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高校毕业生报到证与档案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工作
范文 刘璐
摘要:在“双向选择”就业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报到证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派遣证演变成如今的“报到证”,它既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重要证明,同时还和档案及档案去向存在重要联系。现就二者现状及其关系进行简要分析,初步探索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尤其是毕业手续办理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为毕业生就业教育和指导提供参考。
关键词:报到证 档案管理 思想教育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毕业生报到证现状及其利弊
报到证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源于统包统分就业体制下的“派遣”,走向“双向选择”就业体制下的“报到”,因而兼具服务性、政治性和管理性。
1.1报到证的社会作用
面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要想顺利离校走向社会,除了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外,还需要用心管理好自己的报到证、档案、户口,而这个报到证就是管理自己档案、户口的重要依据,否则即使毕业了,也不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或不利于今后发展。很多毕业生毕业时忙于论文答辩、找工作等,根本没有认识到报到证的重要作用,认为它只是一张无用的“介绍信”而已,殊不知,报到证虽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很多重要作用都已经随着历史渐渐淡化,但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仍然发挥着一定的社会作用:一是记载毕业生初次参加工作的时间,二是用人单位、人才机构接收毕业生的有效文字证明,三是便于毕业生主管部门准确掌握各地学生的就业情况,更好地制定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四是为毕业生落实自己的档案和户口提供依据,五是档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报到证的弊端
报到证的前身“派遣证”还有很多其他作用,比如干部身份证明、国家统招计划内的学生、计算工龄、转正定级、规定时间报到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政策的深入,这些作用基本不复存在,报到证也因此衍生出了很多问题,其弊端日益明显。一是我国并无相关报到证的法律依据,其合法性受到质疑;二是干部身份无法证明,除非是考入编制的学生才能享有;三是国家统招的全日制毕业生这个作用其实在毕业证上已经充分证明,并且全国联网有据可查,报到证这个作用显得多余;四是报到证期限现在并没有严格规定,很多毕业生毕业后一两年都没有去报到;五是绝大部分回原籍的报到证与工作单位不是同一个地方,报到地也根本不看毕业生的报到证,很多学生的工作单位也不知道报到证是什么,因而履行报到手续也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六是改派报到证手续繁琐,携带材料多且不易找齐,因为报到证白联在档案袋里面,解约证明在原用人单位,加上新签约单位证明、学校介绍信、毕业证等原件材料很难一次找齐,如果是外地工作学生为了一次改派至少得耗费2个工作日,并且改派还要收取150元的费用,加上路途费用等,无疑又是一笔经济和精力负担。
2 毕业生档案管理的作用及方法
2.1毕业生档案管理的作用
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其本质上是一项政治性的工作,它必须遵循国家档案办法,依照集中统一、便于利用、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的原则,按规定执行管理。毕业生档案主要包括高考录取材料,党团材料、毕业生登记表、体检表、成绩单、奖惩材料、就业通知书、年度鉴定表、实习材料等。主要记载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思想表现、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社会实践等内容,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补办相关毕业或学历证明等的重要证明材料,同时也在职称晋级、购买医保社保、落户、升学、出国、移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2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方法
很多毕业生在毕业时都对档案一无所知,甚至不闻不问、随意处置,毕业后根本不清楚自己档案在哪里,直到需要时才恍然记起,然后四处寻找补办,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现阶段对毕业生的档案管理主要有如下方法:
一是落实了工作单位且用人单位有人事管理权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将档案从学校寄送至工作单位。其优势是日后办理保险、职称转正定级等十分便捷,劣势是有些用人单位存在扣留檔案问题,束缚人员自由流动。
二是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可以将档案留校2年,两年后若学生未对档案作任何处理,学校会直接将档案寄回生源地。其优势是学校保管毕业生档案安全可靠、不收费用,劣势是存在学校的档案永远是学籍档案,不是人事档案,涉及工作工龄等人事证明就没办法出具。
三是毕业时无论就业还是未就业都可以将档案转回生源地,优势是办理手续简便,适合在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劣势是如果以后不在生源地就业的话就需要重新转递档案,重新改办报到证。
