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析公共图书馆平衡管理中的单边化和待遇隐没 |
范文 | 周脉明 摘要:平衡管理中的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荣誉激励两块,两者在激励中是一个完整的组合,在实施过程中因时、因事、因财政情况、因人而定并各有侧重(纳入制度化除外),或单边化取舍;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几乎以精神奖励为全部;而在物质丰厚的情况下,几乎以物质或金钱为全部;根据设计平衡管理要达到的目的性和适应被奖励者的贴切程度和工作正能量化垂范的意义及影响力而设定;以不正确的心态和不平衡的管理理念、并忘意化的处分被奖励者成果而走单边化,必定会隐没另一半奖励待遇;这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在此,笔者拟文的目的在于警示管理者不要以自己的心理不平衡而感情用事,任意拆解奖励的完整性和完美意义。使单边化和隐没的激励效益待遇堂堂正正地浮现出来,让管理者内心不平衡思想也亮一个相。通过沟通矫正管理者不平衡的自我心理,应趋同于大局和公正,更好地实施平衡管理的有效意义。 关键词:平衡管理 演进 误区 完美奖励 交并平衡激励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平衡”一词是最简单易懂不过的了。在生活和工作中,依据一定参照标准或系数,如权衡、对称、公正、协调、矫正、天平等;再如,语言描述说:太极端了、失效性、过激性、学会克制等;凡此种种都渗透、攒结出两个字,那就是“平衡”。而平衡管理又是一个综合理论性的析出词汇;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由于各经济要素间的相互依赖和互补性,一味地侧重某一个部门或地区的投资,影响了相关部门和地区的发展,由于落后的部门和地区的阻碍作用,所有的地区和部门都不会得到发展。因此,所有的地区和部门应该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后有两位杰出代表的理论:一是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二是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平衡管理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着两种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给不足—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低生产率);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个产业、行业、各个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平衡管理發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平衡管理理论在几乎所有理论和实践中皆有广泛深入的涉猎;它来源于经济学理论,来源于杠杆理论,来源于人们心中的一杆秤—原生的DNA基因,和亘古以来的“均贫富”“均田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的古老哲学思想和理论理念仍在根深蒂固恒久地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 1 平衡管理的历史性演进 1.1平衡管理理论思想的演进 平衡管理理论和思想,最初诞生于劳动及果实分配,也受族脉生存发展的不均衡化和竞争迫使,后由生理差别派生出物质创造的差别(包括基因、环境、进化、发明创造及劳动等),由生存差别的族脉社会化而形成社会差别和生产资料占有多寡的社会地位及权利尊严的等级;最初的差别血系、谱系是根;体魄和智慧造成霸权性的(包括交配权)和种族歧视化及贫富差距,甚至是政治化的等级观念和地位理念。这一看似寻常的问题,然而内部却包含了深刻的管理理论的哲学思想。平衡管理理论横亘贯通于一切学科的理论领域和实践。是当下核心价值观及和谐理论的管理基石,理论基础、原动能量。以平衡管理为轴心的张力性、轴线波动性,以零轴(中轴或中心点)正副方向的正弦和余弦函数瓶颈曲线腾迈式管理,即平衡管理。 1.2平衡管理的社会历史性演进 原始社会管理水平低下,在社会历史演进中,管理由简单化、单一性到多元和复杂性;随着历史形态的不断进步,社会历史管理思想有很大的发展,好像金字塔;这一时期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莫拉比颁布的第一部法典和古罗马建立了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及中国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在中国的管理思想中尤以《孙子兵法》和田忌赛马及《易经》为圭臬;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管理思想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革,计划组织、控制职能相继产生。如这一时期亚当·斯密发表的《富国论》,阐述了分工理论,对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此进入前工业社会,并呈现社会分工、分层及社会关系复杂化的特点。并涌现出众多管理学家和理论;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提出了十四条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综上所述,管理学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管理学的实质是探求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与管理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一是人性假设,由经济人、社会人、政治人、决策人向复杂人假设的转变;二是管理职能由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向信息职能转变或延伸;三是管理学新理论的前提—由“合工”理论向传统“分工”理论提出挑战。 