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范文 | 魏 国 摘要:最近几年是我国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最多的时期,尤其以货币政策的使用最为频繁。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变数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考验着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文章认为货币政策是把“双刃剑”,对其使用要特别谨慎。而在使用过程中,更要注重其政策效应。文献表明,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笔者认为这些分析有些缺失,分析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笔者从一个新的视角——行为经济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行为经济学 一、引言及简单的文献综述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完全融入全球分工和市场体系之中。由于我国商品物美价廉,资产投资回报率高,其他国家对我国商品和资产需求旺盛,导致我国出现了巨额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由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依法治国、保护产权,同时伴随着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提高,我国的资产价格正处于重新评估的过程,人民币一直面临升值的压力。面对经济的不均衡,市场调整主要通过要素和资产价格的上涨与人民币升值两个渠道来实现。但是,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币值的外升内贬,物价上涨与股市、楼市下跌的一涨一落,正考验着我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而货币金融是国民经济的中枢神经,所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极为重要。货币政策的制定,既要有经济理论的指导,也要根据我国的实际,使之具有持续性,富有弹性,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有效的调控作用。从实际效果看,我国最近两年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不显著,我国货币政策之捉襟见肘的事实使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货币政策失灵了吗?”。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拷问政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工具, 其有效性是关键。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客观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与客观性,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如何分析其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已有的研究从不同视角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但不尽如人意。当前情况是货币政策低效甚至无效,我们要反思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方法。 二、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视角:行为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设及相关原理与现实的偏离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和质疑,催生了行为经济学这一新兴分支学科,推动了当代经济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是运用心理学和实验方法验证经济学基本行为假设,在此基础上研究经济活动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形成发展并迅速汇入主流,增强了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预见性。行为经济学对理性人、效用最大化和均衡产出等标准经济理论内容构成了挑战,近年来行为经济学在市场竞争行为、劳动经济和金融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货币理论中微观主体的主观假设在不断地演进,而行为经济学建立起更为符合现实的主观基础,主要体现在风险态度、心理账户、过度自信等特点上。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不仅能说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还能说明货币政策的重要特点。同时,基于行为经济学也能合理地解释中国货币政策的低效力。 1货币理论的演进与行为经济学在货币理论的发展中,对微观主体的主观假设在不断地演化。以马歇尔和庇古为首的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创立的现金余额理论,开始关注微观主体的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凯恩斯发展了人们持有的货币动机,他认为人们持有货币主要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与投机动机: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创立者弗里德曼则提出了适应性预期,他认为在适应性预期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内将是无效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提出了理性预期的观点,在此条件下货币政策不管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是无效的。行为经济学,把心理学的研究与经济学相结合,为微观主体建立起更为合乎现实的主观基础,从而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做出了更有力的解释。其主观基础的特点在于:(1)风险态度。它认为人们在面临不确定条件下,往往会低估了一些只是具有可能性的结果而相对高估了确定性的结果,即人们将极不可能的事件视为不能,将极可能的事件视为确定,但将对很不可能的事件被赋予的权重变大,可能的事件被赋予的权重变小,其一般会导致人们在赢利前景中具有风险规避的偏好,而在面对可能亏损的前景时,人们具有风险喜好的偏好。(2)心理账户。