四是把档案存放在人才机构,其优势是便于随时调取档案,适合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学生,劣势是毕业生与人才机构交流少,信息不畅。自从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出台后,档案存放在人才机构不再收费,导致很多人才机构拒绝收外地生源毕业生档案。
3 毕业生报到证与档案的关系
毕业生档案去向和报到证去向既存在关系,又不完全相关。报到证是档案投递的依据,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包含有报到证,档案凭借报到证寄送。然而,“档案存放地”和“报到证抬头”是两码相关的事,一般报到证抬头就是用人单位名称,也是档案存放单位,但有很多特殊情况。
一是用人单位若接收档案,直接把报到证和档案全部发往单位即可。这里面有一种情况就是单位下属机构接收档案的,报到证抬头开具的是他的单位本部,报到证备注才是他的档案存放地,如果不作备注的话,可能造成档案投递过程无法接收的情况,因为档案投递基本上是按照报到证单位进行处理。
二是单位不接收档案的,档案可以放人才市场,也可以回生源地。这样,报到证既可以派遣到工作单位,档案进行人事代理,也可以开回原籍,档案放生源地,如此一来,毕业生就可能和档案、报到证各自一方,达不到三者统一。
三是报到证派回原籍的学生档案,既可以主动联系放人才市场,只要人才市场愿意接收即可;也可以不用管自动回生源地,现在很多湖南省内的人才机构(比如湖南株洲、衡阳、湘潭)直接接收回生源地就业的学生档案。因此,他们的报到证去向就和档案去向就可能不完全一致。
四是省外就业与省内就业报到证办理又不相同。以湖南省为例,如果是省内任何一家市属单位就业,报到证抬头需要派遣到市州级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去,省内任何人才市场和市属编制单位(比如衡阳县国税局)都不能作为报到证抬头开具报到证。如果是省外单位,则报到证抬头可以填具体的省外的人才机构名称,这样实际上加重了档案同报到证的分离。
4 就业过程中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就业教育与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政策更加深入,加之市场经济负面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地出现了許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掌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
毕业生离校是他们走向社会、选择人生的关键点,也是毕业生一生中的转折点,因此,做好毕业生离校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毕业生今后生活、工作是否顺利。做好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时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可行性措施:
一是完善学校层面、二级学院层面、就业专干层面等多渠道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不单单是就业管理部门、就业指导中心的专门业务,应建立起多层面联合共管的局面。高校所有教师既是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当是就业工作指导者,学生求学之路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就业,学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也是培养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广开就业指导渠道、普及就业手续知识更有利于毕业生把握就业政策、顺利就业。
二是提高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尤其是要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师培训。现阶段,很多高校名义上是七八十来人做就业工作,而实际上了解就业业务的只有一两人,加之岗位经常变动,就业政策处于不断完善更新中,因而就业工作人员通常每年都是“新手”。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不专、就业知识储备不足是目前各高校的常态,虽然高校都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上课教师都是兼任教师,上课时间、地点、教材等都没有严格规定。因此,加强对就业指导老师的专业化培训尤为重要,只有教师自己知道解决就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才能真正为学生提供指导。
三是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毕业生重视就业过程尤其就业手续办理。现在高校、毕业生只重视找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对完成这个过程后办理就业手续的重要性的认识完全不够,导致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对自己的报到证和档案一无所知,盲目入职工作产生一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要通过网络新媒体、传统讲座论坛媒介等广泛宣传就业典型案例,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减少由毕业手续办理引发的就业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杜昆.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J].成功:教育,2011(9):26- 28.
[2] 刘璟.试论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方面的思考与建议[J].黑龙江史志,2014(1):112.
[3] 陈军.加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 (1):77- 80.
[4] 陈玉.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 德育研究,2015(15):18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