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范文 张琳梓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相应带动了高校图书馆的迅猛发展。从图书馆科学知识服务入手,结合高校科研优势,探讨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入手,就其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基本内涵和构建措施,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服务 学科化 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储藏、管理以及科研的重要社会场所,承载着重要的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职能。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服务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同时提高了对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际要求。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 IM)指的是为做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开发,通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资源实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控制运用的各项社会活动。而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是指通过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在完成了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图书馆的信息管理的过程需要对馆藏图书的信息进行了收集、传输,信息的再加工和信息统一储存,然后再输出使用。
信息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相应提高了对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实际要求,推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趋向专业化、智能化方向的良性发展。根据客户需求确定流程分析就是从知识服务的角度分析,高校图书馆借助学科知识服务信息平台接收相关用户的信息提问,并根据问题对应的学科、性质等差异,将不同的問题进行分类,并将其推送至不同学科的馆员处,进行用户需求的最终确定。从图书馆用户的角度分析,当其得到相应的信息后,即结束了对于知识服务的需求,但就学科化知识服务而言,用户获得需求信息并不意味着服务的终止,还需通过信息记录、正序等环节,完成知识服务的科学管理。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能力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长足发展,在传统图书馆的任务、功能基础之上,打破传统高校图书馆的在学科化知识服务方面的局限性,导引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转型。
目前,虽然各类高校对图书馆的馆藏图书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系统,但就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现状而言,其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无法满足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相应限制了高校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因此,从图书馆科学知识服务入手,结合高校科研优势,探讨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基础内涵概述
1.1图书馆知识服务内涵概述
目前,不同的领域对于“知识服务”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化的概念界定,但在以下三方面内容,已经形成了共识,也是“知识服务”内涵的基本代表:第一,知识服务是建立在信息获取、整合、重组及再创造基础上的服务;第二,知识服务的根本目标在于解决实际且具体的目标;第三,知识服务应追求问题解答后的价值效益。就图书馆而言,其知识服务应该是在图书馆内部信息为基础,针对用户实际知识查询、获取、选择、利用的服务需求,所提供的信息搜寻、分析以及重组等服务。
1.2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内涵概述
就高校图书馆而言,其学科知识服务具体是指将学科馆员制与知识服务相融合,根据学科专业优势,进行资源和人力组织的一种专业化服务模式。联系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基本内涵,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可以理解为,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及学科馆员专业知识基础上,针对图书馆用户的信息获取、选择、查询、利用的服务需求,利用专业学科知识,提供专业化信息搜寻、分析以及重组的知识服务。
学科知识服务可有效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的共享率和利用率,为相同学科探究领域的教学人员及科研人员提供更加针对性、专业化的知识服务,从而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2 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措施分析
2.1明确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基本构成
根据图书馆学五定律:“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就高校图书馆而言,本着为广大师生更好的服务的原则,其学科化知识服务构成主要分为服务平台建设、学科点分布、用户群分类、学科馆员制度构建以及服务内容确定几个部分。目前,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的服务平台建设,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快捷的学科化知识服务。而学科点分布、用户群分类、学科馆员制度构建以及服务内容确定等内容为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提供更加细节的、科学合理的布局建设。必须以明确学科化知识服务基本构成为基础,从而为后续工作的实施奠定扎实的基础。
2.2完善高校图书馆对应的学科知识服务流程
2.2.1用户提问流程分析
图书馆知识服务背景下,用户可通过三个渠道进行问题提问和信息获取。首先,高校师生也就是学科知识服务用户,在信息获取过程中,可直接使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库,进行提问和信息检索;其次,学科知识用户可通过学科知识库直接搜索自身需求的信息;最后,学科知识用户可通过专业学科馆员,获取相应的知识服务,包括问题提出、知识解答、知识搜索指导等。
2.2.2根据用户需求确定流程分析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应根据用户需求来科学有效地确定流程分析。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服务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图书馆工作同样也要在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服务水准方面获得较大提升。随着高校师生群体阅读范围的多元化发展,他们对学科知识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个性化需求大发展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工作也应当顺应趋势,把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提上日程。根据客户需求确定流程分析就是从知识服务的角度分析,高校图书馆借助学科知识服务信息平台接收相关用户的信息提问,并根据问题对应的学科、性质等差异,将不同的问题进行分类,并将其推送至不同学科的馆员处,进行用户需求的最终确定。知识服务背景下,学科馆员可通过与用户直接交流的方式,深入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给出更加针对性的信息服务,有效提高了信息服务的主动性和工作效率。
2.3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
从图书馆用户的角度分析,当其得到相应的信息后,即结束了对于知识服务的需求,但就学科化知识服务而言,用户获得需求信息并不意味着服务的终止,还需通过信息记录、正序等环节,完成知识服务的科学管理。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信息服务内容将不断增加,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管理科学性和实效性,才能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实现高校图书馆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把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管理进行不断优化升级,通过智能化的系统建设工程,努力提升高校图书馆的运营效率,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知识服务。
在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积极广泛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来为高校图书馆建设服务,对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知识服务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来为我们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升级优化,实现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而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升级,则可以更有效地保证我们高校图书馆在为广大师生服务方面的更加科学、高效、准确,同时也是我们高校图书馆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工作内容,管理水平,工作水平等各方面工作指数的客观、真实的反映,是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块方面的大胆创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在学科知识储备、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它的建立为实现师生探究较高层次和专业的信息需求可以提供更科学的服务,体现出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在自身优势基础上,积极扩展学科化知识服务相关内容,深化高校图书馆服务内涵,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能力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长足发展,定位在传统图书馆的任务、功能基础之上,打破传统高校图书馆的在学科化知识服务方面的局限性,導引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转型,并在转型过程中,做到不断的探索,求真,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技术环境、功能演变等方面进行革新与变革,把学科化的知识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转型的发展契机,通过对高校的图书馆在学科知识服务能力方面的不断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努力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4):119.
[2] 梅梅.关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7):354.
[3] 陆婷婷.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兰台世界,2014(2):105-106.
[4] 郭秦茂,陆地.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 2012(5):109- 110.
[5] 于明波.如何构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58- 160.
[6] 朱晓君.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6: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