指人们在现实中趋于将其行为分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并基于他们所在的账户分别给出不同的反应。一般来说,人们的锚定现象与其有关,它是指人类基于表面特征将特定的事物置于心理账户的倾向,从而人们在判断时常常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而量化估计时往往受建议的影响。(3)过于自信的心理。在现实中,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一般过于自信。特别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人们的代表性经验判断与其有关,代表性经验判断是指人们凭借自己的经验掌握一些事物的“代表性特征”,在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一代表性特征,而不考虑其适当性。同时过于自信的心理往往导致人们的过度反应、反应不足与历史不相关的行为特征。(4)人们的后悔心理与奇幻思维以及准奇幻思维。后悔心理是指人们哪怕犯很小的错误都会严厉自责,而不是从更远的背景中去看这种错误。奇幻思维是指对表面看来具有因果关系的心理反映与强化,而准奇幻思维是指人们的行动好像是他们错误地相信其行动能够影响结果,实际上他们并不相信。分离效应与其有关,它是指人们等到消息显示后再进行决策的倾向,即使这些信息是不重要的。(5)效用的非对称性。人们认为损失比收益更令人关注,较小损失能带来更大痛苦。同时人们对损失与收益的敏感性是递减的,敏感性递减是人类认识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的感官功能都体现出心理反应是物理变化程度的凹函数,从而收入和损失的边际效用一般是其规模与频率的减函数。(6)应用失误与框架效应。应用失误是指人们的经验与教训并不能为人们更加准确地处理问题,它与人们一般的看法,即认为经验有助于消除偏差相背的。而框架效应是指人的有限理性,对同一选择的不同表达方式可能会引导我们关注问题的不同方面。 2行为经济学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在理性预期的条件下货币政策不管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是无效的,对产出和就业等实际变量没有影响,这与货币政策的经验数据以及现实中人们对中央银行对经济作用的信息是相违背的。根据美联储最新研究,货币政策对GDP的影响是巨大的:货币供应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实际GDP数量在一年后大约增加0.5%,而在以后两年内,GDP将持续增加,直到增加到相同的1%。货币学派经济学家St.Louis所构建的模型得到了相似的结论:货币供应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GDP在一年后也将增长大约百分之一,这说明货币政策至少在一年内将对经济活动产 生重要的影响。而基于行为经济学不仅能够清楚地解释在合理的行为假设下,货币政策不仅是有效的,而且能够合理地解释货币政策效力的一些特征。 (1)货币政策有效性解释。基于行为经济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锚定心理,粘性价格与货币幻觉将是合理的经济现象,锚定下将过去的价格作为新价格的建议,而新价格就会趋于过去的价格,从而被新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非理性的粘性价格,有其存在的合理心理基础,同时由于锚定存在的货币幻觉也将是人们合理的行为。货币幻觉是指人们的经济决策未考虑通膨率,混淆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而锚定的存在使人们在对经济的决策中以虚变量给出,还是以实际变量给出,将给出不同的回答;另一方面依据拇指定律,忽略那些对利润或效用影响很小的因素,将发现不管是粘性价格还是货币幻觉,其不仅是广泛存在的合理现象,而且人们按其行事所带来的成本还是很小的。Akervlof和Yellen证明了在定价者遵循拇指法则,即货币供应量变化后仍然保持价格不变条件下,其建立的效率工资与垄断竞争模型能够遵循拇指法则,没有根据货币供应量变化调整价格的厂商的损失是比较小的,而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在这样的一个经济环境中相对冲击水平而言是比较大的。行为经济学中以近似理性的拇指法则解决了新古典经济学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更加合理地解释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货币政策效力的非对称性解释。现实中货币紧缩的时候。货币政策的效力将更加明显,基于行为经济学对其的解释,主要为货币政策传导中的财富效应与信用供应可能性效应。财富效应是指由货币政策的改变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减而对人们收入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人们消费支出的变化,从而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现象。基于行为经济学,在货币扩张与收缩同等数量的条件下,对人们财富的影响将是不同的。由于人们对损失比收益更为关注,较小损失能带来更大痛苦,从而在货币收缩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效力将更大,因为其产生的损失对人们的效用将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信用供应可能性效应,是指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时,在影响银行准备金之外,还会引起银行资产价格的变动,进而改变银行的流动性和赢利性。当货币紧缩的时候,其效应也更为明显,因为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将导致更大的痛苦,从而银行及资金贷出者常采用信用分配措施,对即使愿意支付更高利率的客户也不愿贷款。 (3)货币政策敏感性的解释。货币政策的效力与其敏感性呈正比关系,而货币政策的敏感性与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频率呈反比关系。随着央行对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频繁,人们对其的敏感性将是降低的,从而对经济的效力也是递减的。同时,人们对货币政策敏感性还存在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其可能与人们的过度自信有关。在过度自信环境下,人们根据自己的代表性经验进行判断。当人们凭借经验掌握货币政策的一些代表性特征。如利率、货币供应量等,其对货币政策的判断就只需看这些代表性特征,而不是了解关于货币政策的全部信息,当这些代表性特征相当明显时有可能出现反应过度,而不明显时就有可能存在反应不足。 (4)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效力的解释。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纷纷放弃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政策实施中更多以利率、汇率等价格性变量为主。