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商业银行贷款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范文 熊晨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微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伴随企业发展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资金需求。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扩展方式,运用比较分析借鉴成功的经验,本文探索了商业银行贷款对小微企业具体的金融支持,同时也提出了针对目前国内有关银行贷款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 中小微企业 金融支持 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1 小微企业传统融资模式的困境
在我国,受大众认可的关于小微企业的定义是由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企业的统称。一般来讲,在划分企业规模时,主要考虑的指标有: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从业人员的数目。如表1:
1.1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其中内源融资包括企业的注册资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企业成员的个人财产;股东增加投资等。外源融资又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银行贷款模式属于典型的间接融资模式,除了银行贷款模式,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也是间接融资模式的一种。直接融资主要包括民间借贷,发行企业债券,发售企业股票等。企业通常当面临资金短缺、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时,首先考虑的是内源融资,因为内源融资的成本最低。当内源融资无法解决资金缺口时,再考虑外源融资。但由于企业规模、企业管理者的理念、企业经营状况,企业所处的行业等众多因素的不同,企业在选择外源性融资时,选择的方式和顺序是不同的。
1.2银行贷款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
1.2.1信息完备理论
Stiglitz(1981)认为:在信息完全的市场上,银行和企业彼此之间信息完备。商业银行能够了解一个企业的资金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而针对不同企业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企业不存在隐瞒自身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贷款的用途、预期收益、风险大小以及偿还能力的情况。
1.2.1关系型贷款理论
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时,最主要参考的就是企业的信息。企业信息可以分为“软信息”和“硬信息” 两类。软硬信息的量化情况不同,软信息通常指的是企业的员工素质、外部评价、客户关系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银行和企业的长期合作来掌握,特别是在“关系型贷款”中得到应用。Berlin&Mester(1998)認为,中小企业实力不足、硬件不够等自身缺陷限制了其外部融资能力,关系型贷款能有效避开中小企业的不足之处,通过充分传递“软信息”,增加贷款考核标准,降低抵押要求,放宽融资门槛,且方便银行对贷款的后期监督。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型贷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硬信息”获取成本高、难以准确获取的缺陷,充分展现“软信息”的优势。
2 商业银行贷款对小微企业传统融资模式的支持
2.1商业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传统融资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是多方面的。其中,融资方式包括直接融资模式和间接融资模式④。直接融资方式指的主要是商业银行贷款模式,而间接辅助融资方式指商业银行与担保公司进行合作。
2.2直接融资模式
银行贷款模式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来源的一种常见方式,但是这其中包含不少阻力。商业银行的经营首先考虑的是增加利润、规避风险、利润最大化。因而他们更青睐于大型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往往会设置严格的贷款条件。加之国家加大了银行业的逾期、呆账等不良资产的追究力度,使银行业的惜贷现象更加严重。截止到2015年,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工商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额度达到其全部贷款业务的60%。
2.3间接融资模式
2.3.1政府相关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有助于小微企业融资的文件主要有:《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这些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要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增加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比例,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在担保机构方面,国家也积极推进改革,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推动了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
2.3.2信用担保机构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
信用担保机构是连接银行和中小微企业的中介,可以有效分散银行的放贷风险,提高小微企业的贷款成功率。据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有110万企业受保,随着担保机构的发展,受保企业的数目会越来越多,带来更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⑥。
3 商业银行贷款对小微企业扩展融资模式的支持
3.1连锁作坊模式
连锁作坊模式更趋向于小额贷款且贴近客户,连锁指的是利用银行网络,在全国各区域销售产品,作坊是指信贷人员要将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加工。连锁作坊模式又包括四项产品。这种运作模式由于贷款金额小、门槛低,操作简单快捷而广受广大农户和小微企业的青睐。
3.2贸易产品融资模式
传统融资模式中,中小微企业常常由于缺乏充足合格的抵押物而无法获得贷款,为了打破这一僵局,商业银行开展了“贸易融资模式”的业务创新,达到银企之间的双赢。
3.3联保贷模式
