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代辅导员谈心谈话刍议
范文

    摘要:辅导员,顾名思义是肩负辅助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成才重要职责的,遍布于我国大学校园中一支重要的教师队伍。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抬教育的骨干力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直接负责人与实施者,辅导员应经常性地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创造性地完成新时代教育使命。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1 辅导员谈心谈话的时代背景

    1.1 信息时代舆情传播速度快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人与信息的关系已经由“人找信息”转变为“信息找人”,已经是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呈现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特点,各路信息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1]全媒体时代呈现出的这些特点,造就了信息爆炸式的传播速度。

    面对全媒体时代舆情洪流,尚未完全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其中蛊惑性、欺骗性、具有极强渗透力的文化影响,使其核心价值观发生动摇,成为其成长成才路上的重要障碍,并有可能带来不可预见的危害。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面对网络舆情洪流时,不仅需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平台,引导学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更需要走进学生中,同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谈心谈话活动,探究事态发展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新时代大学生特点

    伴随着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走进高校校园,"95后”“oo后”成为目前高校学生中的主力军,新时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新时代大学生出生于新世纪前后,成长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生活较为充裕,且多为独生子女,全球化视野等新时代的烙印深深体现在他们身上,追求个性、强调不同,成为他们的强烈体现。

    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鼓励式教育环境下,即使遇到部分挫折,也都在父母的“安排”下顺利解决,当他们来到独立的环境中面对挫折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抗拒与不知所措,易于情绪化处理问题,并将负面情绪带到学习生活中,为问题爆发埋下隐患。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新集体成员来源广泛,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差异较大,易在学生群体中产生强烈的文化冲突,尤以研究生群体最为严重。研究生除地域差异之外,更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形成了对于大学生活、学习、管理等各方面全面且稳定的认识,在面对不同高校即使是细小的管理差异,也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

    新时代大学生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个人强烈的职业倾向,使他们在面对就业选择时往往会陷入不如意的困局,就业季与毕业季的双重压力下,心理问题会凸显,如何帮助学生练就“我自岿然不动”的心态与本领,是辅导员不可回避的话题。

    2 辅导员谈心谈话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2.1 重要性

    谈心谈话作为我们党在革命进程中探索出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工作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要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影视剧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的关键。”[2]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可以有效了解到学生的所思所想,发现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条件。同时,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直接负责人,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可以有效弥补思政教育第一课堂群体性上课的不足,拉近师生距离,增进感情,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切实承担起辅导员努力成为大学生成长路上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责任。

    2.2 存在间题

    2.2.1 开展谈心谈话准备不足

    一方面,部分辅导员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过程进展缓慢,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所规定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九项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要求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不能与时俱进、或经验积累缺乏,致使在谈心谈话过程中学生所呈现出的问题不能有效应对与解决。另一方面,辅导员在谈心谈话过程开始前对于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对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与自身特点等,缺乏准确全面的了解,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

    2.2.2 輔导员谈心谈话僵化

    谈心谈话是师生双方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对话的一种贴心沟通方式,讲求严谨却又不失灵活,以理服人而又不失感情真挚,尤其是面对强调个性张扬的新时代大学生。事实上,当下辅导员谈心谈话远远达不到这种效果。

    在形式上,辅导员谈心谈话往往是说教式的谈话,僵硬的使用规章制度或者摆大道理的办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达不到心与心的交流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主动输出,学生被动接受,问题的解决只是停留于表面。

    在程序上,辅导员谈心谈话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师生之间的谈心谈话往往是在问题出现、事件发生以后,缺少预判。一个事件的发生,都会有过程前、过程中和过程后三个阶段,对于事件的处理最好的方式是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但是,由于工作任务量及个人思想意识认识等原因,辅导员在日常缠身于事务性工作,无法有效地走进学生群体中去,对于萌芽状态的问题、事件不能及时处理。事件爆发后,受制于全媒体时代爆炸性的传播速度,往往花费较大精力去减小事态影响,对于事件本身缺少必要的研究及后续跟踪与总结,或不能对事件中的学生进行良好、耐心的沟通与引导,导致学生走向对立面。

    3 新时代辅导员谈心谈话效果提升途径

    3.1 做好谈话准备

    3.1.1 辅导员自我准备

    作为新时代的辅导员,肩负着努力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重大责任,应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应立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于辅导员所规定的九大主要职责,增加思想政治、心理咨询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学习与积累,并积极将储备运用于实践。应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在实践中练就、增强辅导员的“脑力”“眼力”与沟通力。

    3.1.2 谈话对象基本情况准备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必须要充分地做好准备工作,清楚的了解谈话对象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档案材料及其大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等方式了解谈话对象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习俗风俗等情况,必要时可同家人建立联系,以便更加准确地掌握相关情况。

    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及舍友的作用,准确了解谈话对象的日常思想动态、行为方式,摸清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另外,当面对研究生时,应与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导师,建立起有效沟通机制,实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信息对称。

    3.1.3 谈话场所与方式的选择

    新时代大学生强调个性,更加注重对隐私的保护,辅导员在谈心谈话过程中注意谈心场所与方式的选择,创造学生可以舒心袒露内心的环境。大多数情况下,辅导员会和其他老师合用一间办公室,并且办公室是学生经常往来的场所,不宜作为谈心谈话的场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导员应选择类似心理咨询工作场所作为第一选择,条件不允许,也应选择相对独立空间进行谈心谈话。同时,应根据谈话主题以及谈话对象具体特点,选择在封闭环境或者相对空旷舒心的环境下进行。

    部分大学生呈现出“虚拟网络环境中的巨人”的特点,这部分学生面对面时很难吐露心声。我们应根据新时代呈现出的新特点,建立起以面对面为主、网络为辅的谈心谈话机制,鼓励面对面交流的同时,针对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谈心谈话方式。

    3.2 做倾听者,积极引领谈话导向

    在谈心谈话过程中,辅导员应充分扮演好倾听者与引导者的角色。面对不同特点学生,当他们敞开心扉时,应换位思考,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从中发现症结所在,按症开方下药,用新时代的话题、事物为他们做剖析,剥离现象,认识并认同本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事后跟踪,做好总结与反思

    应该认识到,辅导员进行谈心谈话工作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谈话结束以后必须给予更大的关注,对谈话效果及事态发展进行预判,做好进一步工作安排。同时,应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发现其中问题与不足,对各类事件进行分类,从不同中发现一般规律,以进一步指导工作开展。

    作为辅导员,应该主动走近学生、倾听学生,关心、关爱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坚持关心厚爱與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规律与积极引领相统一,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3-16.

    [2]人民日报.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2).

    [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OL].新华网,2019-04-30.

    作者简介:沃德正(1990-),男,汉族,籍贯:山东滨州,学历:硕士,职务: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50:02