1.3举要平衡管理演进的主要理论及主要代表 著名管理学家郭咸纲博士在其《西方管理思想史》(第四版)中,有较类似的阐释;通过以上梳理并结合相关学域理论借鉴,笔者作一下赘述;第一阶段是古典管理理论创立与形成时期,主要以泰罗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即泰罗制—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提出成本论、职能管理,形成标准成本系统:第二阶段,泰罗科学管理与法约尔的组织管理时期,科学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出现了组织管理理论思想;第三阶段,管理学注重生理、心理、思想、社会学、计划目标、绩效效能和平衡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时期,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具有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的专门学科领域,即行为科学理论。之后根据侧重,出现了分阈发展:如行业管理、数学管理;盈亏平衡分析、库存控制模型;决策理论、计划评审、关键路线法、线形规划、博弈论、平衡管理等。促进以泰罗理论为基础,执行性管理合作演进,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为出发点,由决策性管理、权变管理、钱变管理、组织管理等管理学派延伸为道变管理;由微观到宏观的交并博弈、术数管理、经济管理、学术创新管理,业务管理、知识管理、智识管理、信息管理及管理活动论、系统论、控制论等。 从历史中寻找思维的坐标——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迈进,管理学也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即将迈向盛世管理的较成熟时代。 战略管理理论(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起源于二十世纪美国,它萌芽于二十年代,形成于六十年代,在七十年代得到了大发展,八十年代受到冷落,九十年代又重新受到重视。 平衡记分卡理论的发展演进。平衡计分卡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管理学家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两位教授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明(以后简称卡普兰与诺顿)。1992年2月联合发表《平衡计分卡:驱动业绩的评价体系》(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哈佛商业评论》将平衡记分卡评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管理概念之一。从此诞生的平衡计分在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基本结构由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战略核心是将其分解成四个层面的衡量指标。是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全面业绩衡量指标体系;非财务指标是未来财务成果的驱动因素,财务指标是战略执行的形成结果。1993年9月,卡普兰和诺顿再度合作发表了题为《化平衡计分卡付诸实践》(Put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u word)的文章;羅克沃特、苹果电脑和高级微型设备等公司应用案例收到良好效果。1996年1月,建立了战略管理体系,《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专著。通过银行、石油、保险等案例说明了高层管理、业绩指南和未来业绩的目标;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及学习和成长,协调个人与部门之间统一行动的方案。是战略组织员工一致的行动,不单是一个业绩评价系统,更是战略管理系统。 2 泛在平衡管理当下的诸多误区 2.1调整管理制度,进行权力下放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六年,回溯检索一下1978年伊始的改革条块分割,政企、政事职能性分离,改变过去统得过死、左的僵化管理体制,调整管理幅度,进行权力下放,放手让有才志之士,在责、权、利相统一的新模式下,进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由此得以激活沉睡的或养懒的、不思进取、不自勤自强、不创造,不科学、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旧体制;改革就是兴利除弊,开放搞活。三十六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的确解放了生产力,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强了综合国力。主体化职能已优化转变进入良性轨道。时至今日行政性的统管直控现象和用权理念行为还时常有僵化的反复返潮,一言堂、独断专行、霸权性、强迫性、仅权仅钱管理性、三不严不实性等,在一些行业或图书馆事业领域,又浮出了水面。 2.2行政管理在图书馆事业管理中的失效性 在当下图书馆事业的管理中,行政管理的失效性导致发展陷入停滞。缺乏科学合理、系统高效的管理方式,导致图书馆待遇虽然增长,但馆员的积极性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行政管理中缺乏激励机制或是激励不到位所造成的一种必然结果。在图书馆的行政管理中,怎样的待遇、怎样的激励方式,决定着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进取与开拓。行政管理的失效性导致的激励不健全、不完善,是图书馆少作为或不作为现象的根源,这是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3 举析平衡管理中的单边(项)激励性 作为管理执行者偏废式的自我平衡管理的心法,其实在实际工作中是很不科学的。