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范文 范道芝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对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海员是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就业方向,海员的健康问题因职业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通过对海员职业健康状况及其诱因的梳理,为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改革依据。研究发现,海员的健康问题主要包括超重、高血压、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等,诱因主要包括作息不规律、膳食不合理以及运动缺乏等。由此得到的启发是,体育教学首先要加强基础体能训练,提高海员的抗病能力,其次要注意职业体能的训练,提高职业适应,避免伤病发生率,最后要注意引导健康生活习惯养成。
关键词:海员 职业健康 航海类专业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 航海类专业简介
海洋面积占据地球总面积的70%,全世界近90%的货物运输需要通过海洋运输来完成。认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航海事业发展迅速,而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走向大海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迅猛发展,航海类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日益彰显,呈现出明显的供不应求局面。我国的各类海事学院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培养力度,以期能够适应我国日益扩大的航海类人才需求。航海类专业人才主要从事船舶驾驶、轮机操作、船舶检修等工作,主要分为陆岸工作人员和船舶工作人员,船舶工作人员通常被俗称为海员。对航海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推进我国成为海洋强国的必然路径,在STCW78/95公约要求下,航海类专业的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1]。
2 海员的职业特征及其健康状况
海员的工作性质较为特殊,其工作地点主要是在船舶上,海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船舶在航行期间会产生持续的晃动和震动,这会导致人产生恶心、呕吐、眩晕和疲劳。海上气候状况多变,海情瞬息万变,海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状态,也需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种状况会导致人产生紧张、焦虑、失眠和生物节律紊乱,直接影响身心健康。船舶是相对孤寂性的空间,在较长时间的航行期间,海员缺乏与外界的直接接触,这会导致海员产生孤寂感,寂寞焦虑、抑郁恐慌、交流障碍、社会生活体验缺乏等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此外,海员的工作强度大,既需要长时间进行工作,还需要进行大强度的体力活动,这会导致身疲力竭、工作损伤等情况的发生。对海员健康状况和伤害状况的研究,国内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的纪斯超和邹京于1997年曾做过海员易患病的调查与研究,调查显示,高脂血症是海员检出的易患病,发病率达到28.9%,其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上升,40岁以上的高脂血症达到37.8%,其次是高血压,发病率达15.6%,约是普通人群发病率的四倍,随后是胃病和消化道肿瘤疾病。而出现这些易患病的原因主要是晕船、情绪紧张、进食不定、长期饮酒和吸烟。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脏方面的疾病、海难、溺水、工伤等。引起这些疾病、伤害和死亡的原因除了与饮食、工作生活环境有关外,还与运动不足有关[2]。叶镇藩在2015年对中国海员因病离船病因做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除了高血压、心脏病、胃病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外,肾、胆和尿道结石也成为离船的主要病因,此外,令人意外的是,痔疮首次被发现成为因病离船的重要原因[3]。国外有研究者调查统计了丹麦海40年的健康数据,研究结果主要包括:海员的职业健康包括海上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的健康后果,包括工作条件和生活方式。船上作业海员的事故死亡率和伤病率约是陆上作业人员的4倍。男性海员死亡率较高,死亡原因主要包括事故、自杀和疾病,事故原因主要源自不可抗力造成的海上灾害,自杀群体主要是甲板机组成员,疾病主要包括肝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和肺癌。伤病方面,则以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受伤情况多集中于肌肉骨骼系统,多发肩袖和腕管综合征,甲板作业区域是受伤事故多发地,发生受伤事故的状态多是在移动过程中。