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范文 左啸
摘要:事业单位实物资产是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新要求,对事业单位的实物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W单位为调研对象,指出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4个问题,并就今后的改进提出4条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实物资产 资产管理 服务职能
中图分类号:F123.7 文献标识码:A
实物资产是指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它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是事业单位资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物资产的科学购置和正确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事业单位整体效益。实物资产管理应该成为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以实物资产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W单位的详细调研,探讨实物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以及可期改进的方向。
1 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概述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公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管理工作的设立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财政预算体制和财务会计体制基本相符,是预算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的有机组成。优秀的资产管理工作,对于保障机关运转,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具有重要意义。
实物资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实物资产管理又是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重要至山戊部分,只有把实物资产管理工作做到位、做扎实才能够保证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避免破坏与浪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物资产管理水平提升后,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则政资金的投入。
2 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的现状调研
W单位是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为某部委机关服务中心,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开展部机关实物资产管理工作。
具体的资产管理环节分为7个环节,3大部分。资产管理部门承担部机关固定资产的实物核查登记、调配管理、报废处置等工作,总体而言分为资产形成、资产管理、资产退出3部分,具体流程为:第一,某工作人员需购置办公设备,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由资产管理部门审核该需求是否符合配置标准,通过后由采购部门采购。第二,资产管理部门依据采购合同、发票信息登记该设备的购置日期、价值、品牌、型号、使用部门、使用人、存放地点等相关信息,录入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并打印电子标签和资产四联单。第三,对实物品牌、型号进行现场核对,然后统一粘贴电子标签,并由使用人、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和固定资产负责人共四方签资产四联单,以此来明确各方使用管理义务。第四,资产使用情况发生改变时,由使用人向资产管理部门提出资产变更申请,资产管理部门依据申请进行资产信息变更。第五,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日常的资产入库、出库、调剂、变更、存货管理。第六,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第七,依据使用人提出的申请及工作计划安排进行资产处置工作如报废报损、划拨划转、无偿捐赠等。
以上工作内容,1-3项为资产形成,4~6项为资产管理,7项为资产退出。以上所有工作流程必须符合《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要求,以确保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避免破坏与浪费。
3 实物资产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通过对W单位的详细调研可以发现,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理论不强、基础薄弱、管理制度僵化、职工意识淡薄、工作流程不顺、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管理工作占用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致使单位运行效率低下。
3.1 工作流程繁杂,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W单位资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数以千计的资产需要新增、调剂、变更、处置等管理工作,由于每件资产都需要实物核对,且存放地点各不相同,故管理部门必须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与各二级单位的具体使用部门的沟通协调上,真正用在资产管理上的工作却寥寥无几。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导致资产管理无法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工作流程过于复杂,如新购资产登记,多名责任人签字虽然落实了主体责任,但多人签字必然导致使用责任义务分散,且牵扯部门过多,浪费精力,无可避免的导致效率低下。
3.2 资产信息数据不精准,清查难度高
经过长期工作积累,资产部门对管理主要环节都能够做到准确掌握,如新购资产入库、报废资产处置等,但中间环节如资产使用人变更,由于涉及各个部门人事变动,数据量较大,难以做到全面、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直接导致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数据模糊、信息滞后、时效性较差,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资产数据,这与当前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不协调。
2016年财政部全面部署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即2006年之后财政部再次进行大规模国有资产清查,此次工作范围广、难度大、对于资产管理人员是一次考验。W单位由于资产数量庞大,管理人员不足,且部分资产使用人员、存放地点不准确,小型资产录音笔等不方便寻找核对,给清查工作带来不小困难。
3.3 部分单位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有自主权,在管理中大都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部分职工更是对使用和管理资产缺乏责任心。虽然经过多年的宣传,但仍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公家的跟自己没关系”等想法的职工还有很多,一旦出现问题,又会产生互相推诿。在实际工作中常体会到资产难管、不好管,根本原因是資产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还没有做到深入人心,让每个职工都形成一种爱护资产、合理使用、避免浪费的观念。
3.4 管理手段单一、资产系统落后
目前,W单位实物资产管理依旧采用录入信息,粘贴条形码形式,属于记账式管理。配套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了部分账面上管理的问题,而实物管理的难点依旧存在,老式的条形码不能主动体现出资产信息,还需要面对面式的确认,而RFID(射频识别)、二维码等新技术,不需要接触,即可主动显示出资产信息,更加高效便捷。
4 实物管理问题改进方向
4.1 改进资产管理方式,简化工作流程
从“干资产”转变为“管资产”,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的形式转变为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多部门协同管理的模式,即以各部门为单位,由各办公室负责具体管理,并设立资产管理员一职,全权负责本部门实物资产管理。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总体资产核查、数据整理、信息反馈等工作,通过将大量重复性工作简化为少量事务性工作,由各部门资产管理员完成,可以切实减轻工作量,减少人为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资产管理部门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层面、管理层面,以一名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更好的完善规章制度、发挥资产作用,做到资产的保值增值。
同时简化资产管理流程,如将多人负责形式转变为单一负责人;配合财务登记,简化报销流程。
4.2 发挥各部门作用,由“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服务”
各部门办公室设置资产管理员一职,管理员能够快速了解本司局资产情况,如新购资产入库、处室轮换、人员调动、报废处置等,可以做到信息的随时掌握,时效性远强于资产管理部门。而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做到健全管理员工作制度、加强核查频率,对上千件资产的被动管理转变为对十几名管理员的主动服务,加强了实际操作性,避免了尾大不掉的毛病。
4.3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增强资产管理意识
通过对职工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爱护资产、合理使用、避免浪费的意识,且融入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让职工能够做到像对待自己家里的东西一样,来对待固定资产。只有形成这样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产难管、不好管的问题。同时,把资产管理工作写入员工守则、制定相关奖惩制度,从政策方面引导职工的行为。
4.4 资产系统升级,优化工作流程,提升信息化水平
为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依照资产实物管理流程,建议在以下方面改进。
第一,开放多用户管理。各个用户可浏览对应账户的资产明细;开通部分权限进行业务操作。如:资产入库申请、资产领用申请、资产信息变更申请、资产处置申请等。各单据可打印纸质单。
第二,资产入库。建立资产入库、资产入库申请单,信息填写使用人、处室及存放地点,上传报批件、政府采购合同及发票。由资产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进行资产入库,生成四联单、二维码资产标签,并将信息写入RFID,让每一件实物资产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第三,资产领用、信息变更管理。建立资产领用申请单,计划内资产领用 (包含可领用资产类别、数量),信息填写使用人、处室及存放地点,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进行资产领用。计划外资产领用,填写计划外领用申请,由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进行资产采购、领用。建立资产信息变更申请单,对资产信息变更填写,由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进行信息变更。
第四,资产处置。建立资产处置申请单,对计划处置资产统计、由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统一報废处理。
综上所述,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实物资产管理工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进管理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以保障事业单位的有序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徐红新.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
[2]孙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纵横,2018.
[3]赵华忠,试论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7).
[4]苏雨.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创新思路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3):138-139
[5]王崴.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探析[J].投资理财,2017(1):158,178.
[6]王小巧.小议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J].管理世界,2011(9):78-7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