如在平衡管理奖励中的机制、方法和意义,主要体现在激励机制上,我们对奖励的办法历来追求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重,是完整奖励或几乎完美奖励的组合。二者不可必居其一、或偏废或只取交集;在以精神变物质的工作法时代中,即精神物质化飞跃发展更大的意义,首先取决于时代性物质匮乏性,无法进行物质激励,一般以精神激励为主、甚至是全部;到了发达市场经济时代的价值判识,则常常以物质奖励为主,以精神激励为辅;也可以以精神激励为主或并重或反之,但必须以实施效果为依据。然而,以上两方法的实施完全取决于实体性经济的丰富性和必要性,以及平衡场域人脉素质和利益互补性及目的性,二者不能偏废;其一,根本在于只注重精神奖励,是否能达到誉与利相统一的完美激励;其二,而过于注重物质的,可能会让人们产生过于物质刺激、唯利是图,大大伤害了无私奉献者,或积极追求高境界馆员的正能量化的潜质性,反倒引入“还不是为了钱吗?”的拜金误区;其三,在已有奖励制度下的奖金分配(还包括荣誉奖励的另一半及隐没),在总数已定,如若采取了单变性奖励,又将会为管理者埋下滋生贪婪的土壤,暗示投机的成就感。由此说来,单边化平衡管理激励机制,不可能是最优选方案:一是,侵犯了受奖人的奖励完整性;二是,可能或必定使受奖人积极性受到伤害;三是,单边化—取舍奖励的不完整性,给一些当事用权执行者有贪机可乘,从而造成滋生腐败的漏洞;第四,优化配置管理激励机制的目标性,被夭折或断送于单边化奖励环节,将我们的计划设计目标和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结论:仅仅是管理者借鉴平衡管理来掩饰个欲私心、所寻找的一种心理平衡;认为你干得好,也只能荣誉和奖金二者必居其一;要么物质奖励、要么精神奖励,二者必居其一的被选。你不能得到完美的奖励,即物质单边奖励和精神单边奖励的组合。其实这是平衡管理者心中自我权衡而不是科学化合理的激励方式。根据平衡管理中的激励性,应是人性化、助推他人化、排忧解难化、切实可行化和自我价值实现化等,是一种工作的境界,目的在于客观上的激发、调动施奖施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激励受奖人和所有馆员传达正能量,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潜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实现每个被管理激励的馆员统一于图书馆事业的相对的最高价值和总目标;与进俱进、与荣俱荣、与利俱利;随平衡管理激励的事业模式化消涨,而不是主观意志性自我平衡管理图腾出的誉与利的武断取舍,更不是情绪化、好恶、私旨、霸权性的横加干涉。 4 进一步阐述图书馆平衡管理中的“双料”功能的单边化及待遇 4.1某些图书馆平衡管理已偏颇为唯钱性管理的单边化 在当下图书馆的管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的单边化,尤其是唯钱性管理、唯待遇性管理,似乎只有通过提高待遇或是物质激励才能激发工作热情及积极性。固然,在进入商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当下,物质性追求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主流、潮流,管理者顺应社会趋势及人的心理诉求本无可厚非,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在物质激励不断溢出下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能通过更多的物质激励来进行纠正,精神激励作为平衡管理的重要一端,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必要,扬弃这种必要的激励手段,必然导致的就是激励管理的失衡。何况作为一个文化场域,图书馆的人文性决定了在精神层面所存在的潜藏需求也应得到满足。 4.2平衡管理的实质,是由于自我不平衡而寻找平衡 平衡管理理论思想是管理学中的主要方法理论,也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当下的现实中,是一种管理现象,也是不平衡自我意识主宰或下意识的施(释)放;无论钱管理单边化、权管理单边化,行政管理单边化、家长制管理或独霸性一言敲定强迫管理等,通过诸种平衡管理迹象表明,仅就平衡管理中激励方法的种种展现,其表现的不是谁的劳动果实归谁,按劳动绩效取酬、获名获利、达至正能量更加交并集化的包容,然而却反其道而行之地剥夺或将他人劳动果实占为己有或公有或他有而决定当事人受奖励的成果的处分,不是以事实为依据而是权术式仲裁取舍激励项目和结果。这已经让被改革的旧制—行政管理又重新浮出水面,并大摇大摆、冠冕堂皇地登陆、站在当下视阈中或你我他的面前,说出“人俑”死灰复燃的陈旧古语和陈词滥调;其实已经演变成为低赝化的、或不平衡负能量化的管理激励(当然事实上平衡管理有正负能量化之分)。而是自我利益化、管理执行者权控私欲内耗化,由自我不平衡而寻找平衡、甚至是既得利益者的敷衍腐演。 5 斟酌“满足”一词的不当位 在馆员服务语言中、学术语言中、撰文立说中及图书馆界,常常用到“满足”一词;譬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建立满足全覆盖的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或保障体系;满足正能量化社会公伦构塑等;甚至在经济学等学术领域中还常使用“CD”来表达。 5.1 比较恰当、准确、规范表述“满意”一词的阐释 比较恰当、准确、规范表述“满意”一词的阐释是:满足一词的涵盖应是瓶颈式满足、相对满足;而瓶颈满足度又分为高瓶颈、中瓶颈、低瓶颈三种状态,绝对不瓶颈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都有活动的区维趋维和张力范围。如,话不能说满,事不能做绝;自然法则也是如此,如天行有常,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天荒以来就没有(除运动外)绝对的、十全十美的东西。我们不能做得最好,只能做得更好;不能完全满足,也不能彻底满足,而只能尽量满足,最大化满足;或差别满足或部分满足;“用最小的成本为最多的读者提供最好的图书和服务”。 5.2广泛应用“满足”一词的不准确性,是学术的误区 根源于物质基础的差距分隔,文献资源信息化的分隔,由物质梯度差距和分隔,造成了资源信息的大差落、大分隔。