一方面由于金融创新使货币形态多样化和货币概念发生质的变化,从而降低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由于以短期利率为中介目标,其央行容易控制,并且信号功能比较强,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成为一个潮流:另一方面基于行为经济学,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选择也有合理的心理基础,它与人们的锚定与过度自信的心理相吻合,由于利率相对于货币供应量,在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更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而人们的锚定与过度自信的心理对货币政策的判断一般更加注重代表性特征,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效力将更加显著。 3行为经济学的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总体来说,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较低,目前中国面临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一方面由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会降低,同时外向性经济变量增大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的作用。另一方面基于行为经济学也能给予有力的解释。第一,在我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实施的从紧货币政策,实际上央行不能有效地做到减少货币供应量。基于行为经济学。其带来的财富效应与信用供应可能性效应相对而言都比较模糊,资产价格对其的反映也不是很敏感,特别是在我国转轨时期,人们将面临更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对未来的预期也将更加保守,人们将会延迟其消费与投资,所以从紧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效力将更低。第二,随着加息次数的增多,人们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呈递减趋势。最近两年央行多次加息,但是效果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随着加息频率的增加人们对其的心理反应将越来越不敏感,从而对其收入与损失的边际效用也呈递减趋势,所以货币政策的效力也将越来越低。第三,在国有商业银行没有进行产权改革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效力会更低。一是在产权国有的条件下人们对其收益更加淡漠,货币政策所带来的信用供应可能性效应将更低。二是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没有改革的条件下其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将更低,即使在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调整之初商业银行对其的反应也将是不敏感的;例如央行多次调高准备金率,但对国有商业银行不但没弊反而有利。三是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比较低与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有关。在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不仅偏离中介目标的要求,也与人们的心理基础相矛盾,从而带来的货币政策效力也将更低。 三、评论性总结 毫无疑问,理性是解释人类行为目标的重要因素。问题在于,它是否是唯一的重要手段。例如,炫耀消费、冲动性消费、中国人文化传统中家族优先的观念等都不是理性导致的行为。其原因在于,理性行为并不是惟一的行为方式,无意识和非理性是一个被现代心理学、行为学充分证明的现象,如:情绪化行为、冲动性行为、从众行为等。行为经济学尝试对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打破了主流经济学的界限及视域,在现实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主流学派的经济人概念。行为经济学所指的非理性行为是指理性行为之外的行为,这种非理性行为有时候以经济学标准而言,有时候是以心理学标准而言——即考虑某一个体行为和他所处社会环境是否相符。 就我国而言,一些传统的“理性”经济学常识在转轨过程中并不成立,有些经济行为和现象甚至与已有理论的预测背道而驰。因此,直接套用标准经济学的某些理论,很难解释由计划向市场转轨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行为经济学为解释我国一系列的经济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运用行为经济学分析指导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特殊价值。 更重要的是,必须意识到研究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及相关经济政策,人是一个重要因素。人要对这些政策和体制变化做出反应,经济体制才能发生变化。制度是中性的,是一种工具,制度变化与行为建设和微观结构的重构必须要交错配套进行,否则在运行过程中的僵局、停滞是不可避免的。这好比是工匠与工具,能工巧匠会将手中的工具用得恰到好处;但工具再好,若用不好,也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行为边界不清晰、相互关系的微观结构不合理、不稳定,制度与行为的作用机理更复杂、作用效果更潜在化;企业行为目标的唯利益化、消费行为的盲从、市场秩序的紊乱、基本信誉的缺失、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缺位与混乱等行为规范的建设不配套,已成为制度运行和政策实施的障碍。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行为和心理,由于政策是否真正能够实施,与人们在心理、行为上是否可以接受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从人的行为和心理角度研究经济问题。对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的制定应该既要有经济理论的指导,也要考虑国民的认知结构、心理因素、行为特点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唯此,才能使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有效性。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