生涯,配备“技艺型”教师队伍,与相关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构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真正适应社会与企业所需的合格数控加工技术人员。 关键词:数控加工 专业培养 探究分析 一、 绪论 1.“中职”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简称,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术人才的教育领域,其中等的涵义首先是招收对象界定为初中毕业生,其次是相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的。 九十年代为满足高等教育扩招的需要,许多中等学校均升格为高等教育机构。现在的“中职”学校大部分是新办或转型来的,办学时间短,原始积累有限,“中职”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 (1)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规模迅速扩大。“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100多亿元,重点扶持建设2000个实训基地、1000个重点职教中心、2000所示范性职业院所。其中中央财政安排3.3亿元,重点支持3万名中职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各省组织12万名中职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去年全国中职招生规模达830万人,基本形成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相当的局面。 (2)实习实训条件严重不足。由于办学时间短,规模迅速扩大,人们传统择业观念没有根本转变等原因,造成市场无序恶性竞争,另外贿赂招生等不正常现象普遍存在,各学校为求生存,硬件投入少,数控加工实习实训设施严重不足,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台数控加工设备都没有。 (3)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中职”数控加工教育必需“技艺型”的教师队伍。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是学校毕业就进入教师岗位的理论型人才,这其中有部分为“半路出家”非专业教师,少部分是聘用企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型”教师,造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传授上的脱节。 “中职”招收对象绝大部分为初中毕业未进入高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甚至有少部分为初中未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存在厌学、逃学的恶习,较难管理,综合素质较差。 (4)教育教学方法落后。国内现代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教育教学方法仍然是沿用“一个课堂,一个中心”的说教模式,即学生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以教师讲课为中心。 2.“中职”数控加工教育的任务 “数控”是数字控制技术的简称。“数控加工”是通过数字控制技术控制机床进行金属切削加工。 “中职”数控加工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机床操作工人。使其既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分析加工程序和加工工艺,直接或利用编程软件能够编写简单零件的加工程序,又具有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的工作能力,同时为学生以后深造奠定基础。 二、分析“中职”数控加工教育 1. 转变办学模式 数控加工专业不是香馍馍,更不是用以招生诱人的美味,应端正办学态度,坚决杜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空谈主义作风。充分利用有限人力、财力、物力办特色学校、特色专业,迅速提升数控加工专业学生的素质,扩大社会影响,促进数控加工专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走校企联合的道路。学生在校先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到企业现场实习,接受技能的培训,再返回学校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和巩固操作技能,最后走上社会,又返回企业。这样学生就能带着“疑问”到企业,又带着“问题”回学校,最终“疑问”和“问题”都得到解决,顺利适应市场,适应企业需要,成为一名合格创造性生产的技术工人。 2.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教学方法,根本不能培养出合格的数控加工人才,“中职”学校数控加工的教育教学方法应具有以下特征: (1)解除现有教材束缚,筛选优质生源。现有“中职”学校数控加工的教材是高等教育教材的缩写本,难以适应“中职”教与学的需要。应以生产实践技能为中心,综合安排现有各学课的知识内容,以典型零件加工为教例,围绕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传授所涉及的知识点。数控加工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点多需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而现阶段中职学校仍处于求生存阶段,生源质量较。,故而,应依据数控加工专业的特点,先招录通过短暂时间的教育观察,择优一批文化基础较好,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勤恳努力的生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现在“中职”学校的生源百分之九十左右为农民子弟,基本上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综合素质较差,只有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应以“项目”为教学内容,采用分组讨论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其能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参与和辅助下解决问题。师生角色转换,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其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涉及加工工艺、操作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把课堂放到实训现场,老师边操作边讲授,作完整规范性示范演示,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充分检验其掌握内容和技能的程度。做到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一项技能一项技能的完全领会和掌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与相关企业对接,形成战略伙伴关系。采用现场参观实习,、顶岗生产实习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培养适应实际生产的工作态度,让学生感知学有所用,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具有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数控加工教学应广泛采用多媒体和虚拟技术,充分利用动画效果,使深奥的知识浅显易懂,增强学习兴趣。以模拟仿真教学软件为重点,使学生完全掌握生产加工的整个过程和操作技能。 3.增强教师队伍素质,完善实训条件 “技艺型”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中职”学校的主流。“技艺型”人才是指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又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的专业人才,数控加工涉及的知识面广,涵盖的内容多,同实践紧密结合。努力打造“技艺型”教师队伍,是完成培养任务的关键因素。一方面鼓励“理论型”教师下企业实践,另一方面动员“技能型”教师上高等学府深造。这样行之有效地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适应教学的需要。 俗话说“拳要打,字要写”,无实习实训条件,要办好数控加工专业可以说是“天方夜谭”。利用各种资源,完善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有充足的实习实训时间,真正掌握数控加工的技能。 三、 结论 数控机床加工具有高质高效和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转型快,劳动强度低,但其操作者应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还应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熟悉操作机床的能力,要培养一支具有创造性工作的数控加工专业人才,“中职”机构需努力完备教育教学的软硬条件,不断探索适应“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收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要完成培养一名合格数控加工操作人员,“中职”学校任重而道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