导致文献资源梯度化、设备条件的梯度化、方法技术手段渠道的梯度化;发达和发展之连横不在一个平台和梯度面上,不在同一个运行速度,载传能量也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5.3 对“满足”一词使用的不科学、不贴切 对“满足”使用不科学、不贴切,不够细化、不令人深味、不耐咀嚼,虽然约定俗成,初始化及惯性,然而词性的内涵和外延一直在与时正交集化俱进,在交集诸要素的消涨中、几何化排序结构抑或扬的并集阴缺和晴圆中,始终无法圆至,即使圆了也是缺的短暂过渡,或不显著的缺的运行;亦即满足与不满足的相对化,是瓶颈化不满足的最大化,即最大不满足,亦即是满足。满足与不满足的瓶颈化,统一于总体需求诸要素无穷动变性质上。另外,还有把“读者”称为“上帝”的,读者是人或用户;诸如此类等都是非常不规范的,应当及时纠正。 6 极尽完美性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的交并平衡管理 6.1加强管理者的立法监督和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图书馆立法。我国正在推进法制进程,作为社会文明维度建设的公共图书馆起着引领社会正能量,承担参与社会教育、开发文献资源、传播文化信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及服务的功能;管理执行者的行为思想在图书馆行业发展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没有一定的法制约束,是不能达到对国家文化机构投资力度、方向、效益和目的的;所以建立健全法制,尤其在管理者用好权、投好资的问题上,监督管理上做好文章,才有可能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6.2加强管理者的审查述职制度 加强管理者的工作程序化制度,分解工作职能和管理幅度,放权分理,底线处决投资分配权限限制制度,实行财务透明、采购透明、工资透明、项目透明、学习活动经费透明,使用财政投资去向透明;还要思想透明、动机透明;心正才能公私分明、用权才能公正、處分待遇才能合理,对以上及管理者个人事实求是的述职都应纳入制度化。完善制度监管,堵住一切漏洞。将条例、规制纳入日常工作的关注焦点,除日常工作与时俱进的要求之外,核心就是对管理者决定诸因素的要求,也应日常制度化。 6.3管理者必须与时代正交集化的加强修身 修身作为个体,是内外修为,实质修得是心和行为礼仪的打坐,原则与灵活适度规律性科学化把握,作为刚性的法管、条控、规制和政策制度要求只能保证其不违法、不违犯条例章程制度和政策,但并不代表其能做一个好人、或好的管理者;因此对管理者修身的要求有着十分必要的重要性。如自己要善于阅读和学习,多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和道德规范、多研究一些专业理论、多探索一些管理的正能量化等;开展正面教育管理和良性循环。以科学管理、人性管理、特设化管理及礼本、仪本、善本、情本、艺本化管理及国学教育管理等,推进民主化进程、推进良知化进程、推进法治化进程、推进公平、公正、公开和开放、包容正能量化的管理者管理的发展。大公无私,绝对要放下私心。加强管理者的修身对公信力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时所讲的“三严三实”:严于修身、严于用权、严于律己,某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对自己要求要严,管理要实;要做到外方内圆与外圆内方兼修的和谐统一。 7 结束语 平衡管理理论既适应于宏观管理理论也适用于微观管理理论,它跨越宏观和微观空域;平衡管理于发展理论、注重促进社会公平;从微观上说维护每个公民法制化利益的公平分配;从宏观上说,缩小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有利于区域图书馆和网链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但这一理论有较明显的局限性:其一,不发达地区的图书馆不具备平衡管理发展条件,一般地区性图书馆或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区域、所有图书馆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实力,尚且少量投资又不能获得较好效益;其二,注重地区间公平与产业、产品的平衡设计,往往会忽视效益,由于各地区间如区位、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支撑图书馆发展条件差异性过大,图书馆投资效率和社会经济效果各有不同,条件好的地区或区域投资效率高;反之,则低;其三,实践效果不佳。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曾一度采取平衡管理发展战略,注重沿海与内地图书馆事业网行政覆盖性的平衡发展,平衡匹配文化资源,这样做虽然缩小了区域间图书馆的发展差距,但由于宏观性投资分散,重点不突出,导致全国图书馆发展比较缓慢,效果不够理想,无法相对更大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尤其是精神文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安慧玉.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思想与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比较 [J].学术交流,2009(2):74- 76. [2] 张金英.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及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 [3] 谢晓波.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J].浙江经济,2003(23):60- 62. [4] 吴华蓉.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7(11):101- 117. [5] 霍燕.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现代企业,2007(10):39- 40. [6] 刘俊勇.信息时代的企业业绩衡量与管理——平衡计分卡及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06(3):36- 40. [7] 于群,李国新.公共图书馆业务培训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