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骈文
释义 骈文

骈文

句式讲究对偶,语言讲究平仄,词汇讲究用典,音律协调,辞藻华丽,多用四六字句的一种古代文体。与散文相对而言。又称“骈体文”。脱胎于汉赋,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隋唐以后,渐趋衰落。清·刘师培《论文杂记》认为西汉时“邹 (阳) 枚 (乘) 扬(雄) 马 (司马相如) 之流,咸工作赋,沉思翰藻,不歌而诵。”“若贾生作论(《过秦论》),史迁报书( 《报任少卿书》),大抵皆单行之语,不杂骈丽之词。”“东京以降,论辩诸作,往往以单行之语运排偶之辞,而奇偶相生,致文体迥殊于西汉。建安之世,七子继兴,偶有撰著,悉以排偶易单行。”程杲《识孙梅四六丛话》:“四六盛于六朝,庾 (信) 徐 (陵) 推为首出,其时法律尚疏,精华特浑。”“唐兴以来,体备法严,然格亦未免稍降矣。”“宋自庐陵 (欧阳修)、眉山(苏轼) 以散行之气,运对偶之文,在骈体文中另出机杼。”
骈文注重形式美,清规戒律较多,有很大的束缚性,阅读起来也比较费解。它兼有诗文的某些特点,是一种诗化的散文。长于抒情写景议论,拙于叙事记言。骈文流行一千多年,产生了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但也有不少优秀作品内容充实、深刻、议论畅达有力,具有真情实感,用典不多,词语清丽,值得我们借鉴。鲁迅《集外集》 中《〈淑姿的信〉 序》就是一篇表达含蓄委婉,感情爱憎分明,文字优美,铿锵入调的骈文。


骈文、韵文;散文


○骈文pián wén

(名)用骈体写的文章:幼习~|热衷于写~。


○韵文yùn wén

(名)用有节奏韵律的文学体裁写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都属于~|他对~发生了兴趣。


●散文sǎn wén

(名)不讲究韵律的文章:~作家|~诗|“八大家”指唐宋八个~名家。


骈文

骈文

文体名。中国特有的一种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它是从古代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逐渐发展形成的。汉末魏晋盛极一时,几乎占有了一切文字领域。骈文作为一种文体是在唐代提出来的,韩柳古文运动把讲求骈偶的文章称为骈文。
骈文的写作特点:
❶语言上追求骈俪。包括句式结构的平行对称,事类的对称;还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的区别;还有反对优于正对、避免同字相对的讲究,等等。
❷句式上讲求四六。骈文以四六字句为主,有以下几种基本结构:四字句对四字句,六字句对六字句,上四下四对上四下四,上四下六对上四下六,上六下四对上六下四。
❸讲求音韵声律。骈文可分作有韵骈文和无韵骈文两类。有韵骈文包括用骈体写成的赋(即骈赋)、箴、铭、赞、颂、诔等,其他体裁一般不用韵。讲究平仄,在每句的节奏点上要求尤为严格。
❹讲求用典。骈文用典特别多,并且追求用典技巧。内容上包括用古人的故事、言论、诗文;手法上包括正用、反用、明用、暗用、化用等。
❺讲求藻饰。骈文的形成和兴起与铺采摛文的骚赋有直接联系,加上六朝华丽文风的影响,使注重藻饰从一开始就成为骈文的特点。骈文追求炼字炼意,偏爱使用色彩浓艳、富丽典雅的词汇。
❻风格上骈文和散文也有明显的区别。如古文讲气势,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古朴,骈文讲含蓄、典丽。
沈约《谢灵运传论》、陶宏景《答谢中书书》、吴均《与宋元思书》、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序》、庾信《哀江南赋序》、王勃《滕王阁序》等,都是骈文的名篇。


骈文piánwén

用骈体写的文章。


【骈文】

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又称“四六文”。


文体

文体

体类 制裁
文体名:议 骈(骈文) 赞(论~) 解 铭
一种文体名:题辞 题词
古代的一种文体:对(对策;对问;奏对) 辞
诏书的文体:诏体
文章的体制、格式:
传留下来的诗文体制:余制
文词的体式:词体
正统的体式:正体 雅体
著作的编写格式或组织形式:体例

另见:题材 写作 文章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