机舱海员的听力受损发生率最高,其次是指挥、甲板。而在海员的体质方面,77%的海员超重,其中30%为肥胖,男子的超重风险最大。随着相关工作条件和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与陆上作业的员工相比,海员的健康状况仍然很差,这主要体现在较高的死亡率、住院率、癌症、感染、伤害事故和超重率。甲板、轮机等作业位置的年轻男性海员是高危群体,甲板海员主要受海上灾难的影响,而轮机部的海员主要源自职业暴露,例如身体与石棉接触造成的间皮瘤,与多芳烃和油雾的接触导致的肿瘤疾病特别是肺癌等。肺癌的多发也与部分海员在其他位置经常抽烟等行为有关。肝硬化等疾病也较为多发,这与喝酒等行为有一定关联,虽然相关的立法对饮酒有明确规定,但不少海员还是会违反规定暗自饮酒。因暴晒、海风吹袭造成的轻微皮肤疾病也更为普遍,健康状况差、伤害事故率高是海员职业的特点[4]。
3 海员职业健康状况的启示
3.1加强基础体能训练
基础体能是维持人体基本健康状况所必需的素质,提高基础体能不仅可以保障海员具有完成海上作业所需的基本能力,还有助于提高疾病预防能力和应对危险能力。基础体能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平衡等。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要根据海员的职业特征,对这些基础体能进行综合性地提高。力量方面主要通过负重训练、克服自身体重训练等方式进行;速度方面主要通过短距离快速跑来进行;耐力方面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远距离跑和游泳来进行,其中定向越野跑的方式是一种比较好的训练方式;平衡方面,可以借助平衡垫、平衡木、平衡板、健身球等器械进行训练。从上述分析来看,加强海员的基础体能训练,体育教学要多利用田径、体操、游泳等基础大项来进行,目的是综合提高海员的基本身体素质,特别是通过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耐力,提高人体的生理平衡能力,提高人体的素质和机能能力。
3.2注重职业体能匹配
海员工作和生活的区域较为狭小,他们要在船上完成一系列的作业操作,需要匹配的职业体能来完成相关工作。海员的职业体能需求主要集中在搬动重物的力量、攀爬能力、平衡抗眩晕能力、跳水游泳救生能力等,航海类专业的体育教学显然已经超出了一般普通体育教学的范畴,具有显著的职业性和独特性[5]。因此,航海類专业的体育教学,在具体教学策略上,需要结合职业的需要,可以采取器械力量训练、攀岩、爬绳索(竿、梯)、浪木平衡训练、操艇、跳水、游泳等体育运动形式来增强职业体能能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学需要借鉴航海专业的职业特征,要与航海专业的教师进行通力合作,例如,海员职业有海上求生的职业需求,海上求生需要穿戴救生设备、跳水、游泳、攀爬救生艇、潜水、求生自救以及急救等,而普通的体育教学往往将此类课程仅仅作为游泳课来上,大大降低了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因此,需要体育教师与航海类专业教师进行合作,将游泳技能教学融入到海上求生实训课的内容体系中去[6]。
3.3健康生活习惯养成
随着船舶技术的迅猛发展,发生海难的概率大大降低,海员的职业健康问题更多体现在运动缺乏、饮食习惯差、生活作息不规律造成的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例如,饮食不规律、作息时间颠倒、辛辣食物摄入多、高盐多油、饮酒过量、抽烟等不良习惯。因此,航海类专业的体育教学应通过多种方式,向他们介绍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引导他们进行规律进行适量运动,教授他们一些自我锻炼的简易方式和方法。具体而言,包括改善膳食结构、平衡膳食营养,养成合理饮食习惯,戒烟少酒,主动休息。在船上积极参与一些运动量适中的体育运动,以个人和隔网对抗类的体育运动为主,例如瑜伽、武术、慢跑、气功、轻器械力量训练、乒乓球、文体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方面提高海员的生理健康状况,另一方面维护海员的心理健康,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 黄瑞苑,关腾飞,郑雄.高职航海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2,31(1):102- 103.
[2] 纪斯超,邹京.从海员易患病探讨航海专业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科学研究,1997,1(3):52- 55.
[3] 叶镇藩.中国海员常见职业病分析及预防[J].中国海事,2015(6):22- 25.
[4] TR Poulsen, H Burr, HL Hansen,JR Jepsen. Health of Danish seafarers and fishermen 1970- 2010: What have register- based studies found?[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4,42(6):534- 545.
[5] 孙德瑞,刘贺,高亭昕.对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程目标定位的认识和思考[J]. 航海教育研究,2004(1):16- 18.
[6] 李尚富,王国正.基于海员技能大比武的《海上求生》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92- 9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