企业无法提供充足有效的担保物是影响银行向企业放贷的重要因素,联保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问题。所谓的联保贷模式,“联”指的是由四家或四家以上中小企业自愿组成联保体,以联保体的形式联合申请贷款。这几家企业,要求是产业相关的企业,他们彼此之间提供连带责任,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实现了企业信用风险评判的自主权,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联保体成员的共同发展。民生银行就推出了这种贷款模式,并在近几年快速增长,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3.4供应链模式
供应链模式融资涉及到三个主体,分别是:资金需求方即中小微融资企业,资金供给方即商业银行,中间机构即物流企业。这种融资模式下,银行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而是以核心企业的信誉为基础,综合考虑该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开展综合授信和融资业务。企业由于原材料而获得抵押货权,进而从银行获得贷款,利用资金上的风险,协助管理好自己的上下游企业。物流企业获得了资金供需双方的信任,可以在产品的供应链中吸引更多客户,保持和银行、企业的关系。
4 银行贷款融资模式的优势与问题
4.1银行贷款模式的优势
4.1.1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费用
相对于其他融资工具,银行贷款是费用最低的一种,银行的贷款利率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企业贷款利率高于中小企业的优惠贷款利率。综合其他融资方式,对企业来说,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商业银行贷款模式仍然是成本最低的融资模式。
4.1.2资金来源稳定
由于四大国有银行资金实力雄厚,资金充足。中小企业在借款申请的时候,只要满足了银行的贷款条件,通过了银行的资质审查,并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银行一般都能及时向企业提供资金,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4.2银行贷款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4.2.1融资总额占比低
中小企业数目在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中占比较高,但是贷款数目却偏低,以工商银行某支行的客户结构表为例,详见表3:
4.2.2商业银行的贷款流程违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商业银行的贷款流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环节:放贷前的调查、放贷时的审批、放贷后的管理。不同贷款方式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一般中小企业会选择信用贷款的方式,但是信用贷款模式在几种贷款模式中,手续繁杂,时间长,这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相悖。
4.2.3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健全
我国的工商税务部门信息没有与银行系统对接,这就直接使银行加大了获得真实有效的企业信息的成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不对称。很多中小企业拥有多套财务报表,一套供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决策层使用;一套提交给工商税务部门;一套递交给银行申请贷款。这无疑加大了银行了解企业信息,做出放贷与否决定的成本。
4.2.4中小微企业自身存在问题
诸如产品缺乏竞争性,盈利水平无法达到银行要求。还有的中小微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拖欠银行贷款,造成较差的征信记录,后期贷款难上加难。
5 对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模式的建议5.1 加大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
政府要针对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和实施优惠政策。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聘请专业的人才来制定、推行相关的政策,尽快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5.2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在我国,很多银行没有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或者说中小企业信贷部徒有其表。同时,我国的企业数目远远多于银行的数目,对比美国,美国国内有8000多家银行,并且以小银行和社区银行为主。
5.3构建完善的社会评级信用体系
要构建完善的社会评级信用体系就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组织建立担保体系,目前虽然存在信用担保机构,但是这些机构的担保能力与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定出入,没有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信用管理制度,配合奖励和惩罚留档的方式,真正为银行提供放贷需要的有效信息。
5.4中小微企业改善自身条件
要转变经营理念,不能对银行贷款一拖再拖;同时要培养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自己的盈利能力,注重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满足银行抵押物要求。参考文献:
[1] 颜白鹭.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基于对非上市中小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5(5):63- 74.
[2] 梁帆.融資约束、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成长——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2):72- 79.
[3] 王甜甜.关系型贷款模式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
[4] 张晓玫,钟祯.银行规模与上市中小企业贷款——基于中国上市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数据的经验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3(2):94- 111.
[5] 蒋涛.关系型银行贷款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J].时代金融,2012(15):229.
[6] 陈秋莹,周利芬.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银行贷款与风险投资的比较[J].企业研究,2011(12):122- 123.
[7] 李君.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企业特征获取银行贷款的可能性[J].财会研究,2011(7):62- 64.
[8] 陈敏.基于纳什均衡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